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7 年4月新浪微博

 

2017年4月1日 13:15

上师,只是身心中,那永恒的宁静。

 

2017年4月2日 08:22

问:何为世间法?何为出世间法?

 

答:心缘六根,贪恋六尘,幻现六识,根尘相对,心识取舍,取舍生六道轮回,爱染现三界世界。

故佛说: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。无明乃为父,贪爱名为母。

 

心,被无明所迷,被贪爱牵引,尘引无明,妄想轮回,名世间法。

 

犹如我们很珍爱身上所穿的衣服,喜爱到了极致,心对美丽衣服的渴望,久而久之形成了对衣服的贪婪。

贪婪衣服的心,浸染了心灵深处,心灵将衣服当作了自己,甚至于当衣服有所破损,有所染污,心灵就会痛苦就会煎熬。

 

当一件衣服破损后,心灵将要更换另外一件衣服时,心灵就会极度恐惧,因为将衣服当作了自己。

对衣服的眷恋,本质是心灵对自我的维护,当衣服脱掉时,心灵中自我的失去,就是心灵经历的一次次死亡体验。

 

心灵替换服装的次数太多了,每小时就会替换一次,心灵在服装的频繁更换中,对服装的爱恨情仇、认知体验,已经彻底地蒙蔽了穿衣服的本心,心在衣服的觉受认知中,被层层衣服体验与认知,塑造成了迷茫流浪的混沌,这就是神识,我们的灵魂。

 

灵魂脱去肉体这件衣服时,心灵对衣服的贪爱,会形成本能的恐惧,恐惧心必定要抓取外界,为恐惧披上平复觉受的条件。

 

抓取就是因果轮回,外界条件就是因缘和合,心灵就在灵魂经历的一次次、无休止的生死轮回中,沉沉地睡在灵魂所体验的希望与恐惧编织的梦境中,无始劫来无有出期。

 

灵魂遗忘了,自己原本是心灵投射的错觉,心灵被灵魂,掩盖在觉受的梦境之中。

灵魂一次次地轮回,肉体一次次地更替,生死无休止地相续。

死去的,仅仅是心灵对自我觉受的错觉,死去的,仅仅是心灵对衣服深刻的体验觉受。

 

能穿衣服的心灵本体,却从未有过生死,生死仅仅是,心识妄想塑造的灵魂,是灵魂的贪爱觉受,在心灵上演的一幕幕戏剧。

我们听闻佛法,信受佛知见,知道了肉体这件衣服并非是我们自己,正如佛说,众生生死轮回的根本,在于心灵对六根的贪爱。

 

佛说:慎勿信汝意,汝意不可信。意识尚且并非你自己,何况其余的眼、耳、鼻、舌、身等体验?

 

若行者内守本心,淡化心灵对六根攀缘,清净六根内在体验,体验淡化了,觉受也就淡化了。

觉受淡化了,觉受对心识的凝固,也就融化了,心识不再被觉受凝固成体验,体验熄灭了,觉受熄灭了,心识取舍也就熄灭了。

灵魂的主体,那个所知所觉的自我,也就融化在升起能知能觉,却离知离觉的本然心体,大空明广袤中。

 

六尘熄灭了,六识也就熄灭了,六识熄灭,灵魂融化了,心识也就熄灭了。

心体本然中,觉性离幻,空中无色,明性离惑,六道生死,三界轮回也就熄灭了。

 

心离取舍,内观自在,心离分别,心本清净,清净无生,湛然无灭,圆满解脱,是为出世间法。

心向外求,是名世间法,心向内走,是名出世间。

 

2017年4月5日 07:49

意识,是由意与识构成的。

意,是心灵对六根的取舍分别;识,是建立于意分别,而概念聚合的记忆与思维。

 

当人临终时,肉体功能衰败,意根无法维持对肉体六根的持续取舍。

记忆丧失,意识陷入迷乱,与意识相连的心识觉受,被意识繁杂的习气蒙蔽扰乱,陷入涣散昏沉。

就好像装了檀香的罐子,檀香(意识)被取出后,香味依旧充满罐子(心识),香味(习气)是心识沾染了六根的习气。

 

昏沉的心识,无法安住觉性本然的晴明,犹如晴空幻取倒影,因倒影有虚空存在,因存在而有相续,因相续而有过去未来。

 

无限与刹那相对,生灭与永恒相对,轮回与涅槃相对,空与有相对,生与死相对,得与失相对。

舟行岸移,云驶月运,幻心被意识残存体验牵引,体验牵引心识深处的觉受,心取妄想就是轮回。

 

