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外無物
2021年9月22日 01:11
設想一下,你失憶了。
忘記了自己是誰。
忘記自己叫什麼,是什麼身份,是什麼職業,是哪裡人。
忘記自己的親人,忘記家庭住址,忘記飲食喜好,忘記情感記掛。
有關於你,人世間所有的身份標記,信息記錄,全部清空。
似乎人世間,從未有過,關於你的絲毫信息記錄。
頭腦空白,處於記憶喪失的呆滯狀態。
但是你的意,是清醒的。
只是沒有概念記憶,支撐頭腦的意,形成意識思維。
好好體驗一下……
如果長期處於頭腦空白,但意識清醒的狀態中。
你想不起來關於自我的一切,但是內心卻有惶恐、焦慮、不安、孤單的感受。
這就證明了,我們人類所說的自我,並非是我們的大腦意識,思維記憶,
而是內心的感知與體驗。
如果頭腦意識,思維記憶,就是我們自己。
當你失憶的時候,自我感受就會消失,為何你心裡依舊有惶恐、孤單、不安的感受?
在心靈深處,承擔這些感受的,是誰?
意識思維,自我概念消失後,心靈中自我認知,以及自我體驗依舊存在。
自我認知,自我體驗,不會隨著頭腦意識的缺失,而同步消失。
就證明了,人類的自我,不會隨著大腦的死亡而死去。
人死亡的時候,心靈內在所感受到的,與失憶症患者的體驗,極其類似。
當肉身大腦死亡時,意識停擺。
當心臟停止跳動時,感知停擺。
可是,你心靈深處,承載這些感知的,細膩微觀認知,未曾被身心意識觸及。
人類的意識與感受,無法觸及到的,心內微妙的認知,並不會隨著肉體死亡而消失。
正如你活著的時候,清醒的意識,與感知的粗淺,就無法觸及、探索到心靈細膩認知。
死亡的時候,那個不被“活著”所觸及的認知,當然不會隨著身心“死亡”而消亡。
認知就是靈魂。
能夠在活著的時候,解脫意識的侷限,擺脫感知的困擾,認知於心靈深處覺醒,這就是修行。
認知,被慾望感受埋葬在,自我體驗習氣深處。
節制慾望,淨化習氣,擺脫頭腦,開放心靈。
透過純潔柔軟的心靈特質,透過溫暖安詳的心靈感知,破除宿世業障川流,就可以觸及到清澈的認知。
靈魂,分為靈與魂兩部分。
靈,是認知的本體,是純粹的光芒。
魂,是認知的對境,是經驗的積累。
微妙的認知,在意識與感知中覺醒,如光線在黑暗的海底綻放。
死亡的陰影將會遠離你。
或者說,你會認知到,現實生活中,這個活著的自己,並非是自己真正的生命。
那麼死亡時,並不是你的身心意識分解過程中,你就不會被習氣帶動。
就好像人,脫下了一件粗重的毛呢外套,並不會因脫掉了外套,而迷失自己。
節制慾望,寬恕自我,接納苦難,安詳純淨,是在清洗魂的業障。
業障清洗純淨,靈的光輝燦爛,就會自然展現。
不被魂,所埋葬的靈,就是聖靈,就是宇宙意志的直接表達。
與宇宙同體,誕生空間與世界。
無所不能,確無生死。
修行是確定可行的現實,絕不是天方夜譚的故事。
但是這條道路很艱難。
首要條件就是——身心與世隔絕。
失去外界環境的,吸引與刺激,心靈趨於安靜,頭腦趨向單純。
讓頭腦處於失憶的狀態,將意識與心靈感知,斷開聯繫。
不被意識牽動的感知,處於自然鬆弛的,自我感知狀態。
在自我感知中,就會浮現,平時被意識遺忘的,未曾注意的情緒。
焦慮,恐懼,冷酷,自私,貪婪,仇恨,惡毒,兇殘,妒恨……
這些被意識,所編造的冠冕堂皇的理由,巧妙隱藏在,內心深處的情緒感受,都會噴湧而出。
有今生的情緒,也有前世的宿債。
情緒都是生命,妄念都是靈體。
要以溫暖而寬恕的心,直面他們,他們都是你曾經的自己,是你曾經所造的心念。
擁抱你的貪婪與恐懼,擁抱你的冷漠與自私,擁抱你的兇殘與惡毒,寬恕你的自私與狹隘。
讓心靈感知,投入寬恕的溫暖中。
讓自我感受,投入無條件接納中。
持續沉浸在,生命之中唯有寬恕與溫暖的純潔中。
純潔會遺忘心靈感受,溫暖將融化心靈體驗,安寧將熄滅自我感知。
你將從凡夫的身語意、身心靈中,脫穎而出,脫胎換骨,破繭成蝶,沐光而出。
要做真修行人,成為黑暗中的光,
而不是嘩眾取寵、博取眼球、自我吹捧、買賣神靈的人。
讓心靈,與世隔絕,這是檢驗修行者,最基本的硬性條件。
心外無物!
世界唯心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