禪 定

2016年5月25日 02:45

兩輛車並行行駛,你坐在其中一輛車上,不會感覺對面的車輛在運動,因為它們是同步的頻率,沒有參照物作為對照,運動的本身就無法體現出來。

 

禪定也是一樣,我們平時的生活,你的心感受不到心靈的覺知感受是緊張,你認為吃飯穿衣,工作思維,遊戲休息,都是正常地在發生,心靈平時也很平靜淡定啊,緊張什麼?

 

可是,當你上坐時,進入禪定的第一層,就是柔軟放鬆身心,將肉體徹底地鬆弛下來,先放鬆眉宇,再放鬆鼻子、嘴唇、耳朵,放鬆你的頭皮,放鬆腦後,放鬆脖子,然後放鬆每一節脊椎,一節一節放鬆,直至放鬆腰椎,放鬆胯骨,放鬆大腿、小腿、腳面,然後放鬆胸腔、小腹,讓呼吸變得平順悠長,緩慢而輕柔。

 

徹底放鬆的肉體,處於靜止狀態,那麼,平日帶動身體活動的心靈感受,各種動機體驗,就會呈現出來,平時這些感受體驗指揮身體,幹這幹那,現在身體徹底放鬆了,指揮身體的感受,就會展現出它的盲目性,因為此刻,並沒有一個可以被感受、動機、體驗所驅使的身體,可以隨著感受帶動,那麼,感受本身就是——錯覺。

 

此刻,深入感受深處,找到感受體驗最深處的覺知,一切感受,都是覺知的分別,在選擇記憶的體驗,體驗在推動概念的記憶,形成感受的自我,禪定中,心靈感受與肉體感官的聯繫,暫時切斷了,那麼,心靈感受就如同斷了線的風箏,已沒有了所感受的對境,感受如同虛空中的雲彩,沒有可以存在的依據。那麼,感受就沒有繼續存在的理由,繼續相續的感受,只是心靈儲存體驗的記憶幻覺。

找到感受最深處的清醒覺知,持續地,深入地,在覺知深處,放鬆覺知本身的覺受,不斷地放鬆,放鬆,放鬆,放鬆……

當感受與覺受的記憶,都逐步在放鬆的覺知中,慢慢地消散、融化,你會發現,所有的體驗、意識概念,都在分解,猶如貼在火爐上的黃油一般,在慢慢地消融,從內心深處的覺知中脫落。

 

此刻,所有的煩惱、情緒、慾望、恐懼、緊張,煩躁的情緒感受,都如同黃油融化,從融化的黃油深處,綻放出極樂、喜悅、妙明、清淨、自由、舒緩柔美的細膩覺受,此刻,你就是這種柔美極樂,明晰純美的妙樂,這就是天堂境界,在這個境界中,你不再願意回到肉體中,在這個境界中,你甚至不願意去回想人世間的一切,任何念頭都是沉重而污穢的,任何體驗都是災難,任何覺受都是痛苦而罪惡,任何動機都是罪惡的鬼魅,任何情緒都是魔鬼妖魔。你甚至會本能地抗拒在人世間經歷的一切,猶如你無法接受自己在大糞坑中,猶如蛆蟲一樣地活著。你會本能地忽略身心中,殘存的對人世間所有的記憶,因為人類的生命狀態,與神靈的存在,是天壤之別。妙明覺受,不願意回到肉體感知殘存的記憶中,因為人性污穢,不屬於純美極樂的柔美極樂世界,猶如油滴無法融化在光線中。

 

不斷地持續放鬆,在妙樂柔美的純澈光明中,深入放鬆,此刻,你平時學法、念咒時,培育出來的專注力,就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,因為,柔美極樂的明澈中,忽隱忽現展現出清晰的清醒,而柔美中的清醒,是無生無滅的,所有的疑慮,都無法掛住清醒,所有的體驗,都在清醒中消散,所有的細膩覺受,都如雲霧散去,所有的覺知分別,都無法錯覺清醒。

 

我平時念佛,佛就是至誠心的護法,佛號就是導師與光明,佛號就是心靈唯一,心靈全部就是佛號。

此刻,佛號在清醒中響起,慢慢地,最後一絲柔美妙樂,純澈明晰的極樂妙覺,都消散了,唯有無生不動的清醒呈現。隨著佛號,圓滿純澈的晴明,消散了體驗覺受的最後疑慮,虛空中,遠遠的,呈現一團金色光芒,很遙遠,深入清醒的心,離分別的願望,金色光芒出現了,也沒有分別祂的願望。

