反观自性1
2017年11月25日录音
(文字整理仅供参考)
法师:顶礼老师!感恩老师!今天,我想祈请老师再给我们大众,开示一下《心经》,好吗?感恩老师。
老师:我也是很长时间没有跟大家见面了,我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。修行有两句话,叫“慧多定少,增长无明;定多慧少,增长邪见。”什么叫慧呢?慧,从我们能够理解到的人性的这一面来讲,就是质疑。真理,永远在质疑当中诞生。
虚云老和尚修行了一生,那真是功德彪炳的,佛教史上像是里程碑一样的人物。他到晚年的时候,给他的弟子们说:修佛,无非就是“疑情”,猜疑的那个“疑”啊,疑情到深处,疑情到极深的地方,你就可以见到你的自性。这是什么意思呢?我们人活着,是我们的思想、意识和我们的体验、感受相续而成,带动我们心灵的觉知,形成了我们内在的自我和自我认识的世界。现在,此时此刻坐在这个讲堂当中的每一个人,我们实际上都是生活在无明当中,都是无明的妄想在延续着我们的生活。
修行是一个不断地自我觉醒的过程。自我觉醒、自证圣智是名觉者,觉者就是佛。所谓的佛,就是觉悟者的意思。觉者,首先的前提条件是要有“慧”。慧是什么呢?是在我们无明深处,不断地离幻即觉,剔除这些无明妄想的过程。
一切无明,我们一切的思想、记忆、感受、体验,包括我们的欲望、贪婪、自我存在感的凝固,全部是源自于我们心灵极深处的贪爱。所以说,命因欲有——我们的生命是因为我们的欲望而产生的。这个欲望,是如何延伸的呢?是心灵对于自我存在的体验。因为有了体验,心灵被体验凝固了之后,就产生了对体验的认知,这个认知就是想——色受想行识的想。这个想又摄取了我们眼耳鼻舌身意六根,形成了我们内在的色声香味触法六尘。人的内心深处的极其细腻的觉知,被觉受所带动、所凝固的这种想,就是自我。自我和色受想行识、眼耳鼻舌身意的相互轮转,形成了十八界,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六道轮回。
在我们整个修行过程当中,真正的方向,一定是在我们内心深处,而不在于外界。我们读佛经,是为了什么呢?我们每天大量地修行佛经,是为了常熏成种。当我们的思想不断地接受到大乘佛法经义的时候,时间长了之后,经义里面的概念、义理,形成了我们对于人生的新的观念和认知角度的时候,这种角度携带观念,就会形成正相续,这个叫常熏成种。这个种子,会在我们内心的,对于佛法无上渴望的信仰当中,不断地落实信仰的自我清净内心体验的过程当中,就会形成了种子的生根、发芽、开花、结果。最终这个果,就是我们所说的自证圣智、离幻即觉的佛果。
一切的思想、一切的思维意识,根本上源自于我们内心的觉知,我们心灵的愿望带动了我们心灵的觉知,形成了我们命运的轨迹。咱们现在都是修行的人,修行的人跟凡夫、跟常人有什么区别呢?我们对于生命,对于生活,对于我们这一世人生的方向是不同的,就是我们内心渴望的,跟凡夫俗子渴望的方向是不一样的。凡夫俗子只渴望满足现有的这个肉体身心、自我意识和情感觉受的快乐,满足于自己欲望的获得;而我们,是渴望在借助人体的这个过程当中,能够向心灵内在走,找到我们生命那个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、不来不去的本来面目。
所以说,修行不在外在,不在于表现形式,而在于我们内心的朝向。是你的内心朝向,决定了你生命的性质,是一个真正的修道的人呢,还是一个随着你往世的善恶业,去完成你今生的善果和恶果,这么一个因果循环的过程。
针对于你的修行啊,你的修行是属于,现在你的智慧程度,受到你内心体验的拘束,还是比较深刻、比较牢固的。你下一步的修行,就在于不断地去放宽你的心量。你要知道,虚空是承载万物的,一切万物在虚空当中生成,成住坏空,虚空是不坏的。而你生命的本质,你心灵原始的面貌,就跟这个虚空性是一样的。祂不是虚空相,虚空相是因为有生灭相而有虚空相,而虚空性在生灭相当中,也是无染无挂、无来无去的。所以,那个无染无挂、无生无灭、无来无去的当下的觉醒,那个是你心灵本来的面目。
针对于每个人修行,有每个人不同的特质。你的特质在什么地方呢?你的特质就是在于你的心灵深处,对于佛法的信心不足。你所修行的这么多年,无论你是讲法也好,弘扬法也好,还是禅定也好,还是做一些善事功德也罢,你都是秉持着一颗善良的心,秉持着一颗利益众生的慈悲心在做。这个,我能看得到,诸佛菩萨也能看得到。但是,我还是想给你指出你的不足,因为这个机缘是很难得的。我不看一个人的表现形式,我看到的是,你心灵深处、灵魂深处对于佛法的信心不足。他的表现在什么地方呢?表现在你在做一切善功德的时候,内心深处还存在着获得的这种觉受。你的心中有丝毫渴望获得的觉受,就一定有一个可以获得福报和体验、未来果位的你,而这个你,就是你的心灵无法解脱的原因。
最根本的原因在什么地方呢?在于你的心灵对于佛法,对于修行,没有一个彻彻底底的,一种决定性的信任感。如果你真的、真的相信,有神佛的存在,有诸大菩萨的存在,这些生命和你的生命一样,是真实的、具体的、立体的,那么,你对于诸佛菩萨,对于真理的无上的虔诚和彻底的虔诚,就一定是可以大过于你的自我获得、自我体验、自我保护,这些内心极深、极深层次的思虑。
什么叫神?什么叫佛?祂不在外界,祂全部在我们的身心深处。你现在要做的事情,就是要去见证祂。你现在就好像是一个瞎眼的人,时间太长了,从你出生的时候眼睛就瞎了,一直瞎到几十岁。但是你听过睁眼的人、眼睛好的人,讲述过光明,讲述过世界,你内心很渴望、内心很向往这种光明,但是你确实没有见到祂。没有见到祂,光明和世界,生命的真相、实相,祂仅仅在于你内心的这种渴望、愿望和思维的分别当中,你并没有真正见到祂。你没有见到祂,你对祂的信心就会打折扣,“我付出了这么多,你看我做了这么多事情,我对佛菩萨,我对真理,也是无上的虔诚的。”
可是,这种虔诚,你并没有真正地见证祂,就会落在你的情感和你的思维分别当中,这种虔诚,实际上是无明的延续。时间长久,你是突破不过去的,如果时间长久,你还是见证不到自性光明的时候,建立在你情感的信心,和思维理解到的法义,是不足以让你心灵深处的那个清醒,抵抗你累世的烦恼和无明的,你抵抗不住的。抵抗不住了之后,会出现什么情况呢?再过几年,你的修行就会落入表面。什么叫落入表面呢?你就会将念经、禅修、放生、组织一些弘法的活动,当成了修行,这个叫抱桩摇橹、缘木求鱼,是不可能的事情的。
所以,我今天到了这个地方,我就要跟你们讲一些最根本的,能够让你们自己受益的东西。吃饭,一定要吃到肚子里面去,你才能够亲身体验到饭可以产生能量,可以供应你生命的需求。饭,永远不要仅仅是去看菜单,你知道这个饭怎么做,你知道那个饭怎么做,你听了很多做饭的方子,但是你一口饭都没有吃到。那样的话,久而久之,你对吃饭这件事情失去信心之后,你就会把背菜单、背这些做饭的方法,当成了修行。这个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。从古至今以来,很多很多修行的人,就是因为自己没有能够亲口吃到那一口自性的甘露,而最终将自己的修行,流入这些表面形式当中。
修行,是一件很质朴的事情,是个非常简单的事。只是针对人内心深处的自我,去不断地分解自我,去不断地减轻构成自我的贪欲和妄想。构成自我的贪欲,在于你内心的体验和对体验的执迷当中;构成自我的妄想,在于你的意识分别形成的记忆和逻辑当中。这两样东西相续,会形成一种境界,这种境界将你内心深处的觉知,和你的肉体,眼耳鼻舌身意六根,牢牢地结合在一起,你就会错误地认为,这个肉体就是我,是我看到、是我听到、是我想到、是我触到、是我尝到、是我闻到。实际上,能尝、能听、能见、能闻、能触的,只是心灵深处那不生不灭、不垢不净的见性。
刚才你不是再让我讲一讲《心经》吗?《心经》实际上就是属于大菩萨修行的成就和修行的过程,是三摩地整个的修行次第。什么叫三摩地?什么叫奢摩他?什么叫禅那?我前面不是跟你们讲了虚云老和尚吗?虚云老和尚是佛教界的泰斗,在我来看那都是属于圣人了,属于法界的圣贤。他修的过程是奢摩他。
什么叫奢摩他呢?疑情到深处,就是你怀疑自己,怀疑自己的思想,怀疑自己的体验,怀疑自己的感受,怀疑自己的触觉,怀疑自己身心内一切所知所见的景象、境界,和一切体验感受,疑情到最深的时候——疑情到最深的那个“疑”,就不被所观察到的这些眼耳鼻舌身意的分别,色声香味触法的境界所带动,疑情最深处的那个清醒,脱落了一切所分别的觉受的时候,祂本身就是觉性圆满的、独立于身心以外存在的圆成自性。这个是奢摩他的道路。
奢摩他,实际上是一种心灵极静、极深处的观察。当这个观察,将所观察的一切,都分辨得清清楚楚、明明了了,这个观察,不被所观察的眼耳鼻舌身意,色声香味触法的十八界,所动摇、改变、牵引的时候,所观察就熄灭了,像云雾一样散掉了,能观察的这个疑情,也就站不住脚了。那么,当下脱离能所的那个言语道断,不被思维意识、情感体验、身心觉受,所扰乱、所触及、所干扰、所分别、所割裂的那个明晰,那就是法界,那就是你心灵原本的样子,这个是奢摩他。
什么叫三摩地呢?三摩地讲的是想阴破,想阴破是脱离了分段生死,但是不脱离变易生死。我们坐在这个地方,都认为咱们是活着的人,对吧,没有人会认为自己是死人吧。活着的人跟死人的区别在什么地方呢?在于心识和意识之间的相续。死人的身心结构跟我们是一样的,他的眼根完好但是不能见,他的意根完好不能分别,他的耳根完好他不能听,舌根完好他不能尝,我们说一个最平凡的语言,就是他的神识走了。
什么是神识呢?就是我们心灵深处的,被觉受凝固的觉知,形成的自我的体验。被体验所凝固的那个觉知,我们称为神识,实际上就是想。想阴一旦形成了之后,会层层层层地累积成不同境界的,跟你身心内在的极其细腻的妄想和觉受、习气,形成层层层层,一层比一层更粗,一层比一层境界更低,一层比一层越来越形象化、具体化的,不同境界的业果构成的身体,那个就是我们的灵魂。
灵魂跟神识是两样东西。神识是修行的人脱离了习气和妄想的包裹,灵魂分解之后,内在是有神识的,但是,神识被习气和妄想凝固之后,跟六根的结合,那个叫灵魂。这两者是有区别的。
怎么样去分解想阴呢?想阴的体现是什么?想阴的表现形式,以我们人体来表现,就是我们的意识分别、记忆概念、感受情绪和欲望体验,这个就是我们所说的人类。咱们讲这个人是凡夫俗子,怎么去确定他是凡夫俗子,还是个修行的人呢?看他七情六欲、妄想和执着的多少。一个凡夫,他的七情六欲是非常深重的,妄想和观念是非常牢固的。而一个修行的人,我们接受了释迦牟尼佛的教法,我们以出离心为根本。出离什么呢?出离我们的五蕴六尘,出离我们的色受想行识,出离我们的无明烦恼,出离无明烦恼就等于出离了生死轮回。所以,为什么达摩祖师讲:何为三界?贪嗔痴是为三界。