你虽然没有面临死亡,但是你一定生过重病,大病之中,你虽然意识清醒,却无力左右自己的语言、身体以及思维。

 

你大脑中只有微弱的意识,意识到自己生病了,心灵却失去了对未来计划的愿望,以及对过去回忆的追悔。

 

此刻,意,就失去了识的绑架,恢复了意本来的性质,意,是心灵觉知对存在体验的确认。

意,仅仅是心灵对存在的认定。

 

当病人陷入昏沉,或者临终时,你会觉醒,支持意保持清醒的,绝对不是渊博的知识,或者严密高深的逻辑思维。

支持意保持清醒明晰朗照的,是心灵深处的清净淡然,是心灵安宁的淡泊平静。

而支持心灵清净安然的,绝非是高大上的信仰,绝非是轰轰烈烈的行动,而是质朴无华的心灵对自我的舍弃。

 

在死亡的严酷检验中,唯有无私、清白、公正、宽恕、奉献,离利益取舍,离自我保护,离爱恨情仇的释然。

无所挂碍之心,在检验心识的习气因果栅栏中,无染觉性可以顺利地通过死亡的筛选。

 

犹如虚空通过纱窗一样,纱窗是虚空的倒影,虚空是觉性的移位,觉性被倒影迷惑,局限在虚空存在体验中。

 

心灵对存在的体验分别,就是三界生死。

 

在倒影中,解脱倒影,无所保留,无所畏惧,接纳一切,无取无舍的清醒,

就是无所生,亦无所灭的虚空与倒影的本来性质,离生灭就离过去未来,虚空与纱窗如梦苏醒。

过去未来,十方三世,即是当下,了无牵挂,无拘无束,自在圆满,灿烂无限,圆明十方。

 

死亡,就是你解脱的时刻,这就是中阴成就。

 

2017年4月6日 08:41

问:何为奢摩他?何为三摩地?何为禅那?

 

答:止观,称为奢摩他,何为止观?

 

你在看文章,对吧?在你眼睛、思维、意识看文章的同时,你的内心是否能“意识”到,自己在看文章?

 

一定能!就好像在我们平时沉醉于某种场合、某种体验、某种气氛、某种思绪、某种感受之时,心灵深处会“本能”地觉察到,这个自我在体验,这个自我在思维,这个自我在感受,自我在做着某些事情。

 

能意识到,能觉察到身心意识自我的,就绝对不是此刻被外界环境所牵引的,身语意相续构成的自我觉受。

 

这个身心深处,能够意识到自我在看文章的,这个清醒明确的反省、内察、反思、检验,与身语意一体,却可以觉察身语意的观察,就是止观。

 

加强心灵深处,对自我的反省与警觉,持续安详地保持在这种晴明、觉醒的观察中,就是奢摩他。

 

三摩地,称为幻观,基础是正知见,核心是思维修,需要大量海量地不间断学法。

以佛知见替代所知障,以严苛的信仰,纯净心灵贪欲,融化我执,破除烦恼障。

佛知见取代所知障,则明了宇宙缘起性空,世界自心现量,诸法唯心,法法性空,空不可得,即圆满。

 

过去心不可得,未来心不可得,现在心不可得,应无所住而生其心,心心清净,诸心皆为觉心,烦恼即菩提。

 

心灵深信佛知见,则建立在累世妄想知见上,被错觉凝固的心灵觉受体验,将会松动,分解,融化,消散,熄灭。

心灵对如来绝对的崇拜,对佛法无上虔诚的顶礼膜拜,树立起灵魂中纯净无杂的信仰。

信仰的纯净神圣,就会像明镜般,映照出你的身心中,每一念私心杂念,以及每一丝贪婪觉受。

决绝坚固的信仰,净化心灵纯净度,在每一个妄念升起时,每一丝体验波动时,纯净心能够清醒地觉照出他们的生灭来去。

 

安详坦然,柔软专注地,安住在心灵无杂的,凝定纯明的专注力中,专注的凝定祥和中,任由念头与觉受,自然升起自然滑落。

专注心中的明澈清醒,安详凝定,不随念头觉受波动来去,不被身心内外境界牵引浸染,念头觉受,犹如飞鸟凌空,不留痕迹。

 

久而久之,身心中清净柔软,安详的专注力,越来越充满身心,专注心中,却本来没有观察者,专注心本身就成为了错觉。

身心自我,世界宇宙,犹如一念错觉,错觉熄灭,正觉原本无生,无生即周遍,周遍即圆满,圆满即无碍,无碍即随顺。

 

随顺即方便,故而佛说,何为究竟法?方便为究竟也!何为第一义?无常生灭即第一义!何以故?诸法不可得故!