 

慢慢地,金色光芒越來越近,越來越大,金色光芒越來越強烈,明亮強烈但是並不刺眼,很溫暖柔和,金色光芒中,隨著光芒的柔和,逐漸展現出阿彌陀佛,在無限大的宇宙虛空中,阿彌陀佛的身光照亮了整個宇宙,光芒中,阿彌陀佛的金色身體,清晰呈現,不可思議的莊嚴、偉大、壯麗,極盡繁榮極盡細膩的龐大廣袤世界,在阿彌陀佛的金身中呈現。

 

無限廣大,照耀虛空遍滿十方三世的佛身,就是純金色的光芒構成,而光芒中任何一光明微粒,都是一個整體的宇宙世界,完整呈現出阿彌陀佛的金身,金身中,完整呈現出十法界一切世界,而十法界中,任何生命任何境界,都是金色光芒構成,任何世界中,任何一微塵中,都是與整體的阿彌陀佛的極樂世界一樣的廣袤、莊嚴,極盡繁榮華美,殊勝壯麗。

 

只是極樂世界中的眾生,因自身的業力迷障,阻礙眾生的先天智慧,看不到阿彌陀佛的全身,猶如煤炭微塵在光明中,也只能依煤炭的污垢折射光明,卻無法同化光明。

“一切眾生,皆因自身業力所現世界。”——大士

隨著阿彌陀佛的金身世界,光芒之中的佛身,越來越清晰,在無限深邃廣袤虛空中,隨著阿彌陀佛極樂世界的展現,其他佛陀世界,也逐步逐漸地,在虛空之中完整呈現,猶如夜空中點燃的星辰般,無限光明相互照耀,諸佛心光,猶如千萬億太陽普照,純光明亮,卻祥和柔軟,諸佛心光相互輝映,光明遍滿虛空,普照宇宙十方,光明中遍滿無量無際,琉璃般聖妙佛土。

 

整體宇宙籠罩在如來慈悲光明心海中,無限層層層層宇宙,無量恆河沙般世界,猶如光明海洋中,光明的細膩流動,所現的光影重疊,猶如太陽的純明光焰中,有月亮光,篝火光,手電光,蠟燭光,火柴光,光明的性質統一,但是純明境界的程度有所差異,光中有光,光海無限,層層疊疊,相互輝映,在如來覺醒心的明晰純澈中,展現法界光明海慧。

 

任何一如來世界,都如極樂世界般,廣袤無垠,莊嚴殊勝,極盡繁榮壯麗,華美無限;在禪定中,我的心靈覺光也越來越清晰展現,純光中沒有人類自我的形象,只是純明遍滿的純光,伴隨極樂清醒的妙覺呈現,純光中清晰呈現層層宇宙,無量宇宙星雲構成了光中呈現的金身,清醒明晰的妙覺,極樂安寧的無限接納,呈現出無盡宇宙中,無限神靈眾生,溫暖的極樂喜悅充滿了無限世界,世界由心光中所現,猶如流水中的琉璃,猶如光明中的光流,而清醒的極樂普照,猶如光中之明,清醒明晰掛不住安詳極樂,光明無法掩蓋明晰清醒,光流遮不住純光明澈。

 

光明的性質、範圍、境界,與阿彌陀佛金色光芒相同,但是,極盡細膩,無法分辨的光中明性,尚未達到阿彌陀佛的圓滿程度,就好像,同樣是金色的光明,我的心光中,有難以察覺到的細膩雜質。這種雜質,就是覺性,覺性必定有所覺的境界,覺與所覺,在本覺中,就是雜質,阻礙了光明徹底的圓滿,猶如光明透過薄霧呈現,薄霧外面的人,就會認為,光明的薄霧就是純光,可是,薄霧裡面的光,卻知道,薄霧是阻礙光明的雜質。

 

人類的意識,思維想像,只能構成一個平面空間,猶如你想像一個場景,場景本身會呈現,但是絕對不會有多維度的,深層時空延伸,就好像,你想像一位親人出現你腦海中,確實他出現了,可是你不可能在看到此人的同時,也同時看到他的肉體細胞、他的血液、他的思緒、他的情感、他的記憶,以及他的心靈深處,層層細膩的覺受與體驗;你不可能看到此人當下狀態之時,同時看到此人的過去與未來,猶如看電影一樣,清清楚楚,無比細緻細膩具體的,此人的生命之中經歷的每一天、每一刻、每一秒中,他的心靈深處,閃現相續的微細念頭覺受;以及遍覺此人無量的生生世世,無量劫之前的生死輪迴,以及未來無量劫的未來命運。

