區别
2018年6月13日 09:41
問:修行者與凡夫的根本區別是什麼?
答:區別的核心,在於生死。
你體驗過休克的狀態嗎?
假如你一週沒有吃飯,血糖很低,低到大腦細胞無法工作。
突然間眼前一黑,你暈倒了。
失去意識的你,此刻絕對是陷入昏迷狀態的。
你什麼都不知道,對於外界的刺激失去了反應。
此刻的昏迷狀態中,其實與死亡前,喪失意識的狀態很接近。
你連一個小小的休克,昏迷的狀態都無法超越,
更何談在進入死亡時,意識分解後深沉的昏迷中,你能超越死亡之海?
同樣的休克狀態,在修行者身上出現時,
他的大腦與你一樣,處於停止運行的狀態。
意識陷入昏迷時,他身心內在的覺知,卻是清清楚楚,明明了了。
因為在平時的禪修中,我們身心舒緩,於安詳寧靜中所培育的,就是覺知清澈的單純。
當心靈深處,那清晰明媚,寂靜覺照的純光,成為你觀察世界的主體。
那純明朗寂的覺知,就會充滿你身心中每一粒細胞。
覺知,是流動的異彩,是單純的清晰,是輕鬆的喜悅。
本質,是寂靜靈動的空明。
靈動的單純,不再被頭腦意識蒙蔽,意識在靈覺中脫落。
靈覺圓滿就是普照。
明空的寂靜,不再被身心體驗污染,體驗在寂靜中分解。
明空無掛就是周遍。
寂靜中,無有所覺者,覺與所覺,如夢消散。
靈覺中,無有所見者,世界與自我,本來虛幻。
身心不可得,故生死本寂靜。
寂靜無所有,故生死性涅槃。
於是,凡夫與修行者,雖然同樣地活著,活著現象下面,卻是不同的生命性質。
凡夫將意識頭腦、情慾體驗、自我認知、習氣慾望,當作自我。
當頭腦受損、意識昏迷、體驗分解、肉體衰敗,就等同於此人的死亡。
因為構成你自我人格的因素,無非就是這些條件,當條件失去後,也就等於你的毀滅。
而修行者,在平時的禪定、學法、持戒、清修中,
就是在清理內心中,構成凡夫自我的,諸種因素與條件。
心靈中的垃圾被正信、正念、正覺、正定、正知見所取代後,
先天的覺性,就會在你心靈深處醒來,猶如深沉的幽暗淵底中,昇起太陽的璀璨。
當覺性光明,由內而外照破了,你的眼耳鼻舌身意六根,清洗了色聲香味觸法六塵,
你的意識身心、情感體驗盡皆消散,自覺性純光中脫落時,
你生命中,起主導作用的,就不再是你的思維意識,以及內心自我的願望與認知。
你的存在,猶如照射入水波中的光線,雖然與水波同體變幻形態,
可是無論水波如何變幻形態,水中的光線卻絲毫沒有動搖改變。
因為光線與水波的性質不同,水波無法觸及光線。
而你,就是光線中的明晰,連光線的形態都未曾沾染。
即便光線熄滅了,光中的明晰卻不會消失。
因為明晰即是空性,空性原本無生,故而未曾來去。
無生無滅,無來無去,無垢無淨,無增無減,即是正覺者。
無論凡夫身心的狀態,是活著或者死亡,是醒著或者昏迷,
修行者身心中,明晰空靈的正覺,未曾動搖未曾改變。
凡夫臨終時,昏迷的心靈跟隨習氣,不由自主奔向陰間輪迴。
在同樣肉體死亡、意識昏迷時,修行者的心靈,早已安住本性圓滿覺照靈光中。
空明靈覺中,原本沒有過去未來的幻影雜塵。
故而當下的,圓明普照中,熄滅了死神,充滿了宇宙。
聽我一句肺腑之言:
所有渴望真理,嚮往解脫的修行人啊,千萬千萬不要在,心靈雞湯般的佛教善言中,寄託自己的靈魂。
心靈雞湯,勸善軟語,生活智慧,只是給不想解脫輪迴的凡夫,留下一個寄託心靈情感的休息場所。
這些心靈養分,雞湯智語,對於你改變身心境界,扭轉生命未來,摧滅死神軍隊,毫無意義可言!
大棗蜂蜜,能治癒晚期癌症患者嗎?能用雞蛋敲碎泰山嗎?能用嬰兒對抗軍隊嗎?
寄託情感在心靈雞湯上的人,必定生死輪迴,因為你要的就是自我在佛經中的滿足。
修行就是為了解脫生死束縛,修行者就是直面內心醜陋,勇敢向自我貪慾、自我虛榮、自我膽怯開刀的人。
因為你維護的任何渴求,毫釐隱匿的點滴私心,都是蒙蔽心靈的魔鬼。
只有神靈可以降伏魔鬼,神靈就是究竟真理,純潔身心的信仰。
從一個直面貪慾的行者做起,直至成為擁抱死亡的神靈。
最終圓滿真理,徹悟自性,覺滿宇宙,靈照過去未來。
你是要永斷生死的人,為何不敢相信佛法的真實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