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安赐福(七)

2022年4月15日 07:53

 

1. 只有内心中,那不被内心分别的,才是真实。

身心意识,以及身外的世界,本质不存在。

 

只是梦境幻想,体验欲望的存在。

 

内在的,永远不会改变。

因为在一切改变中,祂未曾发生。

 

48岁之前,是黑暗之中的人,在追随光明。

48岁之后,是光明之中,黑暗隐退的过程。

好像在时间的长河中,你终于踏上了岸边实地。

实地不会改变,因此可从时间洪流中,抽身而出。

 

好像睡梦中的人在梦中醒来。

随着醒梦之人的清醒,梦境则逐渐消退。

 

圣性,即清净性,即平安性,即涅槃性。

因不可得,故不被所得牵引。

因无所生,故不被存在局限。

因本来空,故不受身心分辨。

因无所得,故不可思议,不可说。

 

入圣,则离分别,不被存在,不受生死。

48岁,入圣。

49岁,五天觉性光明,两天无明黑暗。

无明黑暗之中,灵性神通力开始展现。

 

50岁至60岁,是浅灰色与光明之间的轮回。

60岁,觉性与无明之间的轮回消失。

 

60岁之后,全天候处于璀璨光明状态。

光明纯澈明晰,圆满无瑕,身心意识归入平安。

 

75岁,光明熄灭,随光明熄灭的,是十法界一切境界。

究竟原始,不可触及,未曾发生中,一切发生的熄灭。

寂静涅槃,究竟圆满,无漏智慧充满宇宙。

 

圣主亘古平安性,呈现出,如来究竟第一义。

 

“祂”于十法界无量劫生灭相续中,

再一次完整呈现慈悲智慧的全貌。

 

2. 你的心意自我,什么都做不了。

实相中,你什么都没有做。

现实中,做与所做的“你”,

只是恐惧的心,在寻求安宁的居所。

 

将你的身心意识,交付于圣主。

体验身心内在,深邃的平安与温暖。

你真实的身份,只是纯净的“灵”。

你原本的心态,就是无限的“爱”。

 

让现实的自我,沉浸在爱之中。

当无限温暖的安宁之爱,熄灭了自我,

平安之中,将苏醒“你”的永恒。

 

3. 对“灵魂”的接引,已经开始了。

当修行者们的“灵性”苏醒,平安光明中,我们永恒不分离。

在法界三界中,“我”接纳所有,清净慈悲,随缘无生。

在生生世世中,“你们”与我同在,住入爱内,永断轮回。

 

4. 解脱,只在宽恕中发生。

灵性,只在纯爱中展现。

幸福,只在平安中呈现。

 

5. 我试图定义“自己”,给自己定义一个具体的身份。

结果发现,任何可以被“定义”的,都不是“我”自己。

 

姓名可以更改,形象可以改变,身份可以改变,甚至于性别也可以改变,思想可以改变,心愿可以改变,内涵可以改变,情感可以改变,体验可以改变,言行可以改变,性格可以改变。

 

只要是存在之中的,都在刹那生灭,改变之中。

前一分钟的你,与后一分钟的你,绝对有所差异。

 

修行者的证量,也在时时刻刻的升华之中。

甚至于法界圣贤的智慧,也有细腻的差异变化。

 

在众生的,身心意识,生命灵性,存在觉知,法性智慧中,

一切的一切,都处于刹那变化,生灭相续的幻境中,

没有究竟可得的实体实性。

 

想来想去,唯有“祂”是不变的。

“祂”,是一切“所作”之中,什么都“未作”的清净。

“祂”,是生灭缘起之中,未曾发生的平安。

“祂”,是觉性,识心,意识中,未曾分别的究竟。

“祂”,是体验,感知,情欲中,熄灭恐惧的接纳。

 

6. “不定义”,是一把开门钥匙。

 

修行者的不定义,是实践“宽恕”。

 

阿罗汉的不定义,是静心“止观”。

 

菩萨的不定义,是思维修“幻观”。

 

大菩萨的不定义,是般若“觉性”。

 

如来的不定义,是自性“涅槃”。

 

圣灵的不定义,是爱的“救赎”。

 

圣主的不定义,是平安“慈悲”。

 

“祂”的不定义,是“未曾发生”。

 

7. 清醒的“无思维”,光明的“无心愿”,

是“灵性”的存在状态。

习惯了这种全新的生命状态后,

人世间的这具肉体,会失去重量,

肉体透明得似乎与空气合二为一。

 