 

以佛知见同化身心,以究竟真理作为信仰,以纯净信仰清洗心灵,以严苛信仰作为灵魂食粮,证法我性空,是三摩地。

 

禅那,称为空观,身心虚静,心不着名相,寂静任运,于身心自我中,觉察不被身心自我所带动的,明了清醒。

 

清醒明澈的,身心明了中,本无明了者,身心与明了皆是错愕;自我虚境体验中,原本没有承受者,自我与虚境本是空华。

 

在大脑意识思维中,不受意识所分辨割裂的一体,是禅那。

在情绪欲望感受中,不被觉受所体验浸染的纯粹,是禅那。

 

禅那是本然无有造作,在生灭造作中,如如不动。

禅那是纯然无所雕琢,在缘起缘灭中,随缘不变。

 

应无所住而生其心,心心无挂,烦恼皆是菩提,轮回本即涅槃,生死原本佛性。

随缘不变,不变随缘,未曾束缚,当下解脱是禅那。

 

2017年4月8日 15:08

意识,只有分辨的功能,却没有体验的能力,所以意识不会感受疼痛,无法感受幸福与悲伤。

 

体验悲伤或者幸福的,是心灵觉受,觉受本身可以脱落思维而独立存在,犹如婴儿吃完奶就会微笑,微笑的幸福体验,并没有经过思维概念的分别,只是意识对肉体的本能条件反射。

 

当一个人的情感,遭遇重大的打击,心灵承受不了痛苦的觉受,意识就会本能地选择遗忘。

 

在心理学上,将这种现象,称为选择性遗忘,是人类精神中自我保护机制而形成的反射本能。

 

若心灵经历的痛苦体验、恐惧经验多了,心灵会在一次次的自我保护反射中,将心灵体验的觉受能力,降到最低,心灵从而变得僵硬、冷酷、阴暗,此种心灵觉受,会左右意识形成负面的思维,积累消极的概念,这些概念又形成了新的记忆与意识分别的相续,形成新的思维模式,这种模式形成时间长久了,会凝固心灵感受深处的觉受体验,形成人类的性格、人格,以及品行。

 

心灵觉知深处,那先天纯真无染的觉性,就被心灵觉受,前业聚合的境界,包裹凝聚成为了感受现实世界的自我,或者说,世界名相,是心灵自我的投射,一切众生,皆以自身业力所现世界。

 

意识感受不到痛苦,却可以分析痛苦,意识体验不到幸福,却可以推理幸福。

 

比如说,你丢失了钱,心里很难过,难过是内心体验,你去分析这种心理体验,看看难过到底是因何而起,原来是因为钱的数目决定了难过的程度,如果你丢失了一块钱,你绝对不会难过,也就是说,难过的体验,是因为意识分别的概念而起,体验却推动意识加重了对难过体验的认同概念,我丢了一年的工资,没法活下去了,理所应当难过。

 

意识给予难过体验合适合理的理由,否则,难过的体验就没有持续的合理性。

 

没有合适理由的难过体验,心灵就不会被体验欺骗,比如你意识到,仅仅丢失了一块钱,那么心灵对痛苦的觉受,绝不会如丢失一年工资一样痛苦,假如,你丢了一块钱,内心的痛苦却如同丢失了一年工资,你的意识一定会警觉:我是不是有精神病啊!为了一块钱,要死去活来的。

 

你的意识为何会警觉?

 

意识本身只有分辨能力,没有感受能力,何来警觉的觉受?

其实,警觉的,是心灵觉知,是觉知明了,心灵觉受体验与意识概念脱节了,体验与概念相续中,条件不配套的时候,心灵觉知就会在觉受体验与意识概念编织的世界中,偶然清醒地展现出,心灵觉知的清净观照,这就是修行的入口,在心灵觉受与意识相续的轮回交织中,觉察到心灵深处的,清净观察身心自我的觉知。

 

其实,如果你能够将生死、顺逆境界,都意识分析成为那丢失的一块钱,你就会在心灵深处,遭遇各种境界时,体验那丢失钱财或者获得钱财后,心灵泛起幸福或者痛苦的感受,就会经常性地警觉,心灵中这些不符合常理的感受体验,进而熄灭感受的错觉,净化感受体验深处的觉受。

 

事实上,我们所有人的一生命运,相对于我们的生命而言,真真切切,就是那无足轻重的一块钱。

 