我们从自身修行的最基本的戒律开始,做一个好人,做一个能够节制自己欲望和看淡自己感受的人,咱们的思想不再去装人世间的错误的观念,这些错误的观念包括什么呢?包括你要出人头地,包括你要做成多大的事业,包括你要在人世间获得、拥有多少财富和权力,来证明你的自我存在感,这都是错误的观念。咱们用什么样的观念来代替这些错误的观念呢?用“诸行无常,诸法无我,涅槃寂静”这些究竟法义,来代替我们大脑当中储存的记忆概念。
释迦牟尼佛讲了,这个世界是刹那妄想和习气体验构成的。我们冷静地想一想,现在的科技,认识到一切事物,咱们看到的世界,都是现象,而一切现象都是由无数的条件和因素构成的。这些无数的条件和因素,以下又是由无限细腻的能量构成的,一直到科技所认为的夸克,到了更微观的上帝粒子、原始粒子的时候,人们会发现,构成我们物理学上所能够认识的,自然的事物的现象的本质,那些基础粒子——夸克,五十万分之一秒它会生灭一次。但是,就是因为它生灭相续间隔的时间太短了,生灭相续的过程太短了之后,它层层的这种累积,这种聚合,一直到构成我们表面的这种现象,我们所能感受到、看到、接触到、研究到的物质表面的形态的时候,我们人类的思想和我们人类的感受,已经无法认知它生灭的本质了。所以,我们就认为这个物质世界是真实的,我们所感受到的这个物质世界,看到的世界,体验到的世界,是无比真实的。
因为你的这种错误的认知,导致了你的心灵对这些表面的现象产生了爱,产生了贪欲。有了贪欲,就一定会有取舍。我爱这个东西,那么我想保住它,如果保存不住的话,我会恐惧,它失去了之后,我会痛苦。有了爱就会有了恨,有了生就会有了灭。我们的心灵深处,那个能见事物而不被一切所见而污染的先天的觉性,就会被我们所觉的生灭妄想和对生灭妄想的细腻分别,带到生死轮回相续不停的习气和妄想的因果流动当中去了。这个就是生死轮回。
所以,我们要想破除生死轮回,首先要有正知见。佛陀讲过八正道,正见是第一性的。正见、正思维、正定、正精进、正命……八正道,什么叫正?什么叫邪?能够认识事物实相的道路,称为正法。法是什么?法是途径的意思,就是道路。正确的道路,称为正法。那么凡不是正确道路的,就全部称为邪法。邪不是坏的意思,邪是错误的意思,它不究竟、错误。本来你往南面走可以喝到水,它给你指向东边、北边了,这个叫邪路。
那么,首先第一个,就是要大量学法,大量学法!五年前曾经跟我修行的人,他们那时候很羡慕我禅定的功夫。他们说:老师,我千里迢迢过来,就是想跟你学习禅定。当时我告诉他们一句话:你宁可十年不禅定,也不要一上来就修禅定。你现在整个的思想、概念和记忆,全部装的是人类的思维体系和妄想执着,你内心的觉受体验全部是七情六欲,对于你的身体和人世间的渴望,你在禅定当中升起来的一切境界,全部是魔境。你宁可十年不禅修,也不能一天不学法。
反过来讲,如果你学了十年法,每天在抄法、听法、背法、读法,每天在跟别人谈对法的领悟、对法义的理解和实践。你在法上修了十年,你的思想、记忆、概念,绝大部分已经被释迦牟尼佛的大乘佛法所同化、所改变了,你的心灵必定会随着你思维意识的改变,而从对人世间和对自我贪爱的执着方向,转化到对于佛法的执着,对于出离心的渴望当中来。
人的心灵觉知一旦建立在出离心之上——什么叫出离心?放弃!放弃是为出离。我的心,放弃了我对人世间的渴望,我对自我的维护;我的心,只渴望真理,只渴望佛法;我的心,只敬仰释迦牟尼佛,只敬仰观世音菩萨、文殊菩萨这些法界圣贤的时候,那么,我累世形成的对人世间的渴望,对于肉、钱、女人、地位、财富的这种渴望,潜在的体验一旦升起来,我立马就可以觉察得到。
我要往东走,结果你要往西走,那么你肯定不是我,对吧?我的主观意愿,是要放弃的,但是你带给我的这些意识和体验,他是要获得的,那么就只能证明这些获得和眷恋获得的感受,你们不是我。在我大脑意识当中升起来的,对于名、利、色、欲、权,这些赞叹、执着、分析、渴望的观念,一样也不是我。为什么呢?因为我的心,我知道我的愿望是要放弃这一切的,但是,在我的思想、在我的身心深处的感受当中,涌现出来、浮现出来的,这些对于人世间名、利、色、欲、情的执迷、贪爱和体验,你们就肯定不是我。
只有出离心可以对比出来人世间的一切烦恼执着,所以,出离心是修佛的根本。建立在出离心的基础之上,你才能够看得懂《楞严经》,你才能够看得懂一切大乘佛法的经典。
好了,意识上的概念,咱们用佛法代替了,那么我们心灵上,这些体验怎么办呢?用什么东西代替呢?用戒律来代替。什么叫戒律?戒律就是一个字:不!不要、不看、不听、不受、不想,不!这个就是虚云老和尚讲的“疑”,怀疑的“疑”。我的心对于钱财升起了爱慕之心的时候,我立马要猜疑他,就是我要怀疑他——你不是我啊!我的心是渴望佛法的,我的心是安住在寂静的观察当中的,怎么可能对钱财这个名相产生贪爱呢?那么,当你去怀疑他的时候,他就不会带动你怀疑他的这个觉察了。用什么东西去替代我们的体验呢?放弃!就是你去观察他,你去凝视他,你去看着他,你就会发现,他慢慢地、一步一步地开始淡化了他绑架你、凝固你、牵引你、蒙蔽你的力量了。
比如说,法师,你有一个从小跟你一起长大的非常好的道友,也是你的姐妹,你们俩生活在一起,生活了几十年,你从来不怀疑她,她说的每一句话,你都相信她。有一天你突然通过一些小事情,发现她在说谎,发现她有偷窃的毛病,发现她有很多不好的毛病。这个种子一旦种下了之后,以后她说的每一句话,她做的每一个表情,每一个动作,你都会本能地警惕。警惕的时间长了之后,你会发现前半生烙在你身心当中你对她的信任、依赖、托付,对你的牵引、蒙蔽和控制就会越来越少。
所以,我告诉你们,修佛啊,不难的,修佛只是要找到正确的道路而已。思想、意识我们用正法代替,情感、体验我们用戒律代替。代替时间长了之后,你的意识,就会脱离思维和记忆。这个你们现在还做不到,但是你们终究有一天会做到的。
我告诉你,你过去装着的对于人世间的概念,对于人世间的认识、理解和思维,能够被你后天所学的释迦牟尼佛的法义,概念、法义代替的时候,就证明这些思维、记忆和概念,他们是没有根的,对吧?你能够认识到、回忆起来你的思想,就证明你的回忆、认识和思想是两个东西。“我想一下,我前天说了什么话”,你想起来了,前提是——“我”要“想”。我和想是两个东西,对不对?我不想的话我想不起来,我就干脆不想它。我要想的时候,这个“要”就是能,“我”就是我的心识,这个“想”就是我的记忆。我要想的时候把它调动起来了,我不想的时候,它没有想,就证明我和想是两个东西,对吧,反过来讲,这个“我”是可以脱离想而存在的。
怎么脱离呢?一切大脑记忆、概念、思维的根本,源自于你内心的体验,源自于你内心体验潜在的、极深层次的习气和感受的相续。习气和感受那种欲望、那种贪爱相续,刹那不停地相续,他们就会主动地促使你的意识,不断地去重复着以意识分别形成的名相概念。我这么给你们讲太抽象了,我大概说一下,我给你们举个例子。
我在喝这杯茶,这杯茶是名相,明白吗?这是杯子,这是茶,这是名相。如果我从来没有喝过它,这个名相,我可以分别它,我不会储存它的。我仅仅是看到这杯茶了,看到了之后,眼睛一挪过去,我就忘记了。但是就是因为我喝过它,我知道它能解渴,我的觉受和体验,很渴望这杯茶的名相后面,带给我身心的这种体验。所以,当我渴的时候我就算看不到这杯茶,我也会去找它。也就是说,这杯茶的名相概念的记忆,是因为我的心识体验,而升起于我的大脑分别记忆当中。
所以,不要在你的思想当中去净化你的思想,而要在你的心灵体验当中去净化你的觉受。你的心灵体验,你内心的极其细腻的觉受,一旦要是舒缓了、净化了、放弃了对这杯茶体验的贪爱、眷恋和感受的时候,你会发现那杯茶的记忆和概念,就脱落了。这杯茶,有可能是你的衣服,有可能是你的财物,可能是你的名誉,可能是你的亲朋好友,还有可能是你的自我感知和自我习气的体验。这杯茶的性质,和构成你自我的,一切的七情六欲的每一个执着心的性质,是一模一样的,都是你心灵的觉知对于觉受的取舍,都是你心灵的觉受对于觉知的凝固和牵引。
好了,下一步就牵扯到禅定问题了,我前面给你们讲的是“慧多定少,增长无明”,我现在给你们讲“定多慧少,增长邪见”。你的内心,就是我们这个自我,我们内心里面都有一个自我的感受,就是我想要什么,我喜欢什么,我感受什么,我能够觉知到什么,一定有一个“我”的存在。如果在“我”的这种感受和觉知的过程当中,你能把这个“我”,从觉知感受当中去除掉,你会发现连这个觉知和感受都不能成立。换句话说,这个“我”,是由你心灵对一切觉受的贪爱、执着、取舍,而给你的心识形成的交织。
我的心通过我的六根,就是我内心的觉受和觉知,通过我的六根,看到、触到、想到、尝到、体验到某种事物的时候,我的心通过我的意识去分别这种感受,这种分别和感受的相融,就会形成了一个区别于……,这个东西怎么跟你们讲,就好像是光和彩虹的关系,我们的心原本是光,光,透过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,展现出来了你的能见、能听、能闻……这六识,意识。这个意识,又调取了六根的色尘的差别,传递到你内心的觉知里面去,对觉知形成了分割。这个被意识分割的觉知,又凝固了、沉淀了、固化了意识的分别,这个固化意识分别的心灵的能动性,就是“我”,就有了一个“我”,我看到、我听到、我想到。但是在“我”没有形成之前,他仅仅是看到、听到、想到、思想、思考到,所以现在我们要把这个“我”,能看到、听到、想到的这个“我”,从看到、听到、意识到当中,把他先分解掉,一层层的像脱衣服一样,先把这个自我脱掉。
怎么脱掉呢?这个自我,根本在于什么地方呢?自我的根本在于心灵对于名相的存在的认可。这个东西讲得又比较抽象了,但是没有办法,因为要讲到人内心的这种觉受和体验的时候,你要层层地去分解他,你会发现这个“我”,一定是你的心灵,对于某一种具体名相的认可和爱护、维护。
比如说,我告诉你,你这个人怎么怎么样坏,你如何如何的不是佛弟子,你不遵守戒律,我骂了你了,给你造了很多谣,伤害了你。你听到之后,内心不舒服的时候,你一定是在维护着构成你的某一个名相,“我不是这样的人啊,我是一个很清白、很清净、很守戒律、很遵从大乘佛法的人,你为什么要这么说我呢?”好好想一想,在这一刻,你维护的一定是构成你自我的虚荣心,这个虚荣心背后是什么呢?是对于自我存在的确定感。因为你确定有一个自我存在,你才会在意这个自我的形象和名声嘛,对不对?是这样吧。这是第一个例子。
第二个例子,比如说你是南方人,从小你是吃米饭长大的,米饭合你胃口,面食不合你胃口。结果有一天,你到北方去传法去了,就干脆见不到一粒米,见到的全部是馒头,但是你见到那个东西,你就会心生反感,“我就不喜欢吃馒头!”这个时候,你好好想一想,你内心里面这个反感,这个讨厌,这个厌烦,他一定是在维护着你对于米饭的执着和贪爱。米饭是名相吧,虚荣心是名相吧,钱财是名相吧,包括你的身体生了病之后,你内心的痛苦和恐惧,你返观内照,看一看它在维护什么。你维护的是,你对于你生命,对于你自我活着的希望。如果你对于自我活着没有期许,就算生病了,你的身体会死亡,你也不会恐惧,你既然没有对自我的维护,恐惧何谈生起呢?所以去除自我,这是第一步。