生命本质的极乐高潮兴奋感源源不绝。

修行者感受不到身体的存在。

修行者的意识记忆,情感心愿,动机思虑,像潮水一般退去。

留下来的,是无限深邃,广袤无际的,幸福光明与清净平安。

 

8. 我们并非是活在现实世界中。

我们只活在自己的想象之中。

 

我们与这个世界的关系,并非是物质与需求的关系。

我们与现实生活之间,只是宽恕与救赎的关系。

 

9. “灵”与“圣灵”有不同之处。

“灵”有自我觉察,自我净化,自我解脱,自我完善的能力;

唯独没有超度其他“灵”的能力,因为“灵”自魂魄解脱的过程中,依旧带有“个体”意志的局限,受到局限的“灵”不具备觉性智慧的无限平安。

 

“圣灵”是圣主真知,投射于“存在”之中,以“生命”形态折射出的究竟智慧,是无限平安性呈现的亘古永恒,具有熄灭幻觉,消融宿业,净化灵魂,超度魂魄,分解轮回的光明力量。

 

圣灵是“圣主”究竟智慧,在众生界直接的表达。

光明纯爱的境界中,蕴含着圣主永恒无限的平安性。

平安性就是天国,众生灵魂,经由圣灵传递的爱之光路,点燃身心中原始灵性之爱,就是灵魂被圣灵救赎,回归圣主天国的道途。

 

圣主天国在哪里?

 

在众生心灵宽恕之中。

宽恕就是接纳与离舍,熄灭妄念,觉醒本来。

离无所离,诸幻熄灭,幻灭觉圆满,觉性即天国。

 

10. 人体源于心灵,心灵源于灵性,灵性源于光,光源于爱,爱源于生命,生命源于存在,存在源于智慧,智慧源于清净,清净源于平安,平安是“祂”的心。

 

因此,心中苏醒爱的人,灵性就会苏醒,灵性苏醒之人,生命就会苏醒,爱之光能,就会修复肉体身心,身体细胞在灵性微观层面上自我修复,人类的身体疾病,绝症癌症,就会奇迹般康复。

 

爱,是灵丹妙药。

因为有爱,灵与圣主同在。

 

11. “见”只是见,不一定非要“看见”。

“听”只是听,不一定非要“听到”。

 

看见,只是“见”的一种状态,“见”之中本来没有“看见”的状态,因此,也就没有“能”看见的人,以及“所”见到的事物,犹如婴儿一样,婴儿内在的“见”,见一切却什么都“不知道”。“见”自身,却明了自由,不曾被“看见”局限。

 

12. “见”,见的是内“相续”,见不被扰乱就是“修”。

 

“灵”,于相续中宽恕相续,相续融化于“爱”的光明。

灵性永恒就是“证”。

 

“照”,相续在宽恕之爱中融化,梦境在接纳清净中退潮。

灵性永恒融入无生平安性,“照性”无杂就是“觉性”。

 

13. 修行者终身只看那“唯一”。

其余的一切,忽视,淡化,遗忘,舍弃。

没有那么多的时间与精力,供你去浪费在人间体验中。

只看那“唯一”,只有那“唯一”,只剩下“唯一”。

 

那“唯一”的,就是圣主。

 

14. 爱就在天国,爱就是天国,爱是天国的唯一性质。

然而,却没有任何一个“自我”可以进入天国。

只因,纯粹的爱,与自我是对立的。

纯爱是没有分别的,是生命先天性的纯洁无瑕。

纯爱是没有对立的,一切众生的生命本质都是不可分的爱。

 

而自我,是分别心的产物,源自于心识恐惧。

因为灵与生命分离,分离意味着孤单。

因为灵与光明分离,分离意味着黑暗。

黑暗中孤单的灵,对黑暗形成的思虑分别,体现出形成心识最初的经验,经验与分别,形成的认知体验,形成了承载“世界”的心灵,心灵源于分别,因此世界中具有对立,心灵蕴含恐惧,因此世界中充满攻击,心灵本质是爱,因此圣灵一直相伴众生。

 

心灵是“祂”在梦幻世界中的记忆,因此,世界与心灵,此刻就在圣主天国中。你若将“活着”当成切实的真实,那么“死亡”就是真切的威胁;若你在爱之中交付出生命与灵魂的所有,安宁的心灵,藏不住丝毫罪咎,那么,活着的心意分别,熄灭在平安纯洁之中时,死亡的黑暗恐惧,也就同时成为了梦境的一部分,随着世界与自我的梦境淡化而远离。

