誰是我

2021年12月3日 10:10

我是誰?誰是我?

我來自哪裡?將要去何處?

這是關於生命,最終極的問題。

 

以修行者實證的經驗,以最直觀的角度,去解答這個問題。

“我”是誰?

這個自我,其本質就是,眾生心中的心願。

 

你們好好回想一下,你所謂的自己。

是不是就是你的“想”。

 

我想要做什麼,我想要吃什麼,我想要思考某個問題。

我感覺餓了,我感覺渴了,我感覺冷了,我感覺累了。

我想某人了,我喜歡某人,我痛恨某人,我害怕某人。

 

整個人生,整體生活,方方面面,事事處處,分分秒秒,

無一不是圍繞著“我想”,在發生著演變。

 

而這個想,絕非是意識,並不源於頭腦記憶。

而是源於心靈動機,是由認知的確定,聚合體驗的感受,而升起心願的動機。

 

因此,我們所說的自我,根本上,就是這個內心動機,也就是心願。

因為有了“我想”,所以呈現出行動的我。

 

我的言談舉止,喜怒哀樂,行住坐臥,嬉笑怒駡,吃喝拉撒,工作生活……

無一不是“我想”,所驅動身軀,做出來的具體表現。

 

我想,就是我們自己。

想要,就是具體生活。

想要,加入了“我”的意識,就形成了具體的,帶有鮮明個性的自我人格。

 

修行,就是從這個“自我”的核心,開始入手。

且聽修行者說。

 

如果你能夠,觀察到心靈深處,不易察覺的微細動機,

將動機中,心願的升起中,將“我”的企圖與觀念祛除,

就會見到,“想要”的,內心願望本體。

 

心願,一旦失去“自我”意識的遮蔽,

心願本體,就會展現出赤裸裸的,慾望體驗,與清醒認知的特質。

 

當心中慾望不再被意識凝固時,

慾望深處的認知,就不再推動慾望形成感受,

而是在慾望深處,呈現出清醒冷靜的觀察。

 

就好像你在大街上,看到一個酷似你孩子的人,被撞倒了。

你熱血沸騰,情緒瘋狂,頭腦混亂,不顧一切衝上前去。

到了孩子面前,卻發現此人並非是你的孩子。

 

當心願湧現的動機,與意識發現的結果,不相吻合時,

此刻的內心願望,瞬間就會冷卻下來。

 

在內心動機,與外界現實,形成偏差的時刻,

你仔細地,深入地,體驗一下此刻的心靈。

能否感受到,能否感知到,心靈情緒體驗深處,

有一個靜靜觀察自己,反思此刻場景的“空白”?

 

是了,這個停頓在心願中,熄滅了動機的“空白”瞬息,

就是自我的源頭,心靈認知主體。

 

一個外國人,一個中國人,同時看到了一種水果。

在外國人的認知概念中,這種水果是有毒的,雖然外表好看卻不能吃。

在中國人的認知體驗中,這個水果是中草藥,通過方法處理後可以吃,

而且能強身健體,是極難得的補品。

 

我們思索這個現象,面對同一種現象,為何每個人的內心體驗,會有如此大的差異?

根本原因,在於意識形成的概念不同,導致了心靈體驗感受不同。

 

可是,無論是外國人內心體驗的拒絕;

還是,中國人內心體驗中的欣喜接受。

他們二人,認知水果是確定存在的,這個心靈清醒確定,

卻不會因為,頭腦概念之間的差異,以及內心體驗的不同,而有絲毫變化;

更不會因為,男女老幼年齡的不同,地位財富健康的差異,而有任何損減。

 

凡有意識生命的,其內心認知,皆是不變的清醒。

只因認知清醒之上,所累積的體驗與概念,塑造出的境界有所差異。

 

肉身一定會死,無論人類或者動物。

可是,內心的認知,卻不會隨著肉身的死亡而消失。

 

就好像我們進入深度睡眠後,夢中的境界,依舊如醒著的時候,一樣具體細緻。

夢中的世界,就是心靈認知基礎上,體驗儲存感受的延續。

夢中的自我,就是心靈認識分辨中,意識儲存的記憶回放。

 

睡眠中,你的意識完全昏迷,依舊有無比真實的夢境。

死去後,造就夢中世界的,習氣體驗與意識記憶,

依舊會隨著業力的推動,繼續構成新的世界。

 

新世界中依舊會有心願,被殘留意識記憶,所牽動而投射出的“認知”。

這個認知,就是靈魂。

這就是六道輪迴的核心——心有我執,必有生死;法有實性,則有生滅。

 

想出生死,脫輪迴,首要條件,就是見到身心內的自我。

於自我中,尋找心願;於心願中,尋覓動機。

於動機中,見認知;於認知中,體驗清醒。

 

內心確定,外界蘋果是真實存在的,這個“清醒”,就是我執的根源。

我執即分別,分別即取捨,取捨即聚散,聚散即輪迴。

 

心靈認知,就是眾生的命源,眾生皆因心“想”,所生形體外貌,而誕生死輪迴。

心靈認知,就是解脫生與死的大門。

 

認知,是墮落在凝聚體驗中的覺知。

覺知,是無形無相,卻清澈明晰。

被川流不息的覺受,塑造出無盡無量的幻念。

 

幻念凝固覺受,形成體驗。

體驗塑造覺知,形成認知。

認知,聚合六根,形成境界。

境界,牽動認知,形成自我。

 

於是自我中,具有認知與覺知的,特質與性質。

認知的特質是確定,覺知的特質是存在。

認知的性質是清醒,覺知的性質是空間。

 

修行者能夠,在自我心願升起之時,在心願中,將自我的慾望企圖淨化後,

就可以在心願動機中,見到動機本身的迷茫。

 

當動機,失去自我的催動後,心願就如瀚海浮萍。

心願,在失去目標、失去慾望、失去意圖的牽引後,就會逐漸淡化分解。

心願,在心靈認知的清醒確定中,淡化分解。

 

就好像你想要喝茶,發現此時此處不能喝茶。

心願放下的時候,心靈知道不能喝茶的確定感,並沒有消失掉。

 

安住在,心靈清醒的確定感當下,你會發現,

肉體人身中,意識心願的這個“自我”,其實並不真實存在。

體驗,體會,觀察內心清醒的確定感。

這就是修行者,直達彼岸的道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