怎么去除自我呢?从人的持戒开始。欲望——从我们的逆境、顺境当中,去观察、觉察我们内心深处最舍不得的欲望。当你内心深处最舍不得的名、利、色、欲、情、爱,每一个欲望,每一个执着,每一个体验,每一个感受,你都能够发现,并且去宽恕他、接纳他、拥抱他、劝解他、将他放下的时候,你会发现你的心——原来我的心可以不通过自我而看,不通过自我而意识到,不通过自我而听,不通过自我而尝,不通过自我而闻,不通过自我而触。这个时候,你心灵深处的那个见性,就会裸然现前。
那个见性是什么呢?那个见性就是你见到世界,而不被所见到世界所干扰的清醒;你听到声音,却不被所听到声音所蒙蔽的清醒;你感受到、尝到、触到世界,却不被所感受、所尝到、触到的名相和色尘,所扭曲、蒙蔽的清醒。这个就是你内心的见性已经展现出来了。他的前提是你解脱了自我的贪欲,通过放弃、融解、剥落了贪欲,从而脱落了贪欲构成的,自我的体验和妄想、执着。
妄想、执着和体验同时融化的时候,你会发现你的心,像一面镜子一样,清清楚楚、明明了了的,可以内照你的色声香味触法,外照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和见到、听到、看到的六识。你的身心内外的一切妄想和习气,你全部都明明了了,而明明了了在这一切的妄想习气和感受当中,却是不动不摇的,这个就到了奢摩他的境界了。但这才是三摩地的起步,三摩地是身心分解的过程,想阴分解。
然后你再往更深一步走,不是你内心深处再没有“我”了吗?没有“我”的阻碍的时候,内心深处的这个见性,是明明了了、清清净净的。这个时候你会发现一种状态、一种体验。什么体验呢?你的大脑意根依旧可以分辨事情、分辨事物、分辨名相,但是你形不成记忆。意识和记忆一旦脱落,你的思维就断裂了。你所谓的想——我的思想,一定是你的意识分别,调取你的记忆概念,形成的思维的结构,意根跟记忆一旦脱落,思维断裂了。这个时候你会发现——哦,原来我的意可以独立于意识而存在,独立于思想记忆而存在。意,仅仅是分别;眼,仅仅是看;耳,仅仅是听;鼻,仅仅是闻;舌头,仅仅是尝;身体,仅仅是触。
听清楚了!你的心和你的六根之间没有了我执意识的割裂、扰乱、牵引,你的意,仅仅是分别,你的心,就可以脱落于你的六根,而独自的清醒。思维在思维,你看着思维;听到在听到,你看着听到;触到是触到,你能够觉知触到,但是不会被听到、看到、意识到,所带动这个能见能闻的见性。再下一步的时候,你就会发现,这个意——意识的意,脱离了识之后,它就变成了一个工具,就像是望远镜一样,我可以通过它来看世界,现在我也可以把它放下来。你的见性就可以从向外的,对眼耳鼻舌身意的攀缘,回归到向内的、清醒的觉照当中去。这个时候,你粗笨的眼耳鼻舌身意这件外套就会脱下来了。
听清楚了!这个时候进入了想阴破。这个时候才到想阴破呢,前面只是色阴和受阴的脱落。进到你的意根脱落了之后,才是进到了你的心识的深处里面去。心识的深处是什么呢?你不是已经脱离了意根的分别了嘛,这个时候你会发现——哇塞,原来心里面储存的是整个世界啊!你累世劫以来的无量的习气、无量的觉受、无量的刹那分别、无尽无量的妄想和感受,就像是火山喷发一样,全部都会喷发出来的。
我刚才不是说了,那个见性开始转向内在吗?转向内在的时候,意根一脱落,你的心识内在储存的觉受和习气,真的就像火山喷发一样喷涌而出。你的整个世界变得全部都是那些欲望、贪婪、仇恨、妄想,过去累世劫你伤害过什么人,爱过什么人,执着过什么东西,你累世劫的一切妄想,全部会喷涌而出的,这个时候称为想阴破,就是你的体验开始松动了。
构成世界基础的体验分解了之后,世界的名相就消失了,更深层次的,构成更微观世界的那些因素,就会一下展现出来。我可以告诉你们,这个境界我是哪一年经历的?2015年3月份,我写过一个微博,不知道你们记得没有,我说,只有进入到三摩地的人才有资格成为魔王。在三摩地以下都是鬼,都是一些妖怪,都是一些低灵,只有进入到三摩地的修行者,他如果走偏的话,就会成为魔王。为什么呢?在三摩地之内你是没有意识的,你的意识是脱落的,你的意识就好像一面窗户一样,你可以用他,但是他不会干扰到你。这时候人的心灵体验的内在,心灵见性转向自己的时候,构成心灵见性的体验的那个壳,开始分解了之后——体验是由觉受构成的,那个觉受可不是你这一世的觉受,是你生生世世无量劫的觉受形成的——在觉受当中,那个被觉受所蒙蔽、凝固的觉知就会展现出来,而觉知在觉受的散乱当中是心想事成的,一念即成。
你想当王,想当一个天界的王,什么大梵天,包括想当一个魔王,想当一个皇帝,或者想当一个世界里面的主宰,一念即成,瞬间。而且功夫深的人,定力深的人,可以将你的觉受深处喷涌而来的,无始劫习气相续而成的那种觉受的境界,可以将它们带到人世间来,因为你比它们更微观。你知道吗?我们看到一个人活着和死了,他只是我们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,最外面的这层外套,你知道吗?绝大部分人,万分之九千九百九十九点九的人,都不可能进入到心识,都只是在人的体验和意识之间被感受所活着。你只要脱落了感受和意识,进入到体验深处的时候,你就可以透过体验、意识构成的身心——就像光透过水,它可以对水加温,可以改变水的形态是一个道理,可以在三摩地的境界将魔力施展到人世间来,这个东西一点都不夸张的。
这个就是进入到三摩地之后,你的身心意识脱落了,你的心识不再被体验凝固的时候,心识的那个觉知,就可以在觉受的海洋里面心想事成,随心所欲。所以我那时候讲,只有进入到三摩地里面的人才能称得上魔王,这个境界你可以成魔也可以成佛。什么叫“魔”?一句话——执幻为实,称为魔境。为什么《楞严经》讲:“不作圣心,名善境界,若作圣解,即受群邪。”就指的是这个地方。就是觉受牵引觉知形成的种种境界。如果你的觉知认为这个境界是实有的,心生贪爱,你立马就会被三界内的这些魔王所控制,他就给你演化出无限壮丽、美妙的世界来,让你在里面无所不能。心生贪爱,必被贪爱所困缚;心生贪爱,贪爱必定会带着你轮回。
三界内的世界里面,百分之九十九点九都是魔王的世界,所以在修行过程当中,进入到三摩地是很危险的,但是又是一个人修行必定要走的过程,因为三摩地你一旦走过去了之后,了不起!人世间的一切贪嗔痴都会成为你的护法,就像维摩诘居士一样。文殊菩萨去看维摩诘居士,文殊菩萨问他,为什么没有人伺候你啊?你这么大的一个居士——大菩萨。维摩诘居士说,三界六道一切的魔王、魔鬼,都是我的仆从。为什么呢?因为他降伏了自身的贪嗔痴烦恼。
好了,再往下走,这个习气翻滚得越来越厉害的时候,你这个时候就要静静地观察他了。这个时候,告诉你们,你们一定要记住,未来修行的人一定要记住——选择!选择!修行就是一个选择,你要什么?你要的是释迦牟尼佛的正法,你就不要去贪着一切的感受、体验、习气和自我的虚荣。你要的是解脱,你要的是见证真理,你就不要执迷于任何体验、感受和境界当中的享乐。他们会想出一切办法来干扰你,因为你的心识,由你的体验、感受、意识构成的这个心识,在心识觉受那个境界看得是一清二楚的。就好像我们看窗户上的泥巴一样,哪个地方有灰尘,哪个地方没灰尘,那个灰尘什么形态,看得一清二楚。他们会想尽一切办法,千百万种办法来引诱你,一般都以引诱为主。
如果你在引诱的这个过程当中,在你的心灵被调动的时候;在你控制不住自己的欲望,要去放纵自己的情欲的时候;他们给你提供无量的、无数的,现实生活当中的条件,让你能够功成名就的时候;甚至于几十亿的财富,上百亿的财富放到你面前,要让你成就这一生当中,人世间的凡夫一辈子所渴望的功成名就的时候。这个时候,如果你能发自内心、发自灵魂深处的——“我只要佛法,一切我都不要,我只要真理,我宁可死也不会离开真理!”这个决绝的选择,就可以将你心识觉受深处的这些累世劫的习气妄想,将他们从根本上断绝。
一旦选择了之后,你的心就不会去理会这些体验和习气了,那么你在禅定的过程当中,在学法的过程当中,他们就会越来越淡了。越来越淡的过程,就会体现出来你心识、你的心灵内在生命极深处的觉知。就像是虚空当中,被云层掩盖了亿万亿万劫的太阳一样,随着云层的淡漠、消散,展现出来极耀明媚的光辉。觉知在你身心深处展现出来祂原始面目的时候,就是云开日出的展现,而那种光明是你的身心意识、你的眼根所无法承受的。
我跟你们说一下,这个觉知的光有多亮。你正午的时候,十二点、一点钟的时候,到外面去看太阳,眼睛瞪着太阳看,你会觉得很刺眼。当你心识内在的觉受,不断淡化淡化淡化,不断消散消散消散,当觉受消散一定程度,觉知展现出来的时候,那个亮度,比你正午的时候用眼睛看太阳的亮度,要乘以一万亿倍!这个概念你没法形成,你用眼睛看太阳,你的眼睛只会刺痛而已,但是你要是眼根去看到觉知的话,眼根就会瞎掉的!当然这只是比喻而已,因为你的眼根没有办法去接触到觉知的,但是如果真要是把祂放到同一个层面上去,物理性的比较的话,那个觉知的光芒是太阳光芒的一万亿倍。你的意根和眼根要是直接能够跟觉知接触到的话,瞬间就瞎掉了,瞬间就烧毁了。但是因为祂们不在同一个维度,不在同一个层次,所以眼根永远没有办法看到觉知的光芒。这还是觉知,还不是觉性。
比太阳的光芒超过一万亿倍的这个觉知,在觉受当中展现出来的那种光明,比起法界的觉性来讲,就好像是正午的太阳跟萤火虫尾巴上的光,对比是一个样子的。法界那个地方,已经脱离了光明的明相了,法界是光明的性质。性质你能明白吗?就是在绝对的黑暗当中,你划一根火柴,那个火柴可以照亮黑暗,和正午的太阳能够驱散黑暗,它们驱散的范围不一样,可它们驱散黑暗的性质是一样的,那个性质是法界。所以说,祂根本不存在光明和黑暗的区别的,祂在黑暗当中都是不挂黑暗的,祂在光明当中也是无染光明的,一切光明和黑暗在祂其中升起熄灭,而这个性质是无生无灭、寂然不动的,这个叫法界。
那么,当你的觉知,在你的觉受当中越来越清醒的时候,觉受越来越熄灭的时候,你会发现你不再是自己了——哦,原来心可以脱离自我而存在。原来我的身心也不是我,我的意识也不是我,我的心灵体验也不是我,我的心灵感受也不是我。但是知道这一切不是我的那个知道,那个清醒,那个就是觉知的分别。那个还不是觉知本体,是觉知的分别。
这个时候,你可以二十四小时处于觉知的清醒、清净、极耀、明晰的快乐当中。什么是快乐?释放!释放一切而不承载一切的,那是自在快乐。这个时候,觉受就不再带动觉知,不再牵引觉知。觉受慢慢地熄灭了之后,觉知觉受的那个清醒,祂就会成为了错觉。因为我对觉受的这种取舍、体验,才会有了觉知的分别。当觉受的这些习气的刹那的生灭,熄灭了之后,觉受生灭的这个现象一旦像是水蒸气一样蒸发了之后,我建立在这个现象之上的分别,就变成了错觉。原本没有一个可以让我去分别的生灭的现象,那么对于这种空相的认知和分别就是错觉。