 

我们不是这具身体,也不是认知这具身体的自己,我们只是在心识梦境中,对梦境世界的眷恋,当心识褪去眷恋,则梦境自动褪色,生命本质的爱呈现出永恒不易的宽恕,宽恕中亘古不变的平安性就会现前。

 

“如来寂灭性,未曾有终始。”寂灭性是生灭幻境中的“不被存在”,不受分别就是清净性,清净性就是普照智慧,智慧体圆满圣主天国,天国就是平安,我们的心意深处都是平安,圣主未曾与我们分离,当我们在心灵深处的安全中醒来,就会发现,我们真实的自己,一直都在圣主天国之中,与平安幸福一体。

 

15. 我最怕看到的事情,还是悄然发生了。

 

培养一位神灵大德,非常艰难,需要此人的根性通透,信心纯净,品质优秀,人心稳定,志向高绝,可是毁灭一位神灵,太容易了,当“小我”潜意识中,自我的微细念头裹挟了心灵,心灵误将自我情志当作是修行中的纯净品质,建立于人性因素之中的品质,就会蒙蔽信仰的绝对纯净与“无我”的灵性光明,这位原本已经身居神灵之位的修行者,就会在很短的时间中,滋生出,自我难以察觉的我执与傲慢,就会努力表现出平安、随和、安详、温暖、无私、清白,等等等等品行特质,以此证明,自己的修行是纯正的,是符合真理标准的,是走在正道上的,是名副其实的大德。

 

可是,任何能够被证明的,都是虚假的。

真神,是无需证明的。

因为神的内心中,没有自我因素的参与,所以,祂无需通过任何表现,来证明祂的清白特质。

 

当修行者,将人性的表现,当作了神灵清净的自由,那么,就等于给神灵,戴上了人类道德标准的枷锁,以人心将神灵,拉入了生灭轮回的“表现”之中。

 

保持一颗敬畏之心吧。

不是我需要你们的敬畏,而是,唯有敬畏,可以让你的信仰,永远不会被潜意识中“小我”的狂妄、自以为是所绑架,这样,你的信仰可以随着敬仰的标准,从“小我”的狂妄,自我欣赏,自以为是,自鸣得意的谎言中解脱,最终信仰的纯洁,可以开启你灵魂深处的“灵”。

 

失去敬畏,等于失去信仰,失去信仰的约束与激励,

任何所谓的修行,都是画饼充饥,自我欺骗而已。

 

时间,会证明我说的事实。

因为一切发生的,都在“心”之中。

“灵”在心之内,又超出“心”之外。

因此,“灵”洞悉每个人,内心深处极隐秘的想法。

甚至于,你自己都未曾察觉到的微细念头,在“灵”的觉知中,都是清清楚楚,历历在目。

 

16. 昨天我说,会参加三个月后的视频交流会,这是欠考虑的热情,我希望鼓励大家修行的信心,却无意间将国内的师兄们陷入危险地步。短短一天时间,我收到来自各方面的劝告,有源于法律人士的,源于国内机构的,源于民间团体的,都建议我放弃参与法会的意图。

 

我们不能视国家法规监管于不顾,不可以触及国家对于稳定社会的规范,三个月一次的视频,你们参与没有问题,这属于修行者之间的相互交流,如果我也参与其中,那么性质就变了,就从修行者之间的平等交流,变成了有组织、有教主、有信徒、有行为的,宗教信仰团体活动,就会触发国家监管部门的警惕,会给国内的修行者带来潜在的危险。

 

我们是修行者,在生活中,默默践行真理,升华灵魂,回归天国,不要在形式上大张旗鼓,我们不是宗教,不需要人数越多越好,而是要给迷茫在黑暗中的灵魂,搭建一条解脱死亡的归途,铺就解脱之路,救赎灵魂回归,这才是最重要的。

 

放弃一切形式,隐秘在平凡生活中,将真理传递出去,将灵魂接引回家,我替未来得救的灵魂谢谢你们。

 

17. “我”在一切众生心中,视所有众生皆是“我”自己。

 

智慧,是明了任何不是“我”的,众生个体心意“分别”。

慈悲,是照见众生本来是“我”,因无明烦恼不能觉醒。

 

