甄别
2018年8月24日 02:13
问:如何甄别上师?
答:只看一条:他是否将世界视为实有,他是否将自我视为实有。
将世界视为实有者,定然将僧俗“相”视为实有,则必然强调形式上的修行。
强调出家、念经、打坐、礼拜、绕塔、放生、超度、祈福,等等所作所为。
认定通过这类行为,必可产生无量功德,从而超度众生,升华自己,最终成佛解脱。
心不自心,因色故心,色不自色,因心故色;心若着相,相染心迷。
无论他在行为、形式上多么用功,哪怕勤修六度“布施、持戒、忍辱、精进、禅定、智慧”。
只是一位教授佛理知识的人间老师,带领信众培育善功德,往生天界投生于三界上层。
因为不明“缘起性空,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”的佛理,就无法在无明心中,实证当下清净,如如不动的法身。
将自我视为实有者,必定将修行“成就”当作实有,则必定强调修行所获之功德。
夸耀自己持戒清净,赞许自己禅定了得,感慨自己读经万卷,得意自己受大德灌顶加持。
对自己的形象、名誉极其爱惜,着重修饰自己的一言一行,美其名曰“庄严佛法”。
貌似对人世间物质利益不屑一顾,实则贪图死后享受天界佛国的功德。
表面上谦卑低下和蔼可亲,实则内心贡高我慢不可一世。
自诩为如来在世,手握真理高高在上,头顶光环俯视众生。
此类修行者比较多,因修行佛法偶有所获,就沾沾自喜洋洋自得,内心视自我为真理的标榜。
无论他表现得多么纯洁,言行中伟光正,举止中高大上,此人内心的我执习气,必定将他的心识带入轮回中。
此类人修行极易走入魔道,因为众生心中的我执,真真切切就是魔王的利爪。
自我庄严,自我获得,自我成就,自我维护,最终维护的是,魔王利益的诱惑,最终投生于魔王的世界中。
心存我执,不出生死,心离我执,生死性空。
那么何种人,是具备引领众生灵魂,出离三界永断轮回的导师?
只看他内心的纯洁,纯洁以何标准衡量?只看他出离心的深切!
佛因大事因缘而现世间,何为大事?宣说佛知见!
何为佛知见?“身心如幻,法我皆空,心法无得,如如不动,性自圆觉”。
不舍烦恼而证菩提,不离生死而性涅槃,不弃轮回而自解脱,不迷身心而见如来。
这类人很难寻觅,他太普通了,因为内心失去自我执迷,所以自我身心只是他穿着的衣服。
他不会将衣服当作自己,所以他不会去格外地修饰自我,也就无法彰显自我的存在。
生活就是他修行的道场,烦恼习气就是他的居所,欲望情感就是他的游乐场,于生死轮回中他进出无碍。
他会嬉笑怒骂,也会穿衣吃饭,有喜怒哀乐,也有忧伤悲切,只是他的心,在世间百态一切境界中“不过界”。
何为“不过界”?就是他可以参与一切生活,而对于生活没有贪恋。
他可以体验感受一切,却在体验中失去一切,在感受中心无挂碍。
他明明了了觉知一切,却在觉知中灵透舒缓,如雁过寒潭无痕迹。
他不执迷佛相、僧相、众生相,因为他失去了“自我相”。
他不拒绝烦恼、欲望、身语意,因为他失去了“清净相”。
他与所有活着的众生,外形上,表现中没有丝毫差异,甚至于没有别人的高雅端庄。
但是众生是“被活着”,而他是活着中,不被活着所“沾染”,他不因活着而“存在”,也不因死亡而“不存在”。
他是生与死无法触及,他是身心无法牵引,他是欲望无法沾染,他是自我未曾禁锢,他是烦恼性本菩提。
这样的人,他的特质是真实,因为虚幻没必要伪装;他的表现是平常,因为梦境不值得强调。
你或许可以接触到他,却感知不到他的心,因为他就在你的心灵深处。
他虽然以人身显现,在世界中与你相对,却与你亘古一体未曾分离。
你的头脑意识、心灵思虑、情感觉知,因为觉知了他,而离开了他。
他却在你的离开中,未曾刹那间离开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