心灵对这一块钱的执迷,却导致了生命永远的轮回,我们必须要理性认识到,人生真的只是一块钱,心灵不需要对自我的一生,过于执迷过于看重,当心灵不再看重自我,就会从现实生活中的诸种烦恼局限境界中,复苏生命本然的平静、祥和、安宁的清醒。

 

觉知,面向觉受,被觉受牵引的觉知,体现出色、声、香、味、触、法,就是三界生死轮回。

觉知,清净觉受,在意识与觉受相续形成的心灵感受境界中,无取无舍,寂静观察,就是禅修。

觉知,在清醒清净的内在身心观察中,熄灭了所观察的概念记忆,脱落了观察的觉受体验。

觉知,在心灵觉受体验脱落后,连带着意识分别、记忆概念一起脱落,觉知失去了所觉的对境。

觉知,失去了固化觉知的觉受与概念体验,觉知犹如失去了温度的冰块,融化粉碎在当下。

 

不受觉知局限的,就是普照十方、圆明三世的觉性,比一万亿个太阳同时升起的光芒,还要明亮。

不受觉受污染的,就是清净自由,无生无挂的庄严,虚空在觉性中犹如沧海中升起的一粒气泡。

不受心灵制约的,是伴随我们生生世世的心灵,却未曾被心灵改变,未曾生灭来去的湛然圆满。

 

这就是法界,心体原本的样子,法界超越心灵,超越虚空的存在,却与心灵一体。

法界,以心灵呈现,却不受心灵的制约,心灵感受不到觉性,觉性却在心灵每一念的感受中,如如不动,无生无灭。

 

心灵在其中生成,在其中融化,在其中轮回,从未离开法界觉性。

法界觉性,在心灵生成、轮回、升华、堕落、融化中,未曾生灭来去。

 

2017年4月9日 16:00

问:觉性是何种体验?

 

答:觉性类似于水中的氧气,我们的身心意识类似于海水,觉性犹如氧气中的清醒,渗透在每一粒水珠之中,却不被水珠所改变。

 

水珠以及海浪都是氧气的体现,体现本身却无法触及氧气,氧气随着每一滴水珠,呈现出不同的形态,所有不同形态的水珠中,氧气的本质却是统一的,不可分割的整体,我们人类认知的虚空世界,时空宇宙,在觉性的广袤无际中,犹如太空中一粒微尘。

 

觉性类似于光芒中的明性,不论光芒的形态差异多么大,无论是太阳光,月光,蜡烛光,篝火,还是手电筒的光,明性随着光芒形态展现,光芒中的明性,是不会因为形态的不同,而增加或减少了驱散黑暗的性质。

 

明性随一切光芒而展现,却不会因为光芒形态的差异,而局限了明性的永恒。

明性比太阳更明亮,却脱落了明亮的形态,所有一切不同形态的光,在明性灿烂中,皆如黑暗的污点。

即使光芒熄灭了,在绝对的黑暗中,明性依旧纯澈清晰。

 

觉性犹如物质世界中的空间性,无论我们身处何方,永远在空间中运动,而觉性就类似于空间中无有挂碍的性质,自在通达。

 

如何实证觉性?

 

自我,是意识思维与心灵感受相续而成。

意识,是由思维记忆与意根分别相续而成。

心灵,是由觉受体验与觉知分别相融而成。

 

反省自我,怀疑自我,觉察自我,改变心灵对自我的依赖,自我不再是心灵的好朋友,好朋友不再牵引心灵觉受。

 

觉知摆脱了自我的欺骗,解脱了身体感官的蒙蔽,自由思考的心,就是觉知的清醒。

清醒的心灵,就会在清醒中体证到,不被觉知描述所分裂的一体觉性。

实证身心内在的觉性,自我与世界,就在不可思议的圆满安详中,在无碍周遍的纯澈圆明中,成为一念被遗忘的记忆。

 

2017年4月11日 15:20

当魔术师为你揭晓,令你百思不得其解的魔术真相后,当下恍然大悟时,你会有心开意解的觉受。

 

仔细体察豁然开朗的心灵明了,在明了的刹那间,是心灵觉受在释然,释然的觉受,不再左右牵引心灵觉知。

 

被觉受体验凝固的觉知,在体验释放的瞬间,在身心感受中凝定明澈,如果此刻你的心灵,能安住在心灵深处的明澈明了中,你会发现,自己的身心感受,身语意思维,是可以在清醒中被脱落的,犹如黑暗在烛光燃起的瞬间脱落一般。

 

意识思维在心灵明了中,原本是不需要的,正如烛光明亮中原本没有黑暗。

 