 

可是在禪定中的究竟清醒中,任何生命的生生世世,腦海中微細念頭與心靈細膩覺受,與無限過去未來生死輪迴,都是瞬間洞照的。

如果是我們想像出的世界,想像就一定是,建立在體驗記憶與意識概念的聚合之上,心靈調取心識儲存的習氣記憶,習氣願望相續意識分別,意識凝聚心靈體驗,呈現出感受,感受驅動意識,概念提取記憶呈現當前的境界;如同我們做夢般,夢中的自己,行住坐臥,言談舉止,習慣行為,情緒感受,一定是日常生活中,自我意識在心靈體驗中,儲存的習氣記憶在浮現,你平時習慣於吃什麼,穿什麼,做什麼,喜歡什麼,恐懼什麼,在睡夢中,就會依據你內心深處,儲存的習氣經驗,展現出夢境中,你所見到,感受到的世界。

 

睡夢中的自我體驗,意識殘存的分別記憶,調取心靈感受深層的體驗,習氣願望推動意識,意識分別調取心靈體驗中覺受記憶,意識與感受完成習氣願望的過程,就是夢境。夢境中的自我,意識的分別是微弱的,而推動夢中自我行動的,一定是內心的感受、願望,以及心靈感受中潛在的體驗。所以,夢境中我們所遭遇經歷的,大多是平日裡,我們心靈活動中,儲存的各種情緒覺受,睡夢中,身心意識的放鬆,就舒緩了心靈,心靈被意識壓制,被思維禁錮在深處的覺受體驗就會展現,所以,我們在睡夢中,會遭遇自己內心最害怕的恐懼,最渴望的慾望,以及最期許的願望。

 

引申一步說,當我們肉體死亡的時候,心靈覺受就從目前,我們活著的這個夢境,被心靈深處,儲存的習氣體驗,裹挾著心靈覺受中,極其黯淡疲倦的覺知,進入習氣與體驗聚合所現的境界,境界就是業,業就是因果,因果就是生滅,故而,我們生生死死,在無盡無限的夢境中輪迴不休,肉體死亡的當下,新的夢境又從心靈升起。

 

自性覺察自己,覺察倒映本覺,覺明為咎呈現法界,法界即覺性;覺性被所覺牽引,牽引中覺性細膩的分別,就是法界聖賢,聖賢依所覺呈現光明形態,這就是變易生死,覺性的細膩分辨,錯覺覺性本來,原始明空被所覺牽引,所覺即錯位,所覺掩蓋了明空本來,空性境界形成虛影相續,相續即眾生,以智慧、神通、光明所現眾生覺性中,不同境界的身光形態。

故而,“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”。——釋迦牟尼佛

覺性被所覺牽引,牽引蒙蔽覺性,所覺困頓了覺性,覺性由困頓中,被困頓禁錮,猶如站在湖邊的人,錯將湖水倒影中的自我,當作真實的自己;認識湖水中倒影的,就是覺性疲倦,確定湖水倒影是真實的,就是困頓,被困頓的覺性,猶如湖水倒映著虛空,虛空被湖水倒影凝固,凝固的覺性,通過湖水取捨,攀緣了湖水中的倒影,就會被湖水的漣漪,分割蕩漾了覺性,被湖水漣漪分割蕩漾的覺性,就是——覺知,覺知分辨了湖水倒影,分辨即取捨,取捨激蕩起新的湖水漣漪,水波紋就是——覺受。

 

舉個例子,當我們對外界事物升起了感受,不論此種感受是好是壞,感受的對境,必定有特有的名稱與形象,否則心靈感受無法升起。比如說,我們看到花朵心生喜悅,花朵的名稱,就是覺知所現的認知概念,而喜悅的感受,就是覺受體驗所現的感受波動,外界的花朵,根本上就是心識儲存中,覺知分別,與覺受體驗的交織相續所現,若心識深處未曾儲存有花朵的名相體驗,那麼即使我們肉眼看到了花朵,內心也無法對花朵升起喜悅的感受。因此,花朵,以及我們所見、所聞、所觸、所嚐、所嗅、所意識到的世界所有名相,並非源於名相本身,世界名相的緣起,歸根結底是源自儲存在心識分別之中的,覺知分別與覺受體驗的聚合。

