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泉
2018年7月6日 03:15
你是否知道,体验就是痛苦?
体验是窒息心灵的凝重。
为了减缓痛苦,心灵认知默许体验成为自己。
自我感受,是心灵窒息的麻木。
犹如离家出走的孩子,家中光明觉受,孩子依稀记得。
这种依稀记忆,藏在我们的意识、感受、体验、认知的背后。
记忆是,没有主体的清澈,是不可获得的安详,是无法分辨的清醒,是无法触及的单纯。
光明记忆,是生命本来的状态,无论你随欲望漂泊了多久,
生命温暖的光明,本来体验绝不会消失掉。
于是,我们就会在忙忙碌碌的生活中,在是非对错的纷扰中,在跌宕起伏的命运中,时常感受到迷茫。
为何你会在现实生活中,经常性地,体验到内心深深的迷茫?
为何你在情感宣泄完后,不由自己地,感受空虚乏味、茫然不知所措?
为何在你欲望愿望得到满足后,你内心反而觉得失落、空虚,觉得生命毫无意义?
为何家境优越、事业成功的人中,很多人都会有潜在的抑郁症?
答案只有一个:你意识所成就的,并不是你的灵魂所渴望的;你感受所满足的,并不是你心灵所期许的。
否则,你绝不会在功成名就后,内心觉得空虚;否则你绝不会在欲望满足后,觉得浅薄乏味。
感受空虚的,是体验深处的认知;感受乏味的,是灵魂对自己的记忆。
就好像,无论诱拐孩子的人,赐予孩子多少珍宝美食,都无法与孩子原本温暖的家,相提并论。
虽然幼小的孩子,无力抵抗身心欲望的胁迫,但是孩子依旧记得家。
于是,无论你的意识如何努力,努力地编造出概念的玩具,孩子依旧想念妈妈。
于是,无论你的欲望多么勤劳,勤劳地充填着感受中体验,孩子也被欲望所累。
被欲望疲倦的孩子,就会更加地思念,原本温暖纯净的家。
无论你多么努力工作,孜孜不倦乐此不疲,你的心灵认知永远不会满足。
因为,体验的泥土,永远不可能成为觉性之光明。
无论你将泥土塑造出何种形态,感受体验都不能成为明晰的极乐。
而心灵的原本,是单纯的光明,是温暖的安详。
所以,哪怕你用尽一切手段,只能满足感官的欲望,却饥饿了灵魂。
你的身体需要吃饭,才能维持生理健康。
同样,你的灵魂也需要吃饭,才能维持生命健康。
灵魂吃什么食物?——法义、禅定。
究竟法义,犹如清泉洗涤污垢,可以破开灵魂的迷茫。
将居住在身心内的灵魂,从意识思维、从感受欲望中复苏过来。
苏醒过来的灵魂,就好像穿着身心意识的衣服,灵魂依旧在身心中,借助身心意识存活。
身心意识与灵魂,却是同一具身体中,两个截然独立的存在。
醒来的灵魂,可以理性地体察身心,可以清醒地观察意识。
清醒的单纯,对身语意长期观察;寂静的纯澈,对身语意长期体察。
久而久之,观察身语意的,灵魂中的认知,就会脱落身语意,而独立纯澈。
久而久之,体察身语意的,灵魂中的清净,就会脱落欲望感受,清醒而纯明。
于是,孩子在究竟佛义的指引下,摆脱了眼耳鼻舌身意,思维欲望诱拐犯的裹挟。
孩子可以正面地,直视这些骗子们的真实面目,而不是无奈被动地,被他们牵引流浪。
脱离诱拐犯的孩子,需要清泉与食物的滋养,才能健康身体茁壮成长。
唯一滋养灵魂的食物,就是禅定中,微妙纯乐、安详舒适的觉受。
法义是需要体证的,失去禅定境界支撑,一切法义都是纸上谈兵。
犹如你理解世上所有菜单,背诵一切菜名都滚瓜烂熟,但是你一口都没有吃到。
哪怕你背诵的菜名都是古往今来的经典,哪怕你理解了珍馐美味的诀窍,你依旧会饿死。
珍馐菜名不能当饭吃,做菜窍诀无法果腹,于是,你最终在朗朗读菜单声中,饿死街头。
一定要禅定,禅定不是为了获得境界,而是,心灵本能地渴望呼吸。
禅定中,彻底遗忘身心,彻底遗忘世界,遗忘外面的客观环境,遗忘内心的感受体验。
只是全神贯注地,专注寻找身心中,能观察身心的,那个清醒者。
你能看到的一切,都绝对不是你。
宁静觉察到意识,意识必定不是你;清醒觉察到身体,身体一定不是你。
淡泊体察到欲望,欲望绝对不是你;柔软体察到体验,感受必定不是你。
你一定是,能见到一切的清醒,而绝不是,这清醒所见的任何境界。
找到身心意识深处,那个不被情感欲望、体验感受,所蒙蔽的清醒。
祂一定出现在脊椎之中,在心脏后面与脊椎之间。
祂是极其细腻、极其单纯、极其微妙的觉受。
是脱落了心灵感知的清澈,是脱落了心灵感受的纯洁。
是脱落了意识思维的清醒,是脱落了身体感官的自由。
禅定中,境界发生时,一定在脊椎中,在心脏部位的后背上,开始丝丝缕缕的、微细微妙的觉受。
是透明的安详,是纯明的舒适,是单纯的自由,是无限的愉悦,是极耀的狂喜。
你的脊椎核心内部,会有微妙的绵延呼吸感受,此呼吸是无法以肉身感知的。
是身体神经系统所无法察觉的,透明清澈而深邃绵长的,脊椎内微细通畅之呼吸。
安详在,不可描述、不可思议、无所获得、无丝毫作意的纯明中。
透明在,无法触及、无法分辨、无法感知、无丝毫体验的自由中。
极乐在,不可思议、无法经验、无法分别、未丝毫移动的纯粹中。
身语意分解殆尽,自我存在熄灭无痕。
你是所有的一切。
一切在你之中,只是你一瞥所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