这个时候,觉知,就会像是一副眼镜一样。你戴着眼镜看书呢,书没有了,你就会觉得这个眼镜,也变成了累赘了。在你的心识放下的那一瞬间,什么叫放下?觉知一旦脱落了觉受生灭的现象的时候,觉知本体,觉知的本身就是一念困顿,就好像是你打了个盹一样,这一瞬间走神了,那个走神就是觉知。然后你现在不走神了,那个觉知、那个困顿,一下子,就像一副眼镜一样脱掉的时候,你会发现,我刚才所说的这一切的一切,什么修行啊,什么这个法那个法啊,什么觉受啊,什么魔王啊,什么世界啊,什么众生生死啊,什么六道轮回啊,全部都是一场幻影。就是清清楚楚、明明白白的一个肥皂泡,就是你一念的幻觉,在幻觉当中形成的无量无际的,幻觉的相续和构建出来的故事而已。它本身都是假的,都是空的,都是虚幻的东西。
而这个时候,是什么体验呢?第一个体验。你现在能够看到你面前的这个空间吧,第一个体验就是,你的生命就是这个空间。什么意思呢?空间是遍及一切的,一切有相无相,一切生灭,一切缘起的现象的本质都是空间;空间是不动的,一切生灭来去,一切因果缘起,一切天堂地狱,一切名相色尘,一切众生世界,全部在这个空间当中升起、相续、缘起、熄灭,空间是不动的,而且没有阻碍。第一点,你是空间。
第二点。刚才我跟你说了,你在黑暗当中点亮一根蜡烛,这个蜡烛虽然只能照亮身边一米的黑暗,但是它照亮黑暗的性质,跟太阳驱散一切黑暗的性质是一样的。第二点,你是驱散一切黑暗的性质,或者说你是在黑暗当中不染黑暗的明晰。没有你,没有迷惑,明白吗?祂是一种明性,祂是一种明晰,祂是一种性质,这种性质在一切生灭当中,祂是没有疑惑,没有来去,没有分别,也不会轮回的。
第三个(体验),祂是圆满,祂是周遍于十方三世一切有相无相、有形无形、过去未来,祂是周遍一切,而当下落落无挂的庄严。因为祂不改变,祂没有生灭,祂没有来去,也没有沾染,但是祂又随顺一切,遍在一切,一切众生身心无挂的当下,就是觉性圆满的庄严。为什么讲,没有离开众生的佛呢?我说的是实话,我说的可不是口号。
昨天有人问我,他说:老师,佛的世界究竟分为多少种啊?你看阿弥陀佛的世界里面没有三恶道,但是很多佛的世界里面有三恶道。一个人成就了佛果之后,他的世界在哪里?然后我就回到我那个境界观察了一下——一个觉者成就的世界,是在十方三世一切众生的贪嗔痴当中。真正一个大圆满的觉悟者,一个佛,一个如来,祂所成就的世界,是在一切众生的色声香味触法的烦恼处,是在众生的无明处,在众生的贪婪处,在众生的生死处,在众生的执着处,没有离开烦恼的菩提,也没有离开轮回的涅槃,明白吗?因为轮回的本身就是涅槃,烦恼的本身就是菩提。你能够实证到这一点,你就是圆满的佛,你就是无来无去、无生无灭、如如不动的如来。这就是你可以理解《华严经》上讲的“诸佛于众生一毛端上讲经说法”的道理。这个不是谎言,也不是什么渲染,更不是什么故事,我今天跟你讲的是活生生的东西,但是你一定要自己亲身见证祂,你才能够升起来无上的信心。
到了这一步的时候,还有一个体现,是什么体现呢?过去、未来,过去无量、无量亿劫的过去,和未来无量、无量亿劫以后的因果相续,过去、未来相续时空当中,遍满整个苍穹世界宇宙当中的,每一个世界的每一个微尘里面的,每一个众生的每一个念头和觉知想法,你全部都是知道的,瞬间知道。这个太不可思议,真是太不可思议!
你看我跟你说话,我一次只能说一句话,对吧?我这一秒钟时间只能跟你说一句话,可是在那个境界当中,在那个无生无挂、无来无去、遍满一切、清净如如的境界当中,你的觉性会以无量无尽、无尽众生的思维同时呈现。不是你在说话,而是一切微尘无尽世界众生的每一个想法当中的正知见、正念、正思维,全部都是你的表达。
为什么讲我们要念佛经、念佛经、念佛经呢?读法呢?学法呢?因为我们学法的时候,就是在跟佛沟通,你知道吗?我们的正信、正念、正思维、正精进,这是佛的正思维、正精进、正念、正行,明白吗?我们跟祂是同体的,只是被你的心识妄想给阻隔住了。我们在我们的心识颠倒妄想当中,遵循着如来的正思维、正见、正行、正定的时候,就是在与如来沟通,就是在以如来的无上无量的正等正觉在消除我们的累世无明。
什么叫佛力的加持呢?你对祂没有无上的信心,绝对的信心,你哪来的加持力呢?我根本就不相信你,我觉得你就是一个故事传说,我对你半信半疑,这何谈加持力啊?对不对?如果说,你真的是相信你的眼耳鼻舌身意,色声香味触法,我执、意识、习气、烦恼之中,我能够秉持着一颗对释迦牟尼佛,对十方如来无上的敬仰,正念、正行、正定、正精进、正思维,学习正法的过程当中,就是诸佛菩萨的无上智慧觉悟,通过我的身心的展现,这才叫心行合一,这才叫获得了无上诸佛的无量加持,明白吗?
在那种无生无灭、庄严十方、普照十方三世,瞬间以无量世界,无量微尘世界,无量法界众生的,无量三界六道众生的,每一个众生的微细念头和心识觉受,同时地展现出来如来圆满的智慧德相。我这么讲很啰嗦了,但是我讲得这么啰嗦,都不足以表达一个觉悟成就者的亿万万分之一的伟大和庄严。因为我每次只能说一句话,你们每次也只能听一句话,可是实际上,在实相当中,一切众生的刹那分别、刹那瞬间的思想,全部都是如来的智慧和妙觉的无处不在的如意展现了,只是众生不能够自证觉悟啊。自证觉悟、自证圣智,你现在就是释迦牟尼佛,你就是阿弥陀佛,你就是十方如来。这个宇宙当中只有一尊佛,那个就是你的觉悟自性,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共用一个法身的,只是因众生的累世因缘不同而展现不同的化身,来给众生宣讲佛法而已。
我刚才给你讲的这个过程,就是重新给你解了一遍《心经》,虽然我一个《心经》的字都不提,但是我讲的是《心经》。在这个境界当中,这个无生无灭、无来无去,祂是明性不挂疑虑,空性不挂生灭,觉性无染疑虑的,祂是空明觉一体,无来无去的遍满十方的庄严。一切世界和众生,在祂之中升起,在祂之中熄灭,祂是伴随着生灭而无生无灭、无取无舍的清净庄严。这个还不是佛,这个是佛的报身,法界是如来的报身。
那么还有往下一步,这一步当时是阿难问过释迦牟尼佛:如来,在觉性之上还有什么?如来说:在觉性之上还有寂灭。但是这个就不是一般的众生能够修行达到的了,那个都是要经过累世修行,要到无量劫之后,因果兑现,你才能够到那个地方。
我大概可以跟你们简单地讲一讲,寂灭是什么。你到了觉知脱落了之后,就没有一个觉性可以获得,无所获得的、无所生、无所灭、无所得,也不可思议的那种清净、明晰、觉照、圆觉,这个是为法界。法界之中祂还是有形态的,众生的形态是以光明的形态来展现的。祂为什么会有光明呢?因为祂有明性当中细腻的明性波动,觉性当中细腻的觉性分别,还有空性当中空性所震动演化出来的不同的空性程度。觉明空一体是祂的性质,但是,觉明空的表现,产生了法界众生不同层次的智慧、法性的光明和他们成就的智慧的果位。这就是你们看到的《华严经》里面讲的,法界众生是光的世界,他们的智慧和光明圈,是互摄互用的。
就像蜡烛点燃的光线,电灯泡点燃的光线,日光灯的光线,探照灯的光线,手电筒的光线,它们是相互辉映、相互融合的。因为祂的性质都是一样的性质,都是无生的,但祂们表现的形式,觉明空的形式,会随着祂们空性的境界而展现出来智慧的程度,表现出来法性的光明。祂们是互摄互用的,但祂们的性质都是一个性质,都是无生无挂、清净无染的性质,但是随着空性的程度而展现出来智慧的差异来。这就是为什么大菩萨的身体,可能就涵盖了以下无穷无尽的星系、星云、宇宙,就是这个原因。在一个大菩萨的身体里面可能就有无量的罗汉和小菩萨的存在,这个是实相,这个不是我在跟你们讲故事。一个大菩萨的指尖上可以展现十方三世无穷尽的宇宙体系。
然后,这个无生无灭、无来无去的明晰无染的性质,这个性质就是变易生死。为什么三界众生他就算是脱离了分段生死,但是他脱离不了变易生死呢?变易生死就是觉性,觉性就是变易生死。
在这个觉性的境界当中,不存在修行一说,祂只是在离幻。这个地方的幻,是什么幻呢?这个地方的幻是智慧,在这个境界当中,在觉性法界当中,智慧是称为障碍,明晰是称为障碍,觉性是称为障碍,空性的无生是障碍,那个是极其细腻、不可思议、无法体验的障碍。祂甚至连存在都不是,一切存在和不存在都是在祂之间升起、熄灭。觉性在存在当中不挂存在,在不存在当中也没有对不存在的分别,就这么一个无法言说的,如如圆满、十方清净的觉性,祂本身也是障碍。这就是“觉碍为碍而不自在”——《圆觉经》,这个就是到了成佛的最后一层,这个地方实际上是称为等觉菩萨,法王子,就是你已经是佛了,但是你还不是如来,还没有完全圆满。
这个地方不存在修行的问题,也不存在圆满的问题,因为祂本身是无生的,祂只是有一个应众生的因缘烦恼而化现的法界庄严,为众生展现成佛的道路,而应众生的八万四千烦恼,随缘化现八万四千解脱众生烦恼的法门,这个是大菩萨。祂是法的载体,祂是法义的再现,祂是真理的表现。等祂的因缘成就了,祂所宣扬的法义在不同的世界当中有了信受的众生,并且有了无量无尽的众生去传播究竟法义的时候,祂的这一段因果达到了,这个因因缘而展现的觉性,也就熄灭了,那个觉性一旦熄灭的时候,那个就真正的是解脱了。
那个解脱是什么概念?那个解脱我只有一句话可以告诉你们——梦醒,就是梦醒来了。刚才觉性的那个地方,还是跟类似于打盹一样。你看我醒着的,但实际上我还是有点迷糊,你叫我的话我能醒来,你要不叫我的话我还是有点迷糊。但是你说我真的睡过去了吗?我也没睡过去,我还知道自己在打盹,就这种状态,似醒非醒、似睡非睡的状态。等到因缘熄灭了之后,一切因缘熄灭,这个觉性也就熄灭了,你就彻底醒来了。
这个时候,是什么样的觉受呢?这个地方没有办法去形容祂。我没有办法用语言去形容祂,因为语言触及不到祂;我没有办法用感受去形容祂,因为感受也沾染不到祂;我没有办法用觉性的明空觉去触及祂、去描述祂,因为明空觉是祂的一念错觉;我没有办法用遍及十方、如如不动去归纳祂,因为祂既不是如如,也不是不动。祂在如如当中无生无灭,祂在不动当中无来无去。
众生的生死是祂,众生的涅槃也是祂;天堂是祂,地狱也是祂;恶鬼是祂,天主也是祂;菩萨是祂,凡夫也是祂;罗汉是祂,动物也是祂。祂是蚊子,祂是臭虫,祂是蚯蚓,祂是蚂蚁,祂也是造物主,祂是十方三世一切众生的本质,一切众生的本来面目。而一切众生都是因为迷失了祂,而在寻找祂的过程当中形成了众生的生死轮回,但是祂在众生的寻找当中,就在当下的清醒,无来无去。我没有办法说到祂,你知道吗?这就是释迦牟尼佛讲的:止止不须说,我法妙难思。你只有亲证祂,但是你却无法去描述祂。
今天是我跟你亲自开示的一堂法,也是给你们在座的每个人开示一堂法,我的目的是告诉你什么呢?告诉你神灵是真实存在的。历史上流传的佛经当中所记载的一切是真实存在的,你现在没有达到,但是我用我的言谈,我用我的实证境界,我用我的道路,和我用我整个的道路过程当中,每一个阶段的描述,为你佐证了祂是可以达到的,目的是为了鼓励你的信心。鼓励你的信心是什么呢?从今天开始到你的尽形寿,把自己当成一个神灵对待,要让你的心跟诸佛的心是一体的,让你的心跟那些大菩萨的心一体的,是无我的、是纯净的、是离欲的、是无限慈悲的。好吧,这就是你的修行道路。行了,就讲这么多吧。
法师:阿弥陀佛,老师。真的感恩您!有您的话,这个佛法真的是太好了。我想问一下,我能够真正进入到一个无挂碍的、闭关的、这样的一个时空,大约是什么时候能够成熟?
