解 釋

2016年12月6日 08:24

問:覺照、覺察、覺知、覺受在體驗上是什麼關係?又怎樣運作?

 

答:唐朝,廣州,法性寺,值印宗法師講《涅槃經》。時有風吹幡動。一僧曰風動,一僧曰幡動,議論不已。慧能進曰:不是風動,不是幡動,仁者心動。一眾駭然。

 

僧人眼見幡動,見幡動者,為意識;另一僧人因幡動,而推理有風動,言風動者,為思慮。

 

意識與思慮,互為因果,意識在前,思慮在後,思慮儲存意識分別,概念相續形成記憶,記憶帶動意識,對六根塵境組合,分別取捨而成世界,故而,無論是說風動,還是幡動,都是意識分別,牽引頭腦記憶所現的名相,因意識並無自體,故名相本無實性,如沙漠陽焰,如水中倒影,皆幻有而非實有,故言風動、幡動者,皆屬夢中說夢,執幻為實。

 

僧人眼見幡動,意識分別繼而說幡動,說幡動者必有見幡動人,見者為誰?非意識,而是意識深處的清醒,因為有清醒,而樹立意識分別諸相之明確,若失去意識深處的清醒,則意識必為所分別諸相所轉,那麼,意識到風動,風動就成了意識,成為固定風動概念的意識,絕無可能轉化為,分別到幡動景象的意識,你能同時意識到風動、幡動,就證明你的意識,並非幡動,也非風動,幡動風動都是你意識所現的分別結果。

 

佛法修行有“粗、細、精、微、妙、覺、寂”幾重境界,對應心靈“色、受、想、行、識、覺、自性”諸層差別,諸法唯心所現,依心靈覺醒程度,現本性圓滿如意,方便而假說如來“法、報、化”三身莊嚴,法法不離心,是名說法;心法不可得,是名究竟義。

 

意識——與所分別諸相是一體的,而意識深處,隨意識所現,卻不被意識改變,見概念諸相,卻不被概念沾染的清醒,卻不會被意識概念,蒙蔽了祂無掛意識,無染諸相的清醒。

 

清醒並非源於意識,清醒是心靈的覺知,在肉體中展現的純澈身光;意識若失去心靈願望的推動,則意識就失去了對六根、外界分別的動力,雖然意識分別的能力健全,可是意識並不會主動去分析世界,比如,一個人遭遇重大事件的打擊後,心灰意冷,對人生世界徹底絕望的時候,他的意識依舊健全,可是意識本身,拒絕對外界產生任何的分別,這是心靈的願望左右了意識的能力。

 

再比如,一個人在絕望的困境中,忽然獲得了解救,巨大的喜悅,重生的希望沖散了他其餘的想法,或許他的肢體支離破碎,或許他依舊危機重重,可是心靈深處的巨大希望伴隨喜悅,操控他的意識,遺忘了客觀環境,心靈只看到獲救的希望,難道困縛他的險境不存在嗎?難道他的意識喪失了分別的能力嗎?都不是,而是,意識分別的根源在於心靈覺受,是心靈覺受的體驗,在推動意識,因心靈所渴望的方向,對外界環境進行分別取捨。

 

既然意識僅僅是心靈達成願望的工具,放下意識這個工具後,我們將可以看到,推動意識工具的力量,就是我們自己的心靈體驗,心靈覺受對六根的體驗,形成了色聲香味觸法,種種境界感受,其中,心靈對意根的體驗,呈現出意識分別,形成概念記憶,當心靈不再體驗意根,則意識就不會去分別內外境界。

 

意識取捨外界,分別形成概念,概念牽引意識形成思維,思維裹挾意識,對外界名相分別的確立,形成世界與虛空的認知,以及認知世界的自我,此為“色陰”。唯色與空,為色邊際。

 

心靈體驗,是意識分別的源動力;構成體驗的,是心靈細膩覺受,覺受攀緣肉體六根形成對世界的取捨感受,感受牽引覺受,在心靈覺知中形成了冷熱、觸離等分別感受,此為“受陰”。唯觸及離,為受邊際。

