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對死亡

2018年11月2日 08:35

問:如何面對死亡?

 

答:當身體進入四大分解時,意識思維絕對無力進行分析。

內心中,自我認知將被今生累積的感受習氣所淹沒。

在失去“主觀”意志的條件下,認知將被動地被感官分解時,

 

地水火風四大的展現與分解,帶入無法抗拒的覺受體驗中。

或者是寒冷徹骨的冰窟,或者是熊熊大火的沙漠,

或者是狂怒的風聲,或者是宇宙世界同時塌陷的恐怖。

 

在頭腦意識完全失去作用的時刻,你內心的認知卻會無比清晰地,體驗每一種境界。

當最後一絲呼吸停止時,認知從身心軀殼中脫離,猶如清風穿過紗窗,好像蟬蛻掉了殼。

在離開的一瞬間,心靈認知中,會浮現你今生所做的所有一切事情。

 

具體到許多年前,當時的你內心的情緒,大腦中的思維都歷歷在目。

甚至於你在一生中,無意間忽略的生活細節,都歷歷在目無比清晰。

一切你所經歷的,所有你經歷的一切,在瞬間——零點一秒之內,會播放完成。

而深入劇情的你,卻真真切切地感覺自己,又詳盡立體地重新經歷了一生。

 

這些體驗、境界、感受、景象,都不由你的主觀意願所左右。

因為此刻的你,失去頭腦意識之後的心靈認知,只有被動感知的能力,沒有分析與取捨的能力。

被動的感知,就是“靈魂”;被所感知的宿業牽引,就形成了“中陰身”。

 

當靈魂脫離肉身後,會隨著內心潛藏的,今生以及往世念念不忘的、最深刻的“訴求”去依靠。

這種感覺,就像是我們從炎炎烈日下,突然進入冷庫中時,你會本能地蜷縮身體抱緊胳膊。

你一定要想盡辦法,去尋找能抵禦寒冷保存體溫的衣物。

 

這是你的肌體生理反應,是你的意志無法左右的“訴求”。

失去肉身支撐的靈魂也是一樣,當脫掉身體這件衣服時,你會感覺到極度不適應。

好像被遺棄的嬰兒般,赤裸裸無依無靠地,在危機四伏的荒野中徘徊。

 

此刻的你,一定想要尋找一個庇護所。

 

而庇護所的樣貌,必定是你心靈中深藏著的,曾令你的“人生”體驗安全舒適的,某些物質因素或情感條件。

人間作惡多端的邪惡之人,靈魂會被心靈潛藏的惡毒兇殘,幻化出的毒蛇猛獸追捕撕咬。

慌不擇路墮入“蒼冥海”,被惡浪席捲進入地獄深處;或者躲進岩石縫隙中,進入地獄深淵。

 

普通人內心的寬忍善良並未泯滅,靈魂所遭遇的,只是昏暗寂寥的曠野。

當你依據內心的訴求,在莽莽原野中尋找,在你感知到微弱的火光、溫度出現在眼前時,

就是你進入陰間世界的路口,會有熟悉你的人來拉著你,猶如醉酒般跌跌撞撞進入另一個世界。

 

陰間與人間社會結構很像,只是沒有貪腐這種東西,因為暗室虧心神目如電,這裡沒有冤假錯案。

依據前世所做的善惡業,眾生去承擔相應的“報應”,這裡是真正的嚴刑峻法,絕沒有漏網之魚。

陰間的主宰者,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換一批人,三山五嶽中供奉的神明,以及天道之中的仙官,負責監察他們。

 

而修行者,不會經歷陰間與地獄境界;哪怕你的信仰不夠虔誠,內心潛藏貪慾,也會因為念佛布施的功德,往生在天道或者人間富貴人家。

為何會這樣?一個對佛法不虔誠,信仰不純潔的人,怎麼也配享受福報?

 

對於此類人,在人世間的偽善狡詐,我也曾經深惡痛絕,認為真真切切是這些人,敗壞著佛門清淨莊嚴。

可是,當覺醒的智慧開始突破表面人體,進入三界內底層時空世界時,這才洞知了這類人的前因後果。

因為“善因”,就好像在荒蕪的土地上長滿了荒草,但是只要種下一根“佛法”的幼苗,這塊土地就會被護法神庇佑。

 

但是,打著佛法名義,偽裝修行人身份騙財騙色,或者信口雌黃歪曲佛義之人,不屬於被護法神庇護之人。

這類人死後,會直接墮落無間地獄,因為他們所謂的“善心善舉”,包含著貪慾魔鬼,就像有毒的蜂蜜一樣。

會斷送信佛者的靈根佛緣,毀滅眾生法身慧命,這樣的人在佛律因果中,懲罰是最最嚴厲深重的。

 

而凡夫不存在偽裝修行人,騙財騙色敗壞佛門的因素,僅僅是與佛做交易而已,雖然不純也屬於善因。

這也就是我們在佛教故事中,所看到的種種凡夫俗子供養僧侶,供養佛教經書塑像,死後能轉生天道的原因。

神靈,不看你的物質條件,人間的功名利祿對於他們,就好像你看豬圈中的糞便一樣骯髒。

 

祂們看重你的心靈願望,一念為善天堂洞開,一念為惡地獄隨行。

祂們保護人間信佛者的善心,依據此轉瞬即逝的微弱善念,可以締結未來此人修行圓滿的結果。

所以,不論此人在現實生活中何種身份,神靈依據你內心信仰的純淨度,看到了你生命的永遠。

 

而修行有大成就的人,在四大分解時,就好像快樂得要回家一樣。

好不容易脫下身體意識這件衣服,終於要回到自己的光明世界去了,怎麼能不開心?

死亡對於他,根本不存在。

 

在他活著的時候,內心已然失去了,種種情慾願望訴求;內心已清洗乾淨了,心靈潛藏的疑惑與感知。

光中無暗,則生死境界無法升起;空中無色,則宇宙蒼穹如指間流沙。

身心內透徹光明,失去所有分別的心,就失去了“分別心”構成的三界。

在身語意中安詳,放棄一切的寬恕心,就放棄了“訴求心”牽引的輪迴。

 

去體驗感知的心,安詳在內心“失去”。

失去一切的最終,是“祂”未曾發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