老师:从现在开始算的话,大概三四年时间。我跟你说为什么?你是属于那种智慧很超群的人,你读的法义很多,而且你对于经书的理解还是很深刻的,所以导致你的意根,在你大脑深处聚集的智慧,都已经到了一定的范围和程度了,但是并没有量变。为什么呢?因为你的心,并没有朝那个方向走,明白吗?你就好像是攒了很多钱的商人,并且手里面有一张寻宝的地图,但是你迟迟地,并没有启程去往那个方向走。为什么会这样呢?两个原因吧,我就说出来。
第一个是惰性,第二个是傲慢。因为你确确实实很聪明,而且你确确实实是有智慧,这两点都不能否认。只是因为惰性阻碍了你精进的渴望,傲慢让你看不到有更高的标准,没有差别、没有差距了之后,你就会觉得自己就不错了,这样就挺好了,这个是你目前的障碍。只要这两者你克服了,你的速度是不可思议的,而且你将来会是很有成就的人,在这一点上我可以给你一个见证。你的智慧和福德资粮是具足的,但就是因为傲慢和懒惰、惰性,阻碍了你觉悟的程度。
你从现在开始到以后,要多去平等待人,平等,不要带着我慢的平等, “哎,我和你们是平等的;哎,我要和你们平等”,你不能这样。而是发自内心的,我们都是平等的,好吧?
你真的很好的,你所学的这些佛法的智慧,不是你这一世形成的,祂是过去很多生学法、做功课形成的,但是你现在就是禅定功夫不够。大概三四年时间,你就可以真正地进入到禅定当中去了。你现在禅定内在是黑的,你知道吗?为什么呢?你内在看到的都是自我。你现在禅定,是你的自我,在自我的体验当中,去修行你的自我感受呢,那全部是黑色的。等到什么时候,你心灵深处的这个我执和我慢、傲慢心,彻底地消散了,以一个平等、清净的心面对世界、面对他人了。
第二个,你的智慧,可以在你的心灵上面展现出来慈悲和布施心的时候,你再禅定的时候,你的内在就会一片光明。见到光,心灵才会有方向的,你知道吗?不然你禅定干什么呢?禅定的方向在哪里?禅定的方向是我们内在的清醒,而清醒一定是以光明呈现,祂绝对不会以黑暗呈现的。所以说你将来的成就还是很大的,但是现在确确实实,你是要谦卑啊。咱们要谦虚一些,要谦卑!好,谢谢你。
法师:老师,您好!我在这边的时候,很多人都拿给我现在很多人写的那些书,也有很多居士或者朋友介绍,给我拿过来看,但是我一般都不怎么爱看的。您的书,我接触了之后,还是很好的,写得非常好,各方面都是非常深入。昨天晚上他们在交流一些佛法,但是都在说空性、无我啊,这些境界比较高的内容。但是我还是觉得要看基础,很多人也都是刚刚接触佛法,一开始就听到这些空性、无我,是很难理解的,请给我们开示一些如何去做好这些基础,或者是皈依方面内容。阿弥陀佛!
老师:嗯,好,我先跟你说一下你的过去。你过去,在你这一生之前大概有六七百年时间,你一直是尼泊尔那边的人,你是尼泊尔的一个译师。你过去干的工作就是翻译佛经,你住的地方我也能看到。现在我没有地图,有地图的话,我可以告诉你是在尼泊尔的哪个村庄里面。上一世你的年龄大概八十多岁,再上一世你还是译师。因为在很久远之前,你曾经发过一个愿力,要把佛法翻译成不同的文字,要去弘扬佛法,所以这个愿望一直在延续着,在你的肉身的转世当中,一直在延续着你的前世的愿望。我这样讲你能听懂啊。
我大概跟你说一下皈依。皈依的是什么呢?皈依的是佛法僧三宝。佛法僧三宝有现象化的,还有意义上的。现象化的佛法僧,(佛),咱们皈依的是佛相;法,咱们皈依的是经典;僧,咱们皈依的自己的上师,这是有名相的。性质上的,佛法僧,佛,皈依的是自性;法,是我们的智慧——觉性;僧,是我们的清净心,叫自皈依。皈依自己的清净心,皈依自己的自性觉悟,皈依自己的自性如来,这个是六祖慧能讲的自皈依。自皈依是为一个真正的修行的人。
跟我学的人,我的要求,就是一个——发心。我所说的发心,不是说我现在发个大愿,我要怎么怎么样,你不要骗自己。我所说的发心是什么呢?渴望!是你内心深处对于佛法的渴望,要一直不间断地提起来。你今天渴望佛法,明天渴望佛法,后天渴望佛法,下一周、下一个月、下一年,依旧是渴望佛法。对佛法的渴望大过了你对于人世间其他事情的渴望,佛法才能入心,你知道吗?佛法入了心,你磕大头,才是真正的礼拜;佛法入了心,你去供养自己的上师,才是真正的智慧供养,你的上师是无比开心的。真正的那些上师大德,你去供养他几千头牦牛,你不如将你的觉悟供养给他,你知道吗?真正的上师都是为了解脱生死而来的,他看到自己的弟子能够解脱生死,解脱无明烦恼,你比供养他任何物质,他都要欣喜万倍的。
你是一个大译师。我问你,如果你内心深处对佛法不渴望,对真理不虔诚,你去翻译什么呢?你翻译的仅仅是文字而已,你不能翻译义,你知道吗?那个义,只有通过至纯的、至诚的虔诚心可以表达出来的,因为至纯的、至真的虔诚心之中,是没有自我的,不被自我所蒙蔽的身口意,就可以跟佛法文字背后的义相互融合,你才可能翻译出来的,对吗?
所以,你现在想问我,如何让渴望修行的人能够打好基础?没有别的,虔诚!从始至终培育你的虔诚心,你的虔诚心到什么地步,能纯洁到什么地步,你就和诸佛的智慧和法性,就能相印到什么程度。佛从来没有一刻离开过众生的,没有片刻离开过我们,就看我们内心深处对于诸佛菩萨的虔诚心,到底有多么的深刻,到底有多么的纯洁了。这个就是我给大家的建议,虔诚心!好吧,谢谢。
法师:老师,我今生什么时候能得解脱、开悟?像您一样?我在哪个地方弘法利生?