 

體驗若舒緩輕柔,放鬆清淡的心,對意識思維的放捨,舒緩的心靈中,感受自然柔軟清淡,純淨淨化了體驗,清澈的心靈中,覺知從體驗感受中澄清,覺知自然明晰,明晰清醒的“覺知”,對思維念頭,意識取捨,覺受情緒的靜觀,就是“覺察”。

 

體驗感受猶如海浪,海浪升起於海水,海水是心靈感受深處,構成體驗的細膩覺受,覺受對於所覺受對境的取捨,形成了心靈對存在的形態認知,認知固化了覺受,固化的覺受折射認知,認知分別覺受形成“想”,譬如,你想起酸杏,記憶概念牽引覺受體驗,形成感受境界,你會不自覺地流口水,覺受牽引認知形成體驗記憶,此為“想陰”。唯記與忘,為想邊際。

 

若心靈節制慾望,不被慾望體驗裹挾的心靈覺知,逐漸清醒純淨,清醒心純光燦爛,覺知脫落善惡對錯之體驗,就是“覺觀”;清淨心赤裸完整,脫落情緒慾望之我執,寧靜純淨的心靈,舒緩明澈,不隨身心慾望搖擺,透明通透的心靈,能“觀照”身心煩惱,觀察自我意識,卻不隨自我意識、身心體驗遷流,心與世界同體,光明清澈無邊無際,此為“行陰”。唯生與滅,為行邊際。

 

覺受猶如構成海水的水分子,是心靈對存在的分辨,心靈對存在的認知,呈現覺知,覺知是空間的緣起;心靈對存在認知的感受,就是覺受,覺受是存在感的延續,存在感即空間,空間波動形成了時間,時空是心識覺知所呈現錯覺,錯覺相續形成了世界眾生,故而佛說,三界唯心,萬法唯識,唯心所現,唯識所變。

 

心靈純澈光明的覺受中,是心靈覺知,因分別存在,而由存在感構建的幻覺體驗,當覺受清淨後,心靈覺受中的純澈光明,脫落了所覺受的色聲香味觸法諸種內境,當體驗感受境界融化,覺受不再被體驗蒙蔽,覺受深處細膩的心靈認知,也就從體驗覺受中解脫,體驗分解熄滅了,心靈極深處的覺知,也就失去了取捨的對境,猶如看到煙花的眼睛,當煙花熄滅於虛空,被煙花所迷惑的眼睛,也就覺醒了原來的清澈純明。此乃為“識陰”,唯湛入與合湛,歸識邊際。

 

覺受體驗波動,是心識對存在的分別相續,猶如海浪與大海的關係,海浪平息後,大海就展現出來完整的原貌,識陰並無本體的存在,僅僅是覺性一念困頓,一念錯覺,執幻為實,執即分別,實則存在,分別心蒙蔽覺性,錯覺分別而有生,依行陰光明川流不息,呈現識陰廣袤虛空不動,依生而有滅,宇宙萬物生滅,相續輪迴而固化了最初蒙蔽覺性的那一念,那一念就是識陰存在感,心識對存在的認知,當心識對所認知的存在體驗熄滅,失去體驗支撐的覺受融化後,覺受分解,則連帶確立覺受的覺知,也一起分化瓦解,覺受融解則覺知熄滅,錯覺熄滅則覺性本明。

 

佛說:此有故彼有,此生故彼生,此無故彼無,此滅故彼滅。

 

猶如白雲熄滅於虛空,虛空湛然無掛,無生無滅,無掛無礙,虛空無體性,無需白雲去描述;猶如湖水倒映虛空,虛空原本無相,湖水蒸發消融,虛空本不可得,本無湖水倒映解釋的虛空。

 