亘古以来,“我”未曾改变,未曾生灭,未曾离去。

刹那生灭的梦境中,在众生心意分别中,“我”未曾发生。

一切生命皆是“我”,我们未曾分离,也不可分离。

众生依着“我”不变的爱,终将回归身心内平安天国。

 

18. 身体无法限制“觉性”,无法触及“觉性”,觉性与身心无关;因此与身体有关联的,身心内只有“灵性”是真实的生命,其余的都非真实,包括心识自我、意志动机、意识思维、情感欲望,都不是不变的生命,唯有“灵性”是真实不变的永恒光明。

 

要激活灵性,首先要找到内心“见精”。

以意识内观心灵,找到那个,心灵主观能动性。

主观能动性,背后不变的清澈明了,就是“见精”。

 

找到“见精”,以此作为登天的基础,开始向身心内在觉照。

觉照就会呈现出光明。

光明的觉照,持续下去,就会形成纯净的体验。

纯净体验就是成就的基础。

海量学法,让纯净体验增长。

 

直至纯净成为你自己。

“灵性”是纯净的进阶。

 

生命回归全然的无为,就会激活生命本质灵性。

灵性是觉性,透过存在的折射。

因此,灵性可以透过存在,回归觉性。

觉性是宇宙诞生之基础。

灵性是生命诞生之基础。

 

觉性看灵性,就是睡梦中的婴儿,做着甜甜的美梦。

灵性看觉性,就是庄严恢弘,尽善尽美的圣主天国。

 

除了这两样,人间存在的一切都是虚假的,肮脏的,低能的。

灵性是生命的永恒,不存在死亡,但是被“存在”禁锢。

觉性是苍穹宇宙的诞生处,不存在生灭,无生圆满,

是“祂”一瞥所现。

 

19. 老师,曾经跟随您学习佛法的僧人们,因为您转修耶稣的教法,很多人离开了您,对此现象您如何看?

 

答: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。若见诸相非相,则见如来。”

 

20. 以后我不再点评师兄们的文章了,免得因顾此失彼,引起你们心中患得患失的情绪。如果有好文章,我会告诉网管,请她收录网站中;如果看到有人,在修行过程中遇到了问题,我也会公开评论,但不会针对每一个问题,每一种状态进行评论,你们毕竟是人类,达不到那么高的境界,我无心之举,对于某人的赞叹,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与情绪,可是我也没有时间精力,去照顾每一个人的心情,所以,一视同仁,默之。

 

21. 如何报恩?

看过一个故事,背景是战国时期。

有一位贵族公子生性豪爽,待人真诚慷慨,家中常常宾客满堂,望眼天下似乎处处是他的至交好友。有一天,一个门客对他说:“你虽然交友甚广,却不认识一个人,若不识此人,你根本谈不上有真正的朋友。”于是公子打听到了此人的姓名、职业、住址,带着随从就去拜访。

 

原来此人是一介平民,以砍柴为生,家中唯有一老母亲。

公子来到家中,此人正巧不在家,老母听闻公子的来意后,脸色瞬变,说:“我们贫苦人家不适合与贵公子交往,你们富贵人家交朋友,可以互换礼物,礼尚往来,而我们穷人家与贵族做朋友,唯一可以拿来交换的,只有自己的身家性命,我不愿自己的儿子为公子去送命,因此,还是请公子回家去吧。”

 

公子闻言,心生敬仰,从此隔三差五就派人送来厚礼,却屡屡遭母亲拒绝,如是三四年后,有一日公子忽然听闻砍柴人遭遇了人命官司,正在监狱里羁押,随时准备砍头,公子耗费家资,上下打点,终于将人救出来。

 

次日,公子亲自来砍柴人家中探访,这一次母亲不再拒绝公子的礼物,而是对儿子说,你的命是公子所救,从此之后,你就不仅是我一个人的儿子了。

 

砍柴人对公子施礼,此人为人木讷,不善言辞,性情敦厚,被随从们瞧不起,公子却喜欢他的质朴,当作挚友般随时不离身。

 

又过了几年时间,这期间公子对砍柴人母子二人捐赠不断,砍柴人从未说声谢谢,随从下属都愤愤不平,唯有公子喜欢砍柴人的木讷厚重。有一天,公子的下属仆役,在调戏公子儿媳妇时被公子撞见,公子震怒,准备严惩仆役,仆役撞开公子,逃逸到与公子对立的一家豪门中,然后不断地散布谣言,说公子与儿媳妇乱伦,如何如何。