老师:你还是适合在山东这一块儿,山东这一块儿有你的宿世的亲人、亲友,还有道友,你现在不要离开这个地方。
一个人是否能够得到觉悟,一个人是否能够得到解脱,不看时间长短的,要看我们自己在心灵上,下的功夫。修行,就好像是种树一样,我们种下一颗善的种子,让它发芽、生根、开花、结果,自然而然地,就会到最后一步。佛果不是可以获得的,佛果是在心灵失去一切之后,心灵没有了攀缘的对境,自我觉悟的瞬间,那个叫佛果。整个人的修行过程,是一个不断地舍弃的过程,不断舍弃自我和舍弃贪爱的过程。
你的修行,福德够了,但是智慧不够。所以对于你来讲,多学法、多抄法、多听法,多对于修行的理性的认知,要深刻地种在你的心灵深处去。一定要有正信!什么叫正信呢?正信就是要相信佛、诸佛菩萨,祂就是你生命原本的面目。佛,不要向外去找,要向心灵深处去找。
你内在的慈善、善良、布施心、慈悲心是有了,但是对于自我体验的维护和对于自我成就的获得,这两者现在是你目前的一种障碍。你要学习,你要不断去向自己内心深处,将自我获得的存在感——就是我想得到什么,我得到了什么,我这个自我感受如何,我能够成就什么。把这个心,去成就别人,让别人获得解脱,让别人获得幸福,让别人获得智慧。当你的这种善良和自我成就的心,去转向别人的时候,就会将你的福报转化为功德,功德就会升华到觉性的普照当中去,祂是不同的物质。
建立在自我获得基础之上的这种修行,是会获得福报的——就是我弘法利生了,我做了很多功德事情,我信仰佛,给别人讲真理。如果你的内心深处有“我”在做这件事情,我做了这件事情有了很大的福报,很大的功德,很大的成就。你所做的一切,会因为你心灵的动机和心灵境界,变成福报。因为你有个自我在,这个福报会在你临终的时候,福报的力量会牵引你的心灵对自我的确定感,往生到天道去,然后去当一个享受天界快乐的众生,或者当一个天主的王,但是跟解脱没有半点关系。
你的心,必须得要建立在付出上,将自己的功德,将自己的成就,将自己的这些善行,全部布施给别人,希望别人能成就,希望别人能幸福,希望别人能获得解脱。这种付出心、布施心,可以极大程度地摧灭内心深处自我的体验和觉受。这个自我体验,一旦被你的布施心、被你的慈悲心、被你的无私的心的纯净,净化了你的我执和自我觉受的时候,你所做的一切,就会转化为功德。功德就是你成佛的资粮,因为功德是建立在无我基础之上,觉性的展现。当你的功德积累到一定的程度,完全熄灭了自我之后,那个觉性自然就绽放了,绽放觉性的,那个就是你的成就,那就是可以进入到法界里面,成为和诸佛同体的大菩萨,甚至于到最后一步,成佛。
所以说,解脱,不在外界求,解脱在于你心灵深处对自我的执着。什么时候你心灵的体验深处,不再有对自我的体验了,你的体验深处,只有对众生的慈悲和付出,那个就是你解脱的时候了,那个就是你不入生死轮回的时候了。好吧,谢谢你。
法师:“原本无你,原本无我”,我从何有?法师说:“因一念妄动,故此有我”,我说,是谁在妄?如何在动?我还不理解。
老师:这个,我们带有凡夫心是理解不了的,祂是一种亲证的东西,祂就像是如人饮水,冷暖自知。这个我没有办法讲,你知道吗?我知道那是怎么回事情,但是没有办法用语言去叙说祂。
我跟你举个例子:你吃了一块糖,我没有吃过糖,你是没有办法给没有吃过糖的人,去描述糖的滋味的,因为我没有这样的体验。自觉悟也是一样的,当你觉悟的瞬间,一切可以描述的和被描述的都熄灭了。那种不可言说、不可思议、当下清净不动的,你是没有办法用语言和思维去接触祂的。
“原本无我,也原本无你”,祂是人的自性的一念妄动。释迦牟尼佛举了个例子,就好像人的眼睛看到虚空,时间长久了之后,眼睛酸了,酸痛的眼睛产生了错觉,那个错觉就是世界,因为对错觉的辨认而有了辨认世界的自我,我与我所就这么形成的。
但是这是从理论上讲,释迦牟尼佛讲的是,舟行岸移,云驶月运。是云在运动,我们以为月亮在运动;舟在河里行驶,我们以为岸在移动。这个是实相,只有当那个船停止了之后,你才可以觉悟的;只有当那个云彩熄灭了之后,你才可能知道月亮是不动的。而这个知道,并不在你的逻辑思维当中,而在你心识的极其细腻的觉悟当中。觉悟,一定是体验的觉悟,而不是思维的理解。体验,在体验深处脱落了对体验的执迷的时候,那个在体验深处,能够观察体验的清醒,祂是无生的,祂是不动的,那个地方就是解脱了。
所以,这个你要去亲证祂,你的道路,就是将自己一切的获得和自己所有的好处、善处,全部布施给别人,这个是你的道路。你就按照这条道路去走,按照无我的布施心去走,一定能够解脱的,一定能够成正果的。
法师:…………
老师:您好!您的修行,要以念佛为主。念佛——阿弥陀佛,阿弥陀佛,每天去念佛为主。将您的思维和您心灵的专注力安住在佛号当中,念佛号的时候,频率不要太快,念一句是一句,念一句是一句。关键是要让您的心,柔软下来,放松下来,什么都不要去想,什么都不要去思考,什么都不要去体验,让您的心灵的一切的感受、觉受,全部安住在阿弥陀佛的一念佛号当中。念到最后,您的身心只有这一句“阿弥陀佛”的存在,您的身心内在的一切的感受和体验,都非常柔软、非常安静、非常舒适、非常祥和的时候,您就安住在这个祥和当中,跟阿弥陀佛的佛号在一起,这个就是你的成就。那么您在临终的时候,就一定可以看到自己身在阿弥陀佛的极乐世界当中。
您放心,您只要心灵一直保持这种清醒、柔软、轻松的状态,人世间的一切事情都不要去考虑它,人世间的一切体验,包括您的生活怎么样,不要去考虑它,就是专心一意地去念阿弥陀佛的佛号,阿弥陀佛就在您身边了。在您临终四大分解的时候,您的心,就会清楚地了知到,自己往生在极乐世界当中,您会在莲花当中往生的。
法师:老师您好!刚才我忘问一句了,就是我要闭关修行,我得多长时间呢?
老师:你现在还没有到闭关的程度,因为你现在心识当中的妄想杂念还是比较多的。你先去弘法,先去讲法。一年之后,当你内心的这些杂尘、自我的体验,消化了、融解了,然后你再去谈闭关的事。
闭关,是需要一个绝对安静的环境,跟社会整个隔绝的,如果你内心不清净,闭关的时候很容易招来魔境的。如果你通过一年的布施、讲法、行善功德,将内在的习气和自我的维护完全去除了,咱们不要说都能去除,去除百分之五十以上,你再闭关,才会有效果的。你在闭关的时候,因为你的心是干净的、纯净的、无我的,就会招来法界的护法,来看护你。如果你的内心是杂乱的、是妄念纷飞的,就会招来魔王,招来那些魔界里面的众生来干扰你的。
所以,真正地修行禅定,我并不鼓励人们一上来就修禅定,那个是很容易入魔的事情。我鼓励人们大量学法,大量弘法,积攒智慧,培育你的善心、无我的功德。当你的心离开自我的体验和执着,到一定程度的时候,然后再去禅定闭关,你一个月的修行的程度,可以比得上你一辈子的禅定的功夫。这就是释迦牟尼佛讲的,顺着圆通根修和不顺着圆通根修,一日的成就,抵得过外道一劫的成就。
所以,你还是要先去打基础,把自我身上的我执的习气,用那种无私的布施心和善心,把他们都净化干净、融化干净了之后,然后你再闭关的时候,你禅定的功夫就会日新月异的,每天都会不断增长。你就会体会到,虽然你的身体是在人世间,但是实际上你的心灵和你内在的觉性,在不断地从天界往更高层次的光明世界当中升华,在光明世界当中,脱离了光明世界的享乐和极乐的觉受,进入到法界的纯明圆满的、无生无灭的庄严当中去的过程。
修行最终都是在禅定当中完成的,但是禅定的基础一定不是打坐,禅定的基础一定是心灵对自我的放弃!好,谢谢。
法师:顶礼老师吉祥!我如何修行?今生能不能解脱?请老师开示。
老师:你的这个状态,就是过去世……你的生命的过去,有很长一段时间,在人世间属于位高权重的人,当官的人。那个也是因为你很早时期积累的功德福报,导致了的结果。你曾经的家人是非常虔诚修佛的人,在很久远以前,你也是一个佛教的护法。后来,当这种福报在天界也好,还是在人世间,享受完了之后,就会形成了在人世间的无明。但是你身上过去世累积的善根,善功德的根还在,种子还在,所以依旧会生根发芽的。
这一世我所看到的,你这一世的因果……,我先给你们说一下什么叫人生。人生就像是水面上浮起来的泡沫一样,它在这个地方升起了,在那个地方灭掉了。升起泡沫的这个本质的水,它并没有改变。这个水是什么呢?水就是我们内心的觉性。觉性脱离了身心的无明,那个就是我们所说的觉悟。觉悟需要几个条件,一个就是你累世修行的功德资粮,第二个就是你的智慧。智慧可以破除无明,功德资粮可以减轻你内心对于自我和世界的贪着,因为功德的特质是无我。
对于你来说,这个业,还是比较重的,所以他会体现在你身体的疾病上面,包括体现在你对法的理解上面。怎么办呢?大量学法。因为法,是觉悟者的语言,法是觉悟者智慧的流淌,你在大量学法、大量抄法的时候,就等于是借助十方三世诸佛菩萨的力量,在清洗你的累世无明,在消减你的累世业障。业障消减了就是智慧,无明消减了就是觉悟。对于你来说,只要你下苦功,这一生还是有希望的,这一辈子还是有希望,到最终能够去证得自己的智慧的觉悟。但是要下苦功!
你倒是有个好处,什么好处呢?你是一个比较认死理的人。你接受一个事物不容易,不是很快,过程当中也会很彷徨、很反复,会经常反思,会经常质疑。但是,一旦你要是通过质疑、通过反复论证,确信祂是对的,你就会义无反顾地走下去,你是这么一个人。
所以,把你的义无反顾,放到学法、抄法的过程当中去,好吧?在未来的这五六年时间之内,别的事情你都不要干,就是每天抄法、听法,然后将你的体会,将你的感受和经验告诉别人,用法来熏习你。你光听进去没有用的,你要讲出来,把佛法当成你的思维、当成你的体验讲出来。跟佛法融化在一起去,你才能够得到慧成就的。你的智慧一旦清洗了你的意识烦恼,你给别人讲法、弘法的善功德代替了你内心的无明贪欲,你自然而然会体会到,身心脱胎换骨的、内在有太阳升起的感觉,那个就是你开始成就的时候了。
我对于你还是很有信心的,不要左顾右盼,一会儿怕这个说,一会儿怕那个说,一会儿又怕别人说你学的不对,对与不对有佛经对照呢,那个不是别人说不对就不对的。只要你是确定了,这个人所讲的东西跟佛经无二,而且你自己又很受用的话,把你全部身心的专注力,全部放在这上面去,去天天学,天天听,天天抄写,然后不断地告诉别人,这个就是你的修行道路。
你再过几年,大概再有个三四年时间,只要你按照我说的这个方法去做,我保证你脱胎换骨,我保证你在人世间活着,你可以体会到那种内在光明的妙乐的圣境,自性的觉悟就会逐渐开展了。只要你体会过那一刹那自性觉性的妙乐,人世间的一切你都不会在意了。就像瞎眼的人,只要看到了一眼阳光,就永远不会再被黑暗所迷惑了。
法师:请老师开导一下如何能修行成就?
老师:我先跟你纠正个观念,成就是本身具足的,祂不需要成就的。佛是不可能成的,你知道吗?佛是你自性先天的样子,祂是不可能被成就的,祂是不可能被造就的,祂也是不可能被获得的。所谓的成就,就是一个不断地破除无明烦恼的过程,这个方向要对。
如何能成就呢?针对于你来说,第一个就是正知见。不要落到外道知见里面去,什么叫外道知见呢?有佛可以成,有道可以获得,有成就可以塑造,佛法僧三宝在心外不在心内,这叫外道成就。内在成就,指的是觉悟自性,就是你见证了心灵原始的面目,那个叫觉悟者,觉悟者称为佛。
所以,你刚才问我如何能成就?我想告诉你:离幻即觉。幻心熄灭,非幻不动,诸幻熄灭,觉心不动。在你身心烦恼、身语意三业都川流不息的刹那间,你能够觉察到身语意烦恼的那个觉察,那个了知,祂是寂然无声、无来无去的,那个就是你的成就。脱离一切烦恼、迷茫,那个是称为觉者。
那么如何去脱离他呢?观察自己。你的意识从此之后不要向外攀缘,你的意识,去观察你的心。我现在心里面感受是什么?我的心里面体验是什么?让你的心,变得越来越柔软;让你的心,变得越来越轻松。你的心灵太紧张了,你的心灵要么是紧张,要么是放逸,他不专注。怎么样的心灵是专注的呢?放弃!
