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麼是科學
2018年4月4日 06:37
什麼是科學?
科學,是系統的世界觀與方法論。
是基於對宇宙自然現象,抽象的思維理解,進而拓展出對現象世界,進行具體的認知、檢驗與探索手段。
電腦、汽車、飛機、火箭,是科學嗎?
這都是科技衍生出的產品,並非是科學。
科學是精神體系中,對現象的認知與檢驗,對時空的理解與實踐。
蒸汽機引發了18世紀工業革命,其工業現象卻是物理學奠定了基礎。
21世紀電子時代帶來了世界高度繁榮,而所有的科技產品現象,
皆是愛因斯坦所提出的相對論E=mc²,所衍生出的結果。
科學(英語:Science,希臘語:Επιστήμη)是通過經驗實證的方法,
對現象(原來指自然現象,現泛指包括社會現象等現象)進行歸因的學科。
科學包括三方面定義:觀察,假設,驗證。
能夠被已有知識體系,現有技術手段反覆驗證,並且證明的自然現象、發展過程,我們稱之為“符合科學”。
科學,是系統論、方法論,對自然現象深入的探索,對事態發展內部規律的掌握,以及對發展結果進行的控制研究。
因為科學技術可以被反覆驗證,所以我們信賴科學,依賴科學,迷信科學。
科學是思維的模式,方法的規矩,科學並不是真理。
科學是探尋真理的手段,與過程中使用的方法。
科學能夠證明,已經被檢驗的現象,科學無法證明,尚未被認知的探索。
未被探索到的,就屬於未知領域,而不能武斷地說“不符合科學”。
猶如“量子力學”的出現,對構成宇宙的基礎能量存在形態,提出了測不準原理。
認為宇宙微觀能量、形態表現,是受到觀測者施加觀測力所影響的。
這個論點拓展了,愛因斯坦相對論,將物理學對宇宙的探索,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。
目前,科學探索到的宇宙範圍,已經與靈界相交,如此之近。
前面我們說過,科學不僅僅是產品,而是認識論與方法論。
是基於現象進行的認識,理解,檢測,驗證。
那麼認識現象,理解物質,檢測能量,驗證結果的“意識形態”,就不可能只有一種模式。
比如說,釋迦牟尼佛認為“相由心生”“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”,能量緣起於眾生心識。
眾生無明妄想,與宿業相融,習氣業力的激蕩,形成了宇宙世界。
現代科技所認知的,構成宇宙現象的基礎能量,在佛眼中就是“業”。
能量運動是業力相續,而業源於心識,因眾生迷失了心靈本來面目,沉淪在心識所化的業境之中。
能量微觀至盡絕處,就是時空最初形成時,也就是心識刹那緣起時。
心識分辨越細微,呈現的微粒越細膩,心識被妄想牽引,形成了微粒能量的聚合,形成境界世界。
能量呈現出物質世界,是心識分別所現幻影。
幻影心識於覺性中,猶如滄海泛起一粒泡沫。
覺性法界於自性中,猶如虛空飄浮一粒灰塵。
圓覺自性,非性性有,循諸性起,無取無證。
物質現象與明覺法界,都在自性中生滅緣起。
而自性於緣起中未曾移動,宇宙只是如來一瞥所現。
構成境界的微粒越微觀,能量世界範圍越廣袤,能量密度越細膩,蘊含的時空越深邃,整體境界質量就越強大。
能量聚合的形態,表現出宇宙無限時空與萬物,而驅動能量波動的,是眾生心識妄想。
我們所看到、聽到、觸到、嚐到、聞到、意識到的,一切物理物質現象,並不是真實存在的、永恆不變的客觀。
本質是由我們的,心識妄想結合業力感受,形成認知體驗的投射。
世界的源頭,在心識分辨深處。
外部世界現象,是習氣湧動著妄想,在心識中的幻影投射。
投射幻影欺騙了心靈,
讓心靈誤認為有一個看到、聽到、觸到、嚐到、聞到、意識到的“世界”,
從而被幻影凝固了心靈覺知,覺知被幻影牽動,形成了認知世界的“自我”。
看到,原本是“被看到”;意識到,原本是“被意識到”。
自我,原本是“被自我”;存在,原本是“被存在”。
世界,以及認知世界的“自我”,原本是無根的,猶如幻覺沒有實性,猶如雲彩本無體性。
心靈,在心識分別產生的,自我與世界中沉睡。
自我體驗認知,與業力能量川流,在心靈中上演,滄海桑田、生死輪迴。
心靈本身的清澈明晰,並不會被錯覺改變了性質,
就好像光線無法改變太陽的性質。
不同細微妄念呈現不同密度能量,構成了層層深邃廣袤的時空場。
妄想在心靈中激蕩,能量在時空中聚合,宇宙是心識投射,能量表現著業力,心與物是一體。
妄念表現出業力,呈現無限廣袤宇宙、深邃無限維度中無量時空。
業力糾纏著妄念,精微妄念呈現出,深邃密度能量,構成了層層疊疊微觀中,無限廣袤的世界。
佛陀稱這些時空世界為“三界六道”,眾生依自身業力,所見不同境界世界。
心識妄想越單純,構成世界的業力微粒越細膩;能量微粒越細膩,整體質量越廣袤。
能量微粒越深邃越細膩,蘊含的質量越強大,細膩能量表現出的世界,就越發光芒極耀無限無際。
這些心識深邃細微妄念,呈現出的精微能量世界,就是如來所說的“色界、無色界”。
基於“唯心所現”的宇宙人生觀,釋迦牟尼佛在實踐中推出了,探索真理的“禪修”方法。
探索真理的系統論與方法論都具備了,剩下就是實踐的過程,以及對實踐結果的反覆檢驗了。
經過幾千年來,數以億計修行者的禪定修持結果證明,
佛教禪定,對於人類認知宇宙、調節精神與生理狀態、治癒疾病啟悟靈魂、開發生理潛能,有著巨大的功效。
舉例說明:在兩千六百多年之前,在缺乏科技裝備的醫學條件下,
釋迦牟尼佛,就將人類胚胎生長,誕生的整個過程,詳細進行說明,記錄在案成為《入胎經》。
佛說,一杯水中,具有八萬四千蟲。這個觀點直到西方科學發明顯微鏡後,才得以驗證。
以此種種證據支持,我們可以推測出,佛陀所說的宇宙世界觀,是目前科學界無法驗證的事實。
科學並非是真理,而是探索真理的過程與手段。
以探索真理為目標的思維體系、過程方法、實踐檢驗,就是我們定義的科學。
那麼以定義科學的標準,去衡量佛教探索真理的道路方法,
佛教就是絕對的科學,理論嚴謹,思維系統,邏輯縝密,步驟明確。
其修行過程與成就結果,是可以經得起,反覆檢驗與質疑的。
目前科學界,對構成宇宙的基礎能量研究,已經觸及到了“意識”干擾被觀測能量的形態,這個深邃的維度。
再往下發展,當科技手段與理論研究,深入到能量更深層的,細膩微觀能量核心中,
人類就會驚訝地發現,能量形態竟然是——意識所想像出來的虛影。
物質並無真實的實體存在,一切的“存在”只是“觀察者”。
人類,是被頭腦意識分別,與心識體驗的結合,“被想像地活著”。
世界以及自我,只是心靈大海中,一粒轉瞬即逝的氣泡。
這就是科技探索到了神靈,脫離幻境就是真實。
真理將引導科學發展的方向,從研究物質現象的角度,轉入“心識能量”的“超時空”宇宙探索。
科學將會成為,認知佛法的道路。
釋迦牟尼佛所說的,才是真正的科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