2017年4月13日 12:46

带着你清白的良心去见死神,死神会是护送你登上光明天堂的圣使。

隐藏晦涩的私心贪婪去见上帝,上帝将是牵引你进入轮回的引路人。

 

2017年4月14日 02:52

当信仰的纯真成为生命的主体,纯净的信仰将熄灭心识缘起之无明。

当心灵纯粹的信仰矍铄灿烂,极耀明性将摧灭心灵生老病死的迷沉。

当你的生命终结、四大分解时,死神带走的仅仅是心灵的记忆。

当记忆的疲惫从心灵逝去,刹那中亘古未变的安详清澈,是远离生灭,未曾来去的觉者。

 

2017年4月14日 13:41

《达摩四论》,灵魂甘露,至真至善,至纯至圆,无上顶礼,匍伏叩拜。

 

2017年4月15日 01:02

问:禅那,是何种体验?

 

答:你开着一辆封闭性能绝好的汽车,在笔直的高速路上狂奔,车速达到240迈。

 

你耳边听不到任何杂音,心神全部凝聚在眼前飞速划过的道路,在极致的速度中稍有不慎,就是车毁人亡。

 

你的内心在周边寂静的环境中高度警觉,全神贯注的心灵,甚至遗忘了思维与念头。

 

高度凝聚的专注力中,生不起丝毫情绪感受的波澜,唯有当下的清醒凝定,是心灵的全部。

 

注意,注意,注意!

 

此刻,将你心灵高度集中的凝聚力,绝对清醒的专注心,从眼前注视的道路中移开,用专注力的高度清醒,去反观自己的心灵。

 

将凝视前方的、聚精会神的、一念不生的极致清醒,转向自己内心深处的方向。

就好像将照耀黑夜的探照灯,转向操控探照灯的自我一样,让内心恒久的专注力,去凝视观察心灵自己。

 

清醒的专注中,是专注无法染着的明晰,凝定的清醒中,是清醒无法拘束的自由。

明晰中,不被明晰所分辨的,是如如不动的圆满。

自由中,不被自由所带动的,是当下周遍的寂静。

 

不可说,不可思议,不可触及,言语道断,却充满十方,当下不变的,是禅。

 

2017年4月17日 00:29

不论你用何种名义,无论你属于何种教派,无论你引经据典,在佛经中寻找何种理由,无论你的传承是多么的高大上,只要你采用男女双修的邪术,淫人妻女,奸淫幼女,以色欲作为修行的资粮,你就是纯正纯粹绝对的魔鬼!

 

我讲法,会涉及一些教派的核心理论,因为真理不会因为教派的形式差异,而改变了真理无碍的圆满性质;这并不代表我,就认同某些教派的修行方法,无论你的教派势力有多大,历史有多长,错误的就是错误的,不会因为错误的历史时间长久了,错误就会变为正确;不论你披上多么庄严的袈裟,坐着珍宝雕饰的莲花座,宣说多么精妙微妙的佛法义理,淫欲不除,尘不可出。

 

释迦牟尼佛教法中,有四种清净明诲——杀,盗,淫,妄,是佛教根本戒律,破佛教根本戒律,是名出佛身血,无论以何种理由破戒,根本上都属于魔王的因素,在微观宇宙中,控制人类败坏如来律仪,我们应当警惕,依法不依人,谨遵佛嘱。

 

2017年4月17日 05:11

解脱是本具的,你要向内确认这一点,确认本身并无落脚处,那就是纯然的自由。

 

2017年4月20日 08:01

内心深处不敢触碰的自我维护,是你无法跨越死亡的唯一障碍。 ??

 

2017年4月20日 08:11

口若悬河,天花乱坠,志得意满,摇头摆尾,谈笑间,我执似乎高登法座,顾盼中,如来正果舍我其谁。

 

静默内观,细察己过,赤诚忏悔,袒露心罪,惭愧中,悔改之心远离地狱,虚荣熄灭,真心有选择未来的权利。

??

2017年4月20日 10:13

不要撒谎,良心会痛;不要作恶,灵魂会痛。

不要相信意识作出的利益得失,去遵从内心善良、宽恕给出的答案。

那是上帝牵着你的手。

 

2017年4月20日 11:37

清白坦荡的心,是拥抱死亡的圣徒。

朝向世间的心,是被轮回拥抱的骗子。

 

2017年4月20日 14:43

当深邃精湛的佛法,堕落为安慰空虚的心灵鸡汤,我们依靠什么力量,去面对死神的引领?

当亲爱的父母逐年衰老,不可避免面临死亡时,我们依靠何种力量,去帮助他们宁静安详?