你心灵里面的体验和感受,能够在你的体验和感受当中去舒缓、放松,放弃你的感受,放弃你的体验,放弃你的喜怒哀乐的习气的时候,你会发现你的意识,他们就跟你的感受联系不上了。你的意识和你的感受一旦要是发生了错位——比如我想到苹果的时候,我内心会有苹果的香味;我内心里面渴望吃饭的时候,我的意识就会反映出饭的形状来,这两者是紧密相续的。现在你要做的事情,就是不断地在你想起任何境界和感受的时候,在当下的感受当中,去放弃你的感受——我不要了,我不跟你走!我不吃这顿饭了,我不喝这个水了,我不跟随着感受和觉受去攀缘分析、追逐了,这个是修行止观的前提条件,就是放弃——止!停止!stop!我不再跟着我的感受走了。
你不再跟着你感受走的时候,你的思维还在转,但是你的感受却要放弃的时候,思维和感受就会出现断裂。出现断裂了之后,你会发现什么状态呢?就是我心底里面,我想喝这口水,我现在在我想喝这口水的体验和感受当中,我的意志、我的主观愿望,我放弃这杯水,我不想喝它了。你会发现,你想喝水的思维和概念,他们就会慢慢地变淡,而这个体验就会跟想喝水的概念发生了错位。当你的思维概念和你的体验发生错位的时候,你的心灵的觉知就会发现你心灵里面,想喝水的体验和意识,想喝水的概念,他们都不是你自己。这个时候,你就可以进入到了观照、内观觉察的境界当中来了。
对于你来说,心识不要向外攀缘,向你内在的体验和觉受深处去走。你现在要练习一个什么呢?放弃!放弃!在你的体验和感受当中,放弃你的体验和感受,不要跟着你的体验和感受走,你会发现你的思维会变慢,你的体验会变得舒缓,变得轻松。久而久之,在体验深处能够放弃体验的这个放弃,就会变成了心灵的清醒,而这个清醒就可以越来越大,时间越来越长,境界越来越圆满,这个就是觉照心。有了觉照心,你才可能依据觉照心,去勘破你的体验、习气、欲望,勘破你的记忆、逻辑、概念和意识。概念意识和习气欲望一旦被消散了,你就开始进入到心灵的光明当中去了,就开始进入到三摩地里面了。你可以体验到内心深处那些无穷无尽、由粗到细、无限深入的光明世界了,你就真正地入道了,那个就是你成就的开始。好吧?
一切成就皆依出离心而成就,一切解脱皆是建立在放弃基础之上的解脱。心灵放弃了执着贪迷的习气和体验,就等于离开了累世劫的错觉和妄想,心灵原本的清醒觉性,就会在你身心深处展现出来的,那个就是你的成就。
这个具体需要多长时间呢?这个是需要你自己的精进程度。你的性格里面有非常犹豫的一面,就是太软弱、太犹豫了,这个对于修行是不利的。你要学会割舍,你要学习诸佛如来那种勇猛,你要面对自己的体验和感受,胆怯的时候,犹豫的时候,你要勇敢地面对他们。你要相信,诸佛就在你的身边,一定要对佛菩萨有决定的信心,不要被你人性的犹豫和胆怯所欺骗了。不要去维护自己,你所能维护的只能是真理,只能是释迦牟尼佛教法的标准,而不是自我的感受和体验,这些都是勾引我们轮回的魔鬼。
我们只是那身心深处不挂身心的清醒而已,我们不是身心深处蒙蔽了清醒的思想、意识、感受和觉受。我们并不是身语意三业,我们原本的自己,没有身体,没有思维,没有意识,也没有情感;没有欲望,也没有执着;没有体验,也没有觉知。我们只是在身语意三业、觉知意识当中,能够明了身语意三业而无取无舍,明了身心灵的烦恼、意识、情绪、分别的这个明了而无生无灭。那个无取无舍的清净、无生无灭的当下,那是我们自己。
所以,你要想达到这一步,就必须要踏踏实实地、脚踏实地地往那个方向去走。你性格里面的这个犹豫,这种思虑,你一定要用自己对于佛法的虔诚心去面对他们。我只要佛法,我只要真理,别的我什么都不要,包括我的生命也可以不要,要有这样的信心和决心,你一定会有成就的。
法师:感恩老师,顶礼老师!我想问我怎么样才可以开智慧?怎么样才可以真正地了脱?请老师开示。
老师:真正的解脱,在于人的心灵的体验深处。解脱不在思维当中,解脱也不在你的感受当中,解脱在你感受深处、体验深处的觉受当中。我现在跟你说话的时候,我能够观到你的心灵深处有那么一丝的光明。这一丝的光明,是你在念佛的时候,在念经的时候,在禅修的时候的那一念清净。这一念清净的基础是什么呢?是放弃。你在禅修的时候,打坐的时候,或念经的时候,你的意识和你的心,是放弃人世间的。放弃人世间和放弃自我的体验,那一丝的柔软和清净,就是你身心中的光。
我这么讲的时候,你自己去体验,你自己去感受一下。你身心深处有百分之一的地方,祂是忽隐忽现的,祂带给你的觉受,一定是非常轻松的,一定是非常柔软的,一定是很愉悦的。祂是脱离你的意识、超越你的意识和你的情感的一种——明了。你似乎在那一瞬间什么都知道,你知道自己在思考问题,知道自己在想事情,知道自己的情感在泛滥,祂是知道你情感和意识,知道你身心感受和体验的那个知道。这个知道,祂虽然在你身心当中占据的程度只有百分之一,但是祂毕竟是独立于你身心存在的那一丝光明。
你的修行,就是要抓住这个地方。将这个地方不断地扩大,让祂成为你生命的主体。你的修行在我来看还算不错的,最起码在你的心灵当中,没有对人世间、对这个世界太多的渴望和贪恋,你的心灵还是更愿意回避人世间,回避外在的这些名相,去寻找内在的寂静、轻柔的这么一种觉受。抓住!抓住你内心深处那一闪而过的明了的轻柔,抓住你内心深处那个轻柔的明了,那个地方是你成道的资粮,那个地方就是法界,那个地方是通往法界的桥梁。
讲更多的没有用处的,对于你来说,你是可以去禅修的人。我建议你每天去打坐,去禅修,不要打很长时间。你要是跟着我学打坐的话,第一次不要坐很长时间,你刚开始就坐上一刻钟、半个小时就够了。我要求你达到什么样的状态呢?——知道自己在打坐。就是你上座了之后,你的心知道自己在打坐,守住你知道打坐的这个清醒,守住这个知道,就够了。什么都不要去想,什么都不要在意。你的妄想,让他去妄想;体验,让他去体验;感受,让他去感受;身体酸痛,让他去酸痛。你只是知道——我知道我在打坐,就可以了。
把你的心安住在这个知道当中,久而久之,你就会发现,这个知道,祂会越来越澄清,越来越寂静,越来越广袤。到最后,就会超越于你打坐的这个身体,超越于你的妄想意识,超越于你的体验和感受,祂就会独立于你的身心而存在的寂照圆觉的一种境界。这个就是你的轻柔的明了,在逐渐成长了。这种修法是属于禅那的修法,禅那,是无挂身心的当下。
我讲的这段法,对于你来说理解起来有困难,所以我就不跟你讲那么多道理了。找到你身心柔软的明了,明了的柔软,祂虽然在你身心只有百分之一,但是你有。你有我就能看到祂,我能看到祂,我就可以知道如何让你去培育祂。你的绝大部分时间要用在禅定当中去,把你的意识的注意力和你的心的注意力放在你心灵背后,你的意识不是在前面吗?你的心灵愿望也是在你的身前吗?把你的心灵的愿望朝向心的里面,朝向心灵的里面去寻找心灵里面的那个清醒的了知。那个地方一定是很轻松、很柔软的,就找到这个柔软的轻松,找到这个明了的清醒,那个就是你修行的道路。
学生:感恩老师,顶礼老师!好好地跟着师父修行。
老师:没问题,你师父是属于福德资粮很深厚的人。福德资粮很深厚,而且智慧也……智慧是跟着人的慈悲心走的。一个修行的人,慈悲心有多大,她的智慧的量就有多深邃。你师父的心地和福德资粮是可以足够一世解脱的人。她是值得你去供养,值得你追随的导师。没问题的,你就依止法师去修行,今生一定可以获得成就的。
学生:我有一个问题想问老师,我那个习气很重,以后怎样去改?
老师:最快的道路——抄法!抄法!抄法听法,每天浸泡在法中。不论你听进去没有,每天戴着耳机去听,你的意识没有听到,你的心识会听到。法是最快地清洗你习气的方法。
第二个,就是每天抽出半个小时去禅修打坐。你的打坐方法是什么样的方法呢?打坐的时候,你的心就是你的心灵体验和感受,将你的心灵的感受专注在眼睛上面,心住眼,眼住空,眼睛朝向你面前的虚空,心、眼、虚空合为一体,心灵的感受通过你的眼睛跟虚空合在一体。虚空是无生的,无来无去的,那么一切你的思维、意识、记忆、概念、情绪,包括你的感受,他们有来有去,你就不要去管这些有来有去的了。你的心安住在虚空当中,你的心和眼安住在虚空当中,一切生灭来去的这些妄想和习气,他们就会慢慢淡化了。这个就是心住眼,眼住空。
学生:顶礼老师!请老师开示我怎样去跟随师父修行解脱?
老师:把你的师父当成观世音的化身,把你的师父当成文殊菩萨、大势至菩萨的化身。视你的上师为真理,去恭敬她的一言一行。你属于那种智慧不是很足的人,所以你需要有智慧的人去指引你、引导你,给予你戒律。你适合修律宗,你适合通过戒律往上修,你不适合通过学法往上修。因为学法是需要累世的资粮,开启智慧的人可以跟法相印。但是你是另外一条道路,你适合戒律往上修,你要做一个持戒非常严格的人,持戒严谨。做一个将你的身心灵供养给你上师,视你上师为大菩萨、为佛的这么一个修行者,你的境界和证量就会往上走,好吧?你整个修行过程当中,就修行那一颗虔诚心。
学生:顶礼老师!我也是法师的弟子之一。我感觉自己的定慧不是很足,请老师指导一下我的修行的缺陷?
老师:说实在话,师父跟弟子确实是有本质的差别的。这位法师,我一见,知道确实是福德资粮很具足,她只是需要智慧和更进一步心灵的开启。但是你们作为她的弟子来说,你们累世劫的修行和福德资粮确实是不如人家的,那么你们跟着法师修行,这个是你们累世的福报。我这个不是在为她说话,我说的是实在话,如果法师今天是不具备一世解脱的这么一个人,我会明确告诉你们的。为什么呢?我不能够去断送你们的未来。为了照顾一个人的情绪,照顾一个人的颜面,而断送了这么多人的慧命,不会的,我绝对不会的。我宁可得罪所有的人世间有权威的人,我也不会去泯灭我的良知,将真理的标准去开玩笑。
因为我今天说的话,可能会导致你生命的未来,导致你生命亿万劫的轮回,也可能会导致你在未来很快能够解脱成佛。所以我宁可得罪人,我不会去得罪神灵,知道吗?我今天对于法师的这种评价,很客观、很真实。这个人是一个具有大慈悲心,具有大智慧的,将来可以有很大成就的一个修行的人。作为你们弟子众,应该将她视为在世的菩萨、在世的佛一样,去顶礼、恭敬、膜拜、虔诚。这个就是你们修行的道路。
学生:老师,我的修行还有什么缺陷?请老师指导一下。
老师:缺陷太多了,我没法说。第一个,学法不深入,你的思维太散乱;第二个,习气太深重。你内在的对于自我的贪嗔痴的执着,根很深的。你现在只是表面上把他约束住了,但他的根还是很深的。所以,你以后要修行的就是一颗布施心。刚才你前面那个师姐,她要修行的是一个虔诚心。她越虔诚,她的觉性就越纯粹;而你越布施,越能宽容别人,你的习气就会越淡化。习气,一定是建立在自我体验之上的,有自我的感受,对自我感受的执着,才会形成习气,对吧?