 

故而,世界非世界,是名世界,眾生非眾生,是名眾生,宇宙緣起性空,輪迴自心現量,心生種種法生,心滅種種法滅,心法本幻,法我皆空,見諸相非相,即見如來。

 

覺受的波紋進一步擾亂了覺知,覺知分別被覺受體驗帶動,形成了對體驗的認知,認知就是心識,心識儲存了覺受的體驗,相續著覺知的記憶,形成了感受,心識與感受交織相續,錯覺延伸,就呈現出時空與世界,心識對世界的深入感受,具體的認知帶動了心識,心識在世界中呈現感受分別,分別即眾生。

 

“迷妄有虛空,依空立世界,想澄成國土,知覺乃眾生。空生大覺中,如海一漚發,有漏微塵國,皆依空所生。漚滅空本無,況復諸三有,歸元性無二,方便有多門。聖性無不通,順逆皆方便,初心入三昧,遲速不同倫。”——《楞嚴經》

 

我們活著的時候,由意識思維控制心靈體驗,心靈覺知被心靈覺受,深深地埋葬在體驗感受之中,此刻的我們自我意識,僅僅是心靈覺知,透過肉體六根所現的,微弱的覺性明晰,猶如沉重濃厚的烏雲遮蔽了陽光,陽光從烏雲的縫隙中,勉強透過來一絲光線,還被流動的雲彩所折射,幻影扭曲了光線,光線被流動生滅的雲彩,切割成不同的光明色塊。光明色塊,就是我們的見聞覺知,呈現出我們的眼耳鼻舌身意。

 

流動的習氣雲彩,牽引了覺知,覺知被所覺的體驗雲彩帶動,呈現出覺受,覺受相續形成了體驗,體驗蒙蔽覺知本來的明澈,迷茫中呈現出色聲香味觸法,六塵境界,六塵即覺知對覺受的認知,認知即心識;心識取捨幻影,幻影牽引心識形成感受,感受攀緣肉體六根,心識認知六根,所現見聞覺知等功能,功能分割了心靈覺知,六塵境界凝固了心靈覺受,形成色聲香味觸法六塵,這就是十八界,眾生在三界中生死輪迴,本質就是心靈迷失在自我夢境中,無明煩惱在流浪。

故而,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,緣起性空,自心現量。

故而,佛由心作,自心即佛,明心見性,見性成佛。

人類活在心靈儲存的記憶中,人類就是心靈迷失後,心靈業境所現因緣,我們活著的時候,心靈類似於深度睡眠中;我們睡覺的時候,適度放鬆的身心,意識不再主動控制心靈,心靈儲存的習氣,左右意識進行相續,心靈類似於淺睡眠;而只有甚深禪定,極盡深邃地舒緩心靈極深處的覺受體驗,諸種覺受習氣,累世業障經驗在心靈深處的覺醒中釋放、平復、淨化、消散,在覺受習氣中,不再被習氣體驗所睏乏困縛的覺知,如同太陽般,在烏雲消散的同時,綻放出純澈光明,光明驅散剩餘的雲彩,光明柔軟明亮,遍滿不動,光中無雲,空中無色,無生不動,疑慮盡消,極樂是真實的清醒與自由。

 

疑慮盡消,即圓明十方,人類只能看到眼前的景象,不可能在看到前方的同時,也同時看到腦後、身下、頭頂、四面八方的景象,這是一定的,因為人類的思維記憶是想像的基礎,而人類的心靈記憶體驗中,就沒有十方遍照,圓滿無礙的體驗,所以,你的想像,只能是依據心靈的記憶,去想像前方的某一種境界,你無法在看到前方境界的同時,也同時看到腦後、身下、頭頂、四面八方的境界,絕無可能!