 

如果说,我今生最牵挂的人是谁?最渴望见到的人是谁?最珍惜的人是谁?最郑重对待的人是谁?

 

那就是死神!他代表着绝对的公正,绝对的平等,绝对的无私,绝对的清白,绝对的严苛,绝对的洞照。

 

对于死神的盼望,渴望,仰望,极度珍惜的眷爱,使我每时每刻,都在用他的无私,公正,清白,无限细腻的洞察,去衡量自己内心对世俗的贪爱,对现象的执迷,对自我的得意,对情欲的爱染,对利益的贪婪,对命运的向往。

 

用死神的眼光去审视自己,审视自我拥有的一切,你会发现,生命中,原本除了生命本身,其余的一切都是多余的。

 

而生命本身,恰恰属于死神,根本不属于你自己,你,仅仅是死神暂借给心灵的一段时光,借期一到,你无法留住一秒钟。

 

在如此绝对的绝望面前,你还能做些什么?一切希望与企图,都是徒劳的,无丝毫意义。

所以我热爱死神,我酷爱死神,我珍惜死神,我顶礼死神,因为他,让我们所有的幻想,在因果的真实面前,不堪一击。

 

我要找到死神,要当面拥抱他,紧握他的手,将自我的希望融入死神的冷漠,将死神的黑暗融入心拥抱的温暖。

 

我已经见到了死神,面对面,犹如镜子中,与我面对面的影子。

死神,就在我的心里,是我心灵深处,心灵对心灵倒影的眷恋。

 

对心灵自我之体验,眷恋体验的心识,分别心的错觉,那是死神舞动无限的黑暗。

心灵深处,觉受自我存在的心,觉受就是昏沉,体验就是死神毫无温度的深邃。

 

在死神的黑暗中,平安的良心,纯然拥抱黑暗,对自我彻底放弃,透过了黑暗中细腻分辨,我的消散,圆满了法界纯明周遍的觉。

 

在欲望昏沉的觉受中,心割舍了自我所有的觉受,无所挂碍、无所贪恋的清白,开启了身心中,无私无畏的清醒。

清醒中,死神只是我,投射在凝视中的倒影,对死神无畏无私无杂的接纳,熄灭了倒影激荡起来的命运涟漪。

 

涟漪熄灭,死神恰恰是我的凝视,凝视投射着我,我与死神只是凝视中,镜子中的正反两面,镜子是那一念错觉。

错觉熄灭,凝视如梦醒,我与死神,死神与我,命运与世界,轮回与生死,如烈日炎炎中,一片雪花熄灭无痕。

 

不可说,本来圆满;不可得,如如不动;无所得,清净周遍;不可思议,当下寂然。

十方三世,宇宙微尘,在刹那间,瞬念中闪现,宇宙只是那一瞥所现。

 

谁拯救了我?死神的绝对!谁成就了我?死神的公正!谁令我解脱轮回?死神洞察秋毫的严谨!

谁令我时刻精进?死神步步紧逼的无情!谁让我反思内观?死神摧灭所有获得的冷酷!

 

找到内心的死神,握紧他的手,拥他入怀中。

死神是大修行者的圣使,修行成就者是死神的主人。

 

2017年4月22日 04:17

心灵对自我存在,认可就是黑暗。

黑暗中蕴含光明,光明本身并无黑暗。

你若觉醒这一点,光明与黑暗融入当下。

 

存在的现象,本质是生灭之无明。

若在生灭中照见无明,无明与生灭当下脱落。

 

死亡孕育着生命,生命本身却脱离死亡。

你若体证这一点,死亡与生命当下解脱。

 

2017年4月26日 01:22

你能回忆起自己一生的命运吗?命运只是你意识分别储存的记忆。

 

因为意识理解到现实的世界,被意识牵动的心灵感受,就是经历一生命运的你自己。

或者说,你一生的境遇,仅仅是意识分别、观念与感受,塑造出的结果。

 

心灵相信了意识作出的判断,在善与恶,对与错,危险与安全,满足与失去的判断中,凝固着心灵觉受的体验,体验相续形成感受,感受表现出情绪,情感波澜推动意识,意识与情感相融相续,对客观世界作出的分别过程,就是你经历的人生。

 

你的人生,是心灵对意识的理解,而世界,是意识投射出,心灵理解的感受。

 

意识只能分别世界的名相,或者说,世界是意识分别名相的组合。

意识只能看到名相世界,意识的看到,局限了心灵的思考。

 

所以,你的意识,只能回忆起自己的这一生经历。

心灵相信了意识作出的判断,你就认为,自我只是这一生的境遇,生命只是这一生。

 

超越意识分别,形成的名相世界外的,意识无法触及的,心灵深层的觉受,意识就无法判断,意识无法触及,无法判断的,对于意识而言,就是未知的恐惧,恐惧的另一个名称,就是死亡。

 

你想了解自己的前世吗?你想深入探寻灵魂曾经的经历吗?