换句话说,你的自我就是你的习气、欲望的积累。习气欲望,一定是建立在获得基础之上——就是我想得到什么东西,我想维护什么东西,我想去感受和执着什么东西,才会有习气。所以,你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布施、施舍、放弃。我内心里面,我渴望的、贪婪的、执迷的,我想要维护的东西,我慢慢地去放弃它,慢慢地可以去舍弃它,直至可以没有它,你会发现你的习气就会像冰雪一样融化了,你内心那个清醒的觉知就会像太阳一样升起了。那个时候你再学法,就一下可以学进去了,你就可以真正地跟法相融了。你现在修行的就是一颗布施心,将自己的东西能够布施出去。
菩萨是什么意思呢?菩萨是智慧的意思,以智慧来宣讲究竟法义的称为菩萨。那么菩萨还有另外几种特质,其中一个特质就是无畏。因为祂内心是光明的,没有一切疑虑,所以祂是无畏的。这个无畏在人世间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?能舍弃自己的一切,这个是菩萨,明白吗?你要去修这么一颗无畏布施的心,这个是你修行的道路。
学生:阿弥陀佛,老师您好!请老师给我点评一下,怎么能以后有把握去解脱?
老师:您身上携带的这些福报和资粮,还不错,因为跟您过去的修行还是有关系的。原本以您的资粮,您是适合修我这一门的,我这一门是以智慧见长,是以智慧来解开生死的。我这一门是三摩地修行,在有的宗教里面讲的是大幻观,三摩地。您原本是适合我这一门修行的,您过去世带来的资粮,您看不到,您也意识不到,您也感受不到,但是我能够看得到。但是现在因为时间不够了,您现在要去跟我修的话,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抄法,我怕您的身体承受不了。
怎么办呢?现在有一个比较稳妥的办法——您还是去修净土,去念阿弥陀佛。去以您内心深处最深切的、最纯洁的信仰,让您内心深处最虔诚的信仰去念阿弥陀佛。久而久之,您念佛的时候,您就去观想您跟阿弥陀佛是同体的。阿弥陀佛就是您的心,阿弥陀佛就是您念阿弥陀佛背后那个虔诚。让您内心深处这个纯净的虔诚心跟佛的心融合在一起,这个就是您将来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保障,所以,不要担心自己的去处。
平常我的法你也要听,然后念佛的时候,用你心灵和生命深处那个至真、至纯的虔诚心去念佛,并且用你的心去观想佛和你的佛号是一体的。就是我念阿弥陀佛的时候,我念阿弥陀佛的这个虔诚心,就是阿弥陀佛的心,就是阿弥陀佛的觉悟、智慧,要跟祂合在一起,这个是观想法。这对于你将来的往生,心识的往生、投胎,是能起到决定性作用的,好吧,去念佛。
学生:老师您好!想问一下老师,我学法很少,抄《梦》什么的都很少。因为在厨房有很多事,都没有时间去学这些,听得多一点,抄就没有抄。想请老师指教一下。
老师:你不能不付出就想获得,这个不对。既然你没有时间去抄,那么你就每天去听录音也可以嘛。去听我的讲法录音也可以起到清洗你身心、清洗你灵魂的作用,好吧?但是你要想真正地修行,真正地了脱生死,抄法是一定的,必须的,哪怕你每天只抄一百个字都可以。你必须得要去抄的,好不好?抄法可以清洗你的无明业障。我们的身体脏了,一周你还要洗一次澡吧,对不对?你的灵魂都已经轮回了亿万劫了,身上充满了污垢,而我讲的法就好像是法界里面的甘露一样,可以清洗你灵魂的,可以滋养你心灵的。你可以抽出来一个小时去洗澡,我就不相信你每天抽不出来一个小时去听法,这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情了。除非是你自己不愿意去学,不想解脱。想解脱的人一定会把法当成自己生命的全部的,你知道吗?
听法的时候,就是在给你的心灵洗澡,就是在给你的灵魂洗澡,就是在给你的心灵滋养养分,就是在给你无明的黑暗世界当中打入光明,那是极其重要的。因为我这一门就是三摩地修行,就是慧成就,就是智慧成就的,基础就是学法、学法、学法,海量学法。法可以清洗你,法可以塑造你,法可以唤醒你,法可以成就你,而且你在学法的时候,真的是有十方三世无量的金刚菩萨护法,在你身边围绕着你的,那都是很殊胜、很庄严的,所以一定要生起来信心,好吧?哪怕你每天只听十分钟也可以,但是一定要去听;每天抄一百个字也可以,每天一定要抄。积少成多,你会有变化的。
法师:老师您好,我现在想问老师一个问题,不知道怎么样说。我出家了,有个很遗憾的问题,我从小就很怕这些鬼道的众生,包括现在也是一样的。有时候晚上走夜路,或者一个人住一个地方,虽然表面上安慰别人说:“不怕不怕,其实没有鬼,没有什么。”其实心里面一瞬间就感觉到有鬼。不知道是冤亲债主找上我呢,还是我怕他们,还是怎么回事?请老师给我一个回答,阿弥陀佛!
老师:哈哈哈哈……实际上,你刚才就算是不说,我也会问你的。因为你这一世带来的因缘,确确实实是跟鬼道的因缘很深的,在你眉宇之间能展现出来。如果你要不是出家僧人,你的寿命不长的,你知道吗?如果你不是出家僧人,你可能早就被这些人带走了。就是因为你出家了,你在寺院里面有龙天护法,在看护着你,他们进不了寺院,他们近不了你的身,但是他们依旧会在另外空间里面,随着过去世的愿望和业力来干扰你。
这种情况,我有一个非常好的办法可以让你断除他们。什么办法呢?当你一个人独处的时候,当你一个人走夜路的时候,当你感受到这些鬼怪众生,他们过来干扰你的时候,敞开你的心灵,去拥抱他,敞开你的心灵,去拥抱这些鬼众。他们如果想来伤害你,想要吃你,想要伤害你,让他们来。你把你自己的身心灵,全部施舍给他们。
你要知道,你的心就是佛的心,你知道吗?你要坚信这一点,你要明确这一点。我从道理上,前面讲了两个小时,就是要告诉你们这一点。我们的心就是佛的心,只是被自我的无明和对自我的执着,挡住了诸佛的智慧和光明。佛的特质,一个觉者的特质是什么呢?是无我,是对众生无限、无条件的慈悲。更何况是这些鬼众呢?他们过来干扰你,为什么?因为你过去世欠过他们的,所以他们现在想要干扰你,你要用你的身心灵去回馈他们。你去用你的身心灵去回馈他们的那一瞬间,他们会被跟着你的这些佛菩萨度化掉的。
我给你讲的这个,对于一个人做起来非常困难。因为我确实看到,他们可能干扰你的时间非常长了。因为你过去世欠的,你过去干过什么,我也比你要清楚很多。但是,你要知道,你是个佛弟子。什么叫佛弟子?慈悲为怀,你知道吗?你欠过别人的东西,你要用什么东西去还呢?用你的慈悲心去偿还他。
当然还有一个方便的方法,我写的一本书——《梦》,你平常随身带着。无论你在任何时候,你随身带着,你睡觉的时候把《梦》放在你的枕头下面,也可以起到作用,他们会远离你。但是那个不是根本的方法,你知道吗?那个只是一个可以暂时帮助你的方法,最根本的方法是你的内心深处要去接纳他们,内心深处愿意去牺牲自己,去供养他们,这个是一个根本的方法。
我再跟你讲个故事,这个是我本人亲身经历的故事。
在我修行,2015年时刚进入到三摩地的时候,有一天晚上打完坐了之后,我就睡觉,睡得比较深。比较深的时候,在梦境里面,非常清晰,我和另外几个人在一个火葬场里面。哎呀,在火葬场里面好像有很多人来追我,最后我就跟他们走散了,然后就被几个很凶恶的人围住了,大概有四五个吧。他们拿着刀,过来要杀我。当时我看跑不掉了,在梦里面,当时人很清醒的,我说既然我欠你们的,那么就在这个地方还了吧。我说我绝对不会怨恨你们,无论你们怎么对待我,即使把我截肢了,把我剥皮了,把我凌迟了,把我眼睛挖掉了,我绝对不会嗔恨你们,不会报复你们,绝对不会去仇恨你们,你们尽管过来伤害我吧。
哎,他们就来了。他们用刀捅我的时候,捅我的脖子,捅我的脸呀,那个刀,你看那个明晃晃的钢刀,接近我的身体,它就变成纸片了。他们只是非常愤怒地在宣泄着他们的仇恨,但是他们却根本伤害不到我,为什么呢?因为在那一刻我的心里面是没有恨的,是没有恨也没有恐惧的。因为我将我自己的生命完全地给他们了,完全施舍出去了。
这样,他们围绕着我大概三、四圈,捅了我几分钟之后,发现对我没有任何损伤,他们在惊讶的时候,这时候在梦里面,虚空当中,你看那个虚空什么都没有吧,突然间那个虚空就像帘子一样拉开了,中间出现一个光明的世界,然后从那个世界里面出现了很多的菩萨、佛啊。然后那个光明就普照了整个的这个空间,那些生命就在这个光中消融掉了。他们就被从法界里面降下来的那些圣贤的光,给解除了苦患,普度了他们到极乐圣土去。那个法界的光明不是别人,那是我在梦里面生出来的无我的慈悲心。所以,我也希望你能达到这一点,这个是我亲身体验过的东西,我绝对不会妄语的。
学生:老师,我就是师父这里的义工,我想请老师指点一下,我们该怎么样护好法?
老师:我对你们的要求就是一句话——做一个信神的人,做一个信佛的人。佛陀的弟子都是神灵,把自己当成人世间的神灵一样去要求自己。做一个清白的、干净的、公正的、慈悲的人,这个是神的标准,好吧?只有神能够弘法,人类是弘不了的,明白吗?只有你内心里面是一个无私纯净的,为了真理可以尽形寿不悔改的,这么一个虔诚的修行者,你才可以弘法。真正的弘法不是你们去告诉别人,而是你们的言传身教。是你们的一举一动、一言一行,能给别人带来灵魂的震撼和吸引,那个是真正的弘法。
做一个人世间的神灵,做一个清白的人,做一个干净的人,做一个有信仰的人,我确确实实告诉你们,诸佛菩萨没有一刻离开过你们,随时都在你们身边,加持着你们,看护着你们,保佑着你们。
学生:我母亲今年87岁了,前几年身体不太好,去年在我的劝说下,她背您的《梦》,背过了。今年从五月份以后身体不太好,又忘了。
老师:忘了之后那就听录音吧,听我的录音也是一样的道理。我讲的这个法不是让人身体好的,就包括我自己身体不好了之后,我还要吃中药调理呢,去扎针啊,去针灸、艾灸呢,更不要说你们了。所以,我这个法不治病的,但是我这个法在过程当中确确实实……因为我留下了很多不同的观想方法和一些修行禅定的方法,有些方法确实可以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,但是我并不推崇这个东西。我讲法的目的只针对人的灵魂,我只谈生和死,我只解决生和死的问题。
像你母亲这种情况,她的身体好与坏,那是她自己的因果和业。让她把她心灵的注意力放在我讲法的声音当中去,把我讲法的声音当成她的意识。然后让她的心尽量地能够放松,尽量能够柔软。她的心能柔软到什么程度,放松到什么程度,我的力量就可以进入到她的灵魂深处去,进入到她的心灵深处去。这样,她在临终的时候,她就可以跟随着我觉性的光明上升到极乐世界去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