 

但是,在心靈覺醒的狀態,不僅僅是洞照前方境界,而是腦後、頭頂、身下、四面八方,一切宇宙時空,層層疊疊,無限深邃的、無限廣袤的宇宙時空,都是瞬間遍照,瞬間遍覺的,而且,覺醒心覺滿的無盡世界中,世界無限時空境界,是同時脫離時空概念的,沒有距離遠近的差異,極盡遙遠的天際,宇宙的無限深邃無限邊際,與你看到眼前的一粒沙塵一樣清晰清楚,眼前看到的一粒沙塵中,一樣蘊含著無限無量、無邊無際的廣袤深邃宇宙星雲,任何一宇宙微塵中,都蘊含著整體宇宙中,無限無量,廣袤深邃的層層層層時空;沒有過去未來的差異,任何一層時空中,如虛空遍滿微塵般,充滿了無限無際的世界,任何一世界中,都完整呈現十法界,任何境界中,都充滿無盡無限神靈眾生;無盡世界的過去未來,無量眾生的過去未來,宇宙的起始終結,眾生生生世世,生生死死,都在明晰純澈的覺滿十方中,當下無礙圓滿呈現。

“不作聖心,名善境界,若作聖解,即受群邪。”——《楞嚴經》

而覺醒心,遍照蒼茫宇宙過去未來,卻不掛宇宙過去未來,滲透一切,卻無染無掛一切,隨順一切,卻在一切宇宙世界生滅中,如如不動,如眼光清澈,見一切微塵,卻在所見中,無染無掛,清淨遍滿;如千百萬盞燈,同在一室內普照,無限量無邊際的廣袤宇宙,在純澈無雜的遍照中,猶如手中的微細沙粒般流逝,生滅相續宛如幻影,而清醒的覺照,在生滅幻影中,如如不動,清醒遍滿。

 

清醒中,失去承載清醒的專注;妙樂中,消散體驗妙樂的覺知;徹底開放的心,不承載接納的宇宙十方,安詳中,熄滅了體驗安詳的疑慮;不可說,熄滅了不可思議;無所得,無掛十方三世,圓明無礙,無生不動,過去未來,只是當下一念錯覺,錯覺無覺,世界只是倒影。

“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。”——釋迦牟尼佛

清醒遍滿的覺照,以及無量無限的廣袤宇宙,猶如夢境般,在遠離清醒的明晰中散去,是的,清醒,消散在離清醒的不可說中,猶如我們清晨醒來後,剛才的夢境依舊在大腦中有浮現,宇宙十法界,層層疊疊無限眾生,圓明十方世界,就如腦中的殘夢般,在清醒中脫落了,宇宙世界如夢消散,諸佛如光隱退於空,明空熄滅,寂滅現前;世界不可得,覺醒不可說,世界非世界,是名世界,如來非如來,是名如來,諸佛與世界,以及我禪定中,所現的層層境界,金光莊嚴的佛土,都是本覺的倒影,宇宙、眾生、諸佛、光明、生死輪迴、十法界,僅僅倒映著本覺。

 

祂是一切,一切於祂之中生起,一切於祂之中消散,因緣聚合卻無法掛住祂的單純,祂於一切生起消散中呈現不動,明晰圓滿;祂在所有時空,一切世界中隨順清淨,無生周遍。

 

世界倒映本覺,本覺隨倒影展現,無取無捨;自眾生覺受,體驗,境界,光明,疑慮,煩惱,生滅,以及琉璃光淨土中甦醒,於一切世界,一切時空,一切眾生心中,落落清淨,無染無掛,如如不動,隨順遍滿,當下即本覺,妙明圓滿。

 

本覺的名字即是當下,誰能於心靈認識當下,就還原了本覺不動周遍。

“善男子,但諸菩薩及末世眾生,居一切時不起妄念,於諸妄心亦不息滅,住妄想境不加了知,於無了知,不辨真實,彼諸眾生聞是法門,信解受持不生驚畏,是則名為隨順覺性。”——《圓覺經》

 

偉大不足以形容祂,祂隨處可見,無所不在,無所不是,無始無終,無有窮盡;神聖不足以形容祂,祂變化無窮,應有盡有,無始無終,窮盡宇宙過去未來,只是祂一念妄想,宇宙亙古未來,緣起緣滅,刹那永恆,周遍充滿,只因祂在一瞥所現,無盡眾生,生死輪迴,只是祂呼吸間微塵中無意繚繞;十法界無限無際無量無邊,周遍充滿無盡,只是祂困乏迷惑的眼眸,眨了一下眼所現,倒影永遠無法描述本覺,猶如湖水永遠無法描述虛空,故而祂不可說;黑暗永遠無法描述光明,因為,黑暗是光明對自己的分別,分別中對光明的描述,就是猜測的疑惑,故而,光明亦不可得;心離分別即離生死,見諸相非相,當下即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