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 路

2017年7月26日 08:31

思緒繁雜,妄想紛飛,情慾澎湃,浮想聯翩,心浮氣躁。

 

你覺得這種狀態挺正常,每一天不都是這樣生活過來的嗎?

哪一個人沒有妄想?誰能夠心靜似水,柔和安定地活在當下?

 

其實,你自己就可以!

 

假設,你正在高速路上開車,車速140邁,你的注意力絕對是高度集中,不敢有絲毫分神。

任何牽引你意識,進行深入思維的聯想,你的心靈願望都不會容許。

因為思維的散亂會牽引心靈注意力,心神不寧就會忽略路況,一不留神就是車毀人亡。

 

因此,你內心的願望,會將全身心的注意力,集中在當下。

 

既然,你的主觀願望,可以調動意識,對於思維想像,念頭記憶,情緒感知,進行暫時的隔離與屏蔽。

就足以證明,你平時妄想紛飛的思維,波瀾起伏的感受,都不是你自己。

 

如果,念頭相續構成的思維記憶是你自己,你的心靈願望就不可能將他摒棄。

如果,情緒慾望構成的內心體驗是你自己,你的主觀願望就不可能將他隔離。

 

你的心靈願望能拋棄念頭,意識能警覺念頭的紛擾,就證明念頭不是意識。

 

意識離開念頭的牽引,思維、思想、邏輯、想像,就會停止。

你會發覺,意,僅僅是心靈願望的延展,意,可以脫離識,獨自存在。

 

不被識所分別,不被念頭牽引的意,僅僅是一個工具,使用工具的,是心靈願望。

你的心靈願望能隔離體驗,專注心能覺察感受的波動,就證明感受不是心靈。

 

覺察心,脫離體驗慾望的沾染,情緒、感受、慾望就會分解消散。

你會發現,感受,僅僅是心靈覺受的衍生,覺受可以脫落感受,獨自存在。

 

不被體驗凝固,不被感受擾亂的覺受,僅僅是一層心靈錯覺,升起錯覺的,是心靈願望。

心靈深處的主觀願望,是我們的靈魂,靈魂極深處的細膩覺知,是我們的神識。

 

神識被錯覺蒙蔽,被感受牽引,就是輪迴。

覺知被所覺蒙蔽,被妄念牽引,就是生死。

 

你苦苦追尋的,渴求解脫的道路,就在於此!

 

注意,集中你全身心的注意力,聆聽!

 

在你摒棄思維意識的,主觀願望深處,覺察願望深處的清醒。

失去心靈深處的清醒分辨,主觀願望無從升起。

 

在你隔絕慾望體驗的,主觀願望專注中,體證專注心的明了。

失去心靈的明了取捨,專注心的精純無法形成。

 

清醒心中,是覺知的湛然。

專注心中,是覺受的純澈。

覺受,是覺知細膩分別的延伸,覺知,以覺受細膩波動呈現。

覺知,是錯覺構成的空間。覺受,是覺知對空間的取捨,形成了時間。

 

覺受牽引覺知,覺知分辨覺受,就是時間擾亂空間,形成無限時空維度,時空交錯就是世界。

 

在無限維度的時空中,分別取捨世界具體名相的——覺知,被覺受凝固就形成了眾生。

眾生的靈覺,就是迷失在心靈時空中,在妄想世界中,被覺受體驗塑造的心靈覺知。

 

覺知以清醒的分別體現,覺受以明了的取捨體現。

清醒的分別妄想,結合覺受體驗,體驗牽引覺知,就是心靈願望。

願望覺受的感受,牽引清醒的分別,就是流浪生死的靈魂眾生。

 

因此,你我眾生的解脫之路,不在求神拜佛、放生蓋廟、磕頭念經中,

而在於尋找到,內心主觀願望的——清醒明了。

 

清醒中有分別,明了中有覺察。

分別中有覺知,覺察中是覺受。

 

覺受,熄滅了所體驗的感知,感知脫落了,覺受如雲霧般消散。

覺知,脫離了所分辨的生滅,存在感脫落了,時空如錯覺熄滅。

 

覺知深處,是脫落覺知妄想的,無生不動明晰璀璨。

覺受深處,是不被覺受沾染的,裸然無掛清澈周遍。

 

覺知失去覺受培育,覺受失去覺知支持。

 

覺受熄滅,世界粉碎,山河大地無寸土。

覺知熄滅,虛空粉碎,過去未來即當下。

 

身心寂滅,時空消散,周遍十方,圓明三世。

無際微塵世界,無盡無量眾生,眾生身心思慮,任一念頭升起,明性遍知遍覺。

 

如來言:若有一世界中,下一滴雨,如來盡知,如親眼目睹。

 

明性以普照十方的智慧光明呈現,在圓滿光明中,光明無法蒙蔽明性的自由。

 

光明熄滅了,在無盡黑暗中,黑暗無法阻礙明性的自由,明性在光明黑暗中無生無滅,自在清澈。

覺性以周遍未來過去的圓滿呈現,在清淨莊嚴中,時空無法侷限覺性的清澈。

 

世界成住壞空,生滅輪迴,緣起緣滅,無法掛礙覺性之如如,覺性隨世界生滅而無掛無礙,莊嚴不動。

 

明性熄滅十方三世一切疑惑,疑惑熄滅,分辨自消,明性也無所得,無所得即空,空性即圓滿。

覺性粉碎過去未來所有幻覺,覺與所覺,同時熄滅,離幻即覺,不可得即空,空性即清淨。

 

覺明空一體,性空無二體,隨緣現諸相,隨幻現諸心。

 

眾生深觀,過去心不可得,現在心不可得,未來心不可得,心心無掛。

應無所住而生其心,心心見如來。

 

眾生信受,相由心生,相幻心空,於緣起諸法,無取無捨,於幻滅諸心,不辨不離。

 

“凡所有相,皆是虛妄,若見諸相非相,則見如來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