覺性無生,故而無滅,無生無滅,則無掛無礙,如水中陽光,水流湍急光明不動;如雲中虛空,雲起雲湧,而虛空無生,如光中之明,純明無雜,熄滅身心疑惑,疑惑盡滅是名覺;覺性無掛,隨生滅妄想,而熄滅生滅分別,無來無去是名空;空性無得,隨順因緣相續,而無所生,於如幻身心中,無取無捨,離幻即覺;故覺性即法界,法界本心體,心生種種法生,心滅種種法滅,生滅幻滅覺心不動,因緣諸法性空無得。

 

心性本來明晰三世,覺性原本普照十方,心隨諸幻非幻不動,心隨諸法無取無捨,無生無滅本來圓滿,無垢無淨原本莊嚴,身心妄想性自空靈,明晰心無染覺知分別,湛然心無掛體驗覺受,念起念滅如雁過寒潭,影過不留覺性明澈,是為“覺照”。

 

覺心即妄心,妄心不離覺,覺所覺空,空覺極圓,空所空滅,生滅既滅,當下即“圓覺”;寂滅不可說,如來不可得,應無所住而生其心,心心無掛是圓滿,念念清淨是如來;故禪宗祖師,終日吃飯未曾吃一粒米,終日走路未曾沾一粒塵,故而佛說:如來四十九年說法,未曾說一字,故而佛說:止止不須說,我法妙難思!

 

不可說,當下清淨十方,無所得,遍滿微塵宇宙,隨順圓滿,了了清淨者,為“寂照”。

 

你看到一朵花,很喜歡也很開心,在情緒的體驗中,你意識到,花是你看到的,因為你的看到,才有這朵花,意識到花,就是看到花的自己,這是“反觀”。

 

你看到一朵花,你很喜歡這朵花,心靈湧現欣喜歡樂,忽然間你發覺,花朵下面藏著一條毒蛇,瞬間你的身體僵硬,冷汗直流,心靈對於花朵的欣喜感受蕩然無存,對於花的體驗,立馬心生厭惡,歡喜與厭惡的體驗,就是你的心靈“覺受”。

 

當你冷靜下來,仔細觀察這條毒蛇,卻發現只是一條攀援在樹上的藤蔓,你的心靈馬上放鬆了;放鬆的心靈中,你自省,為何我的心態體驗,在這幾秒鐘內會有如此大的反差,你反省自心,觀察心靈體驗境界中,在兩種截然不同的覺受體驗深處,有一個不被體驗所改變,卻能取捨體驗的,心靈對覺受的認知,對心靈體驗的觀察,就是“覺察”。

 

這個在心靈深處,潛藏於意識深處,潛藏於體驗之下的清醒認知,就是心靈“覺知”。

 

你在靜默中,反觀本心,清醒的心靈覺知,脫落了意識分別,以及情感取捨,心靈清醒純淨的覺知,從慾望體驗中解脫出來,猶如太陽從濃霧雲層中綻放光明,越來越強烈的光芒,照破雲霧,心靈清醒中,無掛六根塵色,你的心靈純澈,將會從色受想行識的諸種幻覺中覺醒,你的心靈清醒,將熄滅色聲香味觸法等妄念的川流,心無掛六根塵境,就是“覺觀”。

 

心熄滅妄想,妄想熄滅則心空,心空則身心如木桶般脫落,身心脫落則諸法脫落,虛空粉碎,大地平沉,宇宙世界,如鏡面翻轉,瞬間,你會覺醒那無生無滅、無來無去、亙古不變的覺明空一體的圓滿法界,猶如玻璃瓶子被打碎,內外虛空本來就是一體,虛空原本無生,無生故而無掛,無掛故而性空,性空故而圓明,圓明即是周遍,周遍則無來無去,無來無去是為不動,不動是隨順,幻滅覺圓滿,明晰離幻是為“覺照”。

 

明晰圓覺十方,普照周遍的空性,熄滅了普照的智慧,覺明空不可得,法界熄滅於無所得,佛性本無可得,言語道斷,不可思議,不可言說,當下寂滅,是如來實地;朗朗寂寂,隨緣不變,不變隨緣,無掛一法而生萬法,無染一塵而藏宇宙,是為“寂照圓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