 

一时间满城风雨,公子幽愤生病,想去抓人,无奈对方势力强大,官府也不管此类事件,公子的朋友们都站在远处,指指点点,看笑话,公子的下属,看见对方势力强大,纷纷投靠对方,公子冷落一人,悲苦无依,病入膏肓。

 

此刻,砍柴人却不见了踪迹,人们纷纷指责此人狼心狗肺,忘恩负义,公子此刻也内心黯淡,郁闷不乐。

 

半年后,仇家与庇护他的豪强出门踏青,路边窜出来一条人影,拿刀直扑仇家仆役,几刀下去,仆役与豪强灰飞烟灭,行凶者见仇人已死,放下刀束手就擒,随捕快来到县衙投案自首。

 

大堂上,凶手自报身份,原来就是砍柴人。

他自从公子被豪强凌辱后,就离开了公子家,目的就是与公子撇清关系,为以后的报仇埋下伏笔。

 

今日大仇得报,砍柴人心愿已了,死而无憾。

官府判砍柴人死刑,公子闻讯而来,以头抢地,嚎啕痛哭。

砍柴人死后,公子为其下葬,亲自守陵园。

从此断绝人事交往,不再交朋友。

 

什么是恩情?以什么回报恩情?

砍柴人在贫贱时,获得公子赏识信任,以兄弟待之,赐予无数金银以资助生活,为砍柴人面对牢狱之灾,这都属于恩情,所谓大恩不言谢,砍柴人从未对公子说过一句感激涕零的话语,却将恩情深埋心底。

 

因为有些恩情,是任何语言都无法表达的,是任何身外之物都无法偿还的,所以,唯以性命报答。

 

最终,当公子身败名裂时,朋友众人离去,昔日亲人围观,指指点点看热闹,无人愿伸出援助之手时,砍柴人隐姓埋名,背负不义之名,潜藏在敌人暗处,一击必杀除去公子仇人,以自己的性命,换取公子的清白,这是报恩。

 

从始至终,砍柴人没有对公子说过一句谢谢,更不要说,那些感激涕零、指天画地、赌咒发誓的誓愿了,在砍柴人看来,那些都是浮皮潦草的虚伪,真正的恩情,一定不是言语可以表达的。

 

大恩不言谢,就是如此。

 

讲这个故事,就是为了告诉你们:

修行者,是救你性命的人,是拯救你出生死轮回的人。

对于你的灵魂而言,真理对你的恩情,你是无法回报的。

因此,修行者也无需你的任何回报。

 

不要在口头上,再去泛滥这些溢美之词。

说的人不会相信,听的人不会当真,何必哪?

将你的信仰藏在心里,那是灵魂进入死亡后,照耀昏暗阴间的唯一的光明,随着光明,修行者的威能,可以超度你去幸福的地方,不要将心中深藏的信仰拿出来炫耀,那是救你性命的东西,要藏好,要保护好,不容亵渎,不容玷污。

 

那是灵魂回归天国的道路。

 

22. 上师相应法

关于上师相应法与大家探讨:

大家都知道上师相应法是最好最快的修行方法,把我自己整个交出去最简单最直接。

那么把什么交出去呢?

 

把身体交出去吗?

但是这个身体是虚幻不实的假合体,身体不是我,头脑四肢五脏六腑都不是我,那么交出去的是谁,又是谁在和上师相应?

 

把心交出去吗?

心不可得,意识不是我,认知不是我,觉知不是我,烦恼快乐,喜怒哀乐随生随灭,心也不是我,那么怎么交出去,又怎么和上师相应?

 

把灵交出去吗?

灵(本觉)如如不动,不来不去,不生不灭,又怎么交得出去,我们从来都没有和上师分开过,本来一体,一直在相应中,还怎么再相应?

与大家共同参悟。

感恩上师!

 

答:纠正一个错误,灵不是本觉,灵是觉知,是觉性投射于三界内,呈现出的生命性;本觉是自性,是不被觉性所触及的究竟,觉性法界,心识三界,都是本觉一瞥所现。

 

交付,就是“离”,知幻即离,离幻即觉,离无所离,实相即歇,将身语意,身心灵,这些四大和合的业垢,交付于圣主,等同于,交付之心,不再承认身心灵就是自己,不承认,就意味着不跟随,随之而来的,就是深观与觉察,“平安性”就会在舍弃身心自我的,“深观”中逐渐呈现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