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禅八定(二)

2018年1月4日 07:38

四禅八定,所经历的种种境界,

是心灵觉知,由攀缘六根尘色,取舍外部世界的昏沉状态,

转向为,心灵观照身心内在的觉照状态。

心灵逐渐清淡中,觉知复苏的过程,呈现出四禅八定境界。

 

觉性,在觉知中寂静明晰,觉知融化于觉性。

觉性无生,明性无挂,空性无碍。

 

“觉海性澄圆,圆澄觉圆妙。”

呈现出圆明十方、清净遍满的,法界无际光明刹土。

 

禅定中的体验状态,核心永远是觉知。

觉知以细微觉受,呈现刹那分别;觉受以觉知分辨,呈现细腻波动。

 

第一层:四禅定。

 

初禅称为离生喜乐地。

 

内心愿望对于世界,产生出厌离心。

不再执迷人世间的心灵,从人世间的欲望情感中,短暂地复苏了清净休息。

如疲于奔命的人,停止了奔跑的脚步,休息疲惫的身心。

心灵不再被思考外界的意识所凝固,心灵感知中的单纯柔软,自意识情绪中复苏了安宁。

安宁柔软的心淡泊清净,对内心欲望感受有所觉察。

 

意识思维,不再随着内心欲望的惯性去延展。

内心感受不被记忆思维加强,感受情绪就会淡化。

淡化过程中,心灵会感受到轻松愉悦,犹如人卸下了万斤重担。

 

解脱欲望情绪的疲惫后,感受深处的心灵体验,开始逐渐清净。

清净淡泊的体验,犹如静水倒映浮云。

心灵体验中的清净,开始反观思维意识的浮动。

犹如一辆停止的车辆,观看奔驰的车流。

 

感受与思维,都在清净体验中清晰浮现。

于清净心中,浮现的意识思维与感受欲望,带不动清净的心灵体验。

心灵体验,脱落身心惯性的欲望串习,心灵觉受中,生起清纯崭新的快乐。

 

这就是初禅——离生喜乐地。

 

第二禅又叫定生喜乐地,是开始入定了。

 

构成感受的,细腻体验清净到一定程度时,

体验就会由内而外,呈现出来心灵觉受,细腻的光明形态。

光明挂不住黑暗,感受与体验,本能地在光明之中消散。

建立在感受欲望推动之上的意识与思维活动,开始从清净体验中脱落。

不再被意识牵引,不再被感受裹挟的细腻觉受,

在身心意识中,独自纯澈,凝定明晰,如日出沧海,光芒照破云雾。

 

纯澈无挂身心,名为定。清净无染感受,名喜乐。

 

第三禅又叫离喜妙乐地。

 

清净纯澈心,脱落了意识思维的繁杂,与欲望感受的污秽。

不被意识思维,欲望感受牵引的心灵体验,

体验犹如结冰的冰块,开始逐渐融化。

 

心灵觉知,自想阴、受阴、色阴构成的世界名相中清醒复苏。

复苏的心灵觉受中,绽放觉知清澈的光明。

觉知在身心体验中,如眼光清澈,熄灭了体验细腻的感知。

离开有喜悦感知的细微念头,心灵进而生出清净妙乐。

 

第四禅又叫舍念清净地。

 

觉知如眼光纯澈,在自我意识的身心相续中,如日出虚空。

光明驱散黑暗,眼光不染灰尘,觉照心如云中之光,不挂意识分别。

 

意识念头依旧生灭相续,心灵觉照念头,而不挂碍念头。

欲望感受依旧川流不息,心灵觉照体验,而无挂染体验。

 

觉照朗朗晴明,心如镜面,映照十方宇宙。

 

这就是进入了四禅,舍念清净地。

四禅定的基础,是觉受清净。

平等安详,凝定晴明,是为初禅到四禅。

 

第二层:四空定。

 

在清净心的基础上,反观觉照本心,就复苏了觉知的纯然。

觉知于身心中,熄灭六尘,脱落六根,照破贪欲境界。

在色受想蕴的习气烦恼中,复苏觉知的过程,呈现出四空定。

 

复苏清澈的觉知,脱根尘感受体验。

心灵无取烦恼,无得欲望,无受意识,不拒苦乐。

 

觉知,于不受不拒的心灵安宁纯澈中,

清醒熄灭了生灭浮影,离浮影则清醒脱落。

是空无边处定。

 

明澈熄灭了苦乐觉受,离苦乐则觉受消失。

是识无边处定。

 

光明大乐中,明晰觉照大乐。

大乐如雾气消散,光明如幻影褪色。

世界与众生不可得,

是无所有处定。

 

无有觉察者,亦无觉察境界。觉者即所觉,所觉即觉者。

不可说,不思议,离分别,不可取。

是非想非非想定。

 

四空定的核心,是觉知在心灵细腻觉受境界中的复苏。

仔细体会,仔细体证,仔细经验……

以上四禅八定,诸种妙受经验,都建立于——对存在的感知。

 

言语文字背后的境界,皆有所指的妙乐体验。

即便是不可思议、无所得、不可说,最终有一个,不可得、不可说、不可思议的存在。

即无明。

 

心识一念分别,刹那永恒的存在。

 

四禅八定以上,是觉知脱落所觉。

觉者即所觉,所觉即觉者。

 

第三层:法界觉慧定。

 

觉性,在身心相续的,刹那间生灭觉知中,明晰纯澈,不可思议。

如人自所见的景象中,觉醒了见世界的纯澈目光。

目光清澈无杂,普照万物而无挂无染,明了世界而无取无证。

 

如虚空在流动的云彩中,觉醒了性空无碍的自由。

空性在云彩中,随缘不动而清净无生,无碍无得而无生无灭。

 

如树中有香,香随树所现,拆树而觅香,香终不可得。

如色中胶青,青随色所现,灭色而寻青,青亦无所得。

 

随缘性起,落落无生,周遍圆满,如如不动。

随顺性寂,故生灭相中,无挂变易迁流,名寂静。

生灭变易,本性不可得,故变易性清净,名菩提。

 

故而,在我们被妄想活着的因缘中,因果业境消散之时,觉性明晰的纯澈,不会被散乱妄念所蒙蔽。

 

相不可得,即心不可得,心相无生即性明。

所觉即觉知,觉知熄灭所觉,觉知无所依存,是觉所觉空。

 

觉知熄灭所觉,觉知亦不可得,不被所觉蒙蔽的,觉知“存在感”,就是空觉极圆。

觉知随所觉熄灭,而消融了觉知分别,为空所空灭。

觉知熄灭了最终刹那,分别觉知一同熄灭,是生灭既灭。

 

心灵感知熄灭,宇宙时空脱落。

无生则清净,清净名周遍。

 

不动名庄严十方,是觉性朗寂。

无灭而随顺圆满,是清净周遍。

 

“忽然超越,世出世间,十方圆明,获二殊胜。”

 

人无我,法无我,烦恼即菩提,心法性湛然。

随心现缘,性自清净,随缘不变,无取无证,是入法界登佛果。

 

在烦恼中性清净,在生灭中性不动,在缘起中性无挂,在名色中性圆满。

普照十方,圆觉过去未来,随顺清净,圆满十方刹土,为大菩萨法性慧定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