 

去心灵深处细细觉察,在心灵情绪深处,体验那欲望滚滚的波澜。

在欲望渴望中,觉察那取舍欲望的感受。

在感受深处,体察那一瞬间划过的情绪。

在情绪深处,深观那心灵体验中,不间断相续、极尽细腻的觉受。

 

在觉受中,构成无限细腻觉受的,是刹那相续的所知明确,明确就是微尘念,在明确所知中,去体证那纯然离觉受分辨,寂然离所知明确的——觉知。

 

觉知,好像是电缆中的电能一样,电力通过电缆,传导在电器中,以声光影色,呈现出电力的动能,而电力本身却脱离动能表现,是纯然光明,不可分割的整体。

 

安定在觉知纯然的纯明完整中,附显在觉知之上,那无限细腻刹那间相续的觉受、体验、感受、欲望、情绪、意识,犹如荧幕上划过的一幕幕影片剧情,在心灵觉知中,觉知分别上演的流光溢彩,那就是你,曾经的生生世世,那就是曾经的你,经历的生死轮回。

 

目前你的意识,仅仅是心灵觉知,投射在心灵感受中,又一次短暂的分别幻想,你却以幻想,蒙蔽了投射出幻想的心,你怎么可能只有今生这一世而已?如果生命仅仅是意识分别,作出的局限分析判断,你又如何去解释那意识无法触及到的,心灵深入觉受中广袤的境界,以及构成宇宙世界的支持物质表现存在,微观能量细腻的深邃运动?

 

你与我,只是心灵深处,划过觉知的一缕忧愁,忧愁消散了,原本纯明无杂的觉知一体中,没有生灭与缘起,没有生死与轮回,觉知,失去了生灭缘起的支撑,失去了生死轮回的蒙蔽,觉知,本来也是错觉。

 

错觉熄灭了,过去未来,圆满在当下;世界宇宙,熄灭于清醒。

觉离所觉,即是圆觉;知离所知,就是普照。

是纯粹的光,明性离暗是那无挂无染。

是周遍的觉,觉性离惑就是空中无色。

是不可得之清净,无生无灭即无来无去。

 

你的今生与死亡,众生生生世世,世界生生灭灭,不过是觉心虚空中,划过的一丝疑惑。

疑惑本来性空,虚空本无疑惑,生死轮回本自解脱。

 

佛法只为生死而来,离心灵解脱而说一切法,绝非佛法。

 

2017年4月26日 10:06

问:禅宗也讲传承,玄策禅师说:“佛陀在世时,应由佛陀来印证;佛陀涅槃之后,若没有师父给你印证,这都叫做天然外道(顺世外道),不是佛教。”

 

答:禅宗是达摩祖师创立的,要验证也需以祖师言作为依据吧,请看达摩祖师如何说印证:

 

达摩言:若不见性,说得十二部经教,尽是魔说。

 

若欲觅佛,须是见性,见性即是佛。若不见性,念佛诵经持斋持戒亦无益处。念佛得因果,诵经得聪明,持戒得生天,布施得福报,觅佛终不得也。若自己不明了,须参善知识,了却生死根本。若不见性,即不名善知识。若不如此,纵说得十二部经,亦不免生死轮回,三界受苦,无出期时。昔有善星比丘,诵得十二部经,犹自不免轮回,缘为不见性。善星既如此,今时人讲得三五本经论以为佛法者,愚人也。

 

若不识得自心,诵得闲文书,都无用处。若要觅佛,直须见性。性即是佛,佛即是自在人,无事无作人。若不见性,终日茫茫,向外驰求,觅佛元来不得。虽无一物可得,若求会亦须参善知识,切须苦求,令心会解。生死事大,不得空过,自诳无益。纵有珍馐如山,眷属如恒河沙开眼即见,合眼还见么?故知有为之法,如梦幻等。若不急寻师,空过一生。

 

然即佛性自有,若不因师,终不明了。不因师悟者,万中希有。

 

若自己以缘会合,得圣人意,即不用参善知识。此即是生而知之,胜学也。

 

若未悟解,须勤苦参学,因教方得悟。若未悟了,不学亦得,不同迷人,不能分别皂白,妄言宣佛敕,谤佛忌法。如斯等类,说法如雨,尽是魔说,即非佛说。师是魔王,弟子是魔民,迷人任它指挥,不觉堕生死海。但是不见性人,妄称是佛。此等众生,是大罪人,诳它一切众生,令入魔界。若不见性,说得十二部经教,尽是魔说。魔家眷属,不是佛家弟子。

 

——摘自《达摩大师血脉论》

 

2017年4月26日 10:57

你蜗居在一间十平方米的小屋里,对屋内的每一个角落都无比熟悉,不用回头看,心灵都能清晰地觉知到,屋内的每一寸土地上,陈列着何种物品,闭着眼睛都能熟练地从各种杂物中穿梭而过。

 

深夜里突然停电了,屋内漆黑一片,伸手不见五指,你坐在屋里,内心绝对不会觉得紧张,绝对不会因为绝对黑暗而心生恐惧,因为你对于屋内情况的熟悉程度,已经让你的心,不用依赖光线而去认识屋内的环境。

 

你内心对屋内环境的熟悉了解,形成的明了清晰自信,已经远远超出了光线带给你心灵指引的信心,哪怕失去了光线的照明,心灵依旧坦然安详,对房屋依旧了如指掌,知道如何躲避危险,知道如何在屋内游刃有余。

 

如果在绝对的黑暗中,你身处的环境,不是你所熟悉的屋内,而是深山老林中的悬崖峭壁,你绝对不敢乱动分寸,心灵在黑暗中焦虑紧张恐惧,因为你并不知道,你身边面临的是万丈悬崖,还是吐着信子的毒蛇。

 

也就是说,你心灵深处,是否安详,是否恐惧的体验,并不源于照明光线,而是源于心灵对环境的熟知与熟悉。

 

停电好比死亡降临,屋内好比我们的身体,屋内的陈设好比我们的七情六欲,地上的杂物好比我们的意识觉知,而心灵深处清醒的觉知,就是住在屋子里的主人。

 

修行,就是心灵主人,平时对于身心房屋内,各个角落的熟悉,忏悔改错修心净心,就是主人清扫屋内地面上,堆积如山的垃圾,当黑暗降临时,心灵即使失去光线的照明,依旧清晰明确,清醒冷静地从屋内穿越而过,不会被堆积的垃圾而阻挡,不会因对于房屋的不熟悉而碰壁。

 

你能觉受情绪流动中,内心那难以察觉的习惯与经验吗?那就是灵魂在生死轮回中,擦碰生命河床的痕迹。

 

如果你平时很熟悉,很熟悉自己的身心蜗居,清扫清洗房屋很勤快,在死亡来临时,你就好似安坐在自己无比熟悉的小屋内,迎接停电时的黑暗,黑暗并不能使你迷失自我,而不被黑暗迷失恐惧的心,安详自在,坦然宁静,你在黑暗中一样清醒地熟练穿梭于屋内各个角落,不会因为身语意三业分解时,肉体六根混乱的业境而迷失心灵明确,心灵清醒不会受到地水火风四大分解时,意识、心识、情绪、觉知,失去身心依托后的失重恐慌。

 

犹如你坐在屋里,明确看着屋子被地震波,一块块震碎、拆散、分解,但是由于你清醒明确地知道,屋子并不是你,屋内失去的一切,仅仅是失去了制约你的一切约束。

 

四大分解时,心灵对身语意清醒的觉察,觉察中,是不疑不惑的安详清醒,清醒中,是无生无灭、无来无去的觉照,过去未来,生死世界,在觉照心中,如一丝云雾消散于太空。

 

虚空无限,本来无有云雾。

 

对于内心无明迷惑的人而言,死亡是黑暗,是内心无知与恐惧,投射出虚弱灵魂的前行。

 

对于觉醒内心的人而言,死亡是回归,是心灵解开亿万劫镣铐的时机,心离取舍的纯明中,解脱了生死,熄灭了梦境。

 

2017年4月27日 07:24

问:如何才是虔诚?

 

答:终身修行,不作他想,归心观照,享受宁静。

 

2017年4月27日 23:17

问:何为实相?如何证得?

 

答:相不可得,不可得亦不可思议,名实相。

心不可得,不可得亦是假说,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,本来名证得。

 

2017年4月28日 00:08

有一种力量叫做宁静,有一种信仰称为放舍。

 

2017年4月29日 11:39

人类的幸福感,是心灵依据外界因素,而建立的情绪感知,随着外部条件的加减,而形成幸福感的递增或衰减。

 

当心灵解脱对外界条件的依赖,内心本自具足的喜悦,就会逐渐绽放,那是清新的愉悦,自由的满足,恒久纯然的大乐。 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