汝意不可信

2019年2月24日 07:34

佛言:慎勿信汝意,汝意不可信。慎勿与色会,色会即祸生。得阿罗汉已,乃可信汝意。——《四十二章经》

问:人类必须依靠头脑意识,才能学习知识,去认识改造世界啊,以佛经而言,我们该如何面对头脑意识?

 

答:举个例子,你自己去体验。

 

黑暗之中,面前有一扇门。

要打开门,必须有钥匙。

于是你搜索自己的身上,找到很多类似于钥匙的东西。

摸索着,探索着,试验着,终于将面前的门打开了。

 

此刻你不得不相信,是手中的钥匙,打开了眼前的门。

此后你绝对会相信,只有找对了钥匙,才可以打开门。

钥匙对于开门,是必须的,离开钥匙就无法开门。

 

钥匙与开门,具有因果关系,前因后果浅显易懂。

你绝对地,信任这种关系,你无法“不信任”开门必须要有钥匙,这个论点与逻辑。

 

注意,钥匙能开门,开门必须有钥匙。

这个事实现象,逻辑推论,所建立的基础,是——黑暗。

你设身处地地,想象一个场景:

此刻,你的头顶、身后、脚下,四面八方,都亮起了聚光灯。

聚光灯照耀中,你所处的空间内,没有半点阴暗,包括这扇门。

在明媚璀璨的照耀中,门,展现出它真实的样子。

原来,你面前只有,这一扇孤零零的门。

门的周围是空荡荡的,没有墙壁也没有房间,更没有门背后的通道。

仅仅是一扇,孤零零、独自竖立着的木门。

 

你可以随意地,从木门旁边擦身而过,也可以从木门下面钻过去。

你可以从任何角度,越过这道门,因为在木门周边都是虚空。

 

门,对于你的前行,根本构不成障碍。

请问,此刻,你用来开门的,这把钥匙有何用?

 

开门人比喻自我,钥匙比喻意识,木门比喻世界,前行比喻生存,灯光比喻觉性。

 

本性移离而有觉性,觉性眯盹幻生存在,存在以心灵感知呈现。

心灵感知,聚合六根色尘,在心愿与意识之间,投射出我们认知的世界。

 

心灵存在感的体验,投射出我们眼前的空间。

心灵对存在的觉知,投射出存在的形态演化。

也就是随空间移动,而幻觉形成了时间波动。

时间牵引心灵觉知,觉知被空间变化所牵引。

就形成了,在无尽深邃的,无限延伸的,时空交错之中,

能认知时间、感知空间的——心灵认知。

认知,是觉知的衣服;觉知,是认知的本质。

 

在浩渺无限时空中,心灵“觉知”,随着对存在时空,具体的细分体验,

而形成了无量细腻分别念,与无限细腻感知习气。

分别妄念牵引觉知,形成了认知的主观意志。

感受习气塑造觉知,形成了认知的感受体验。

 

认知,被主观意志带动,形成了“自我意志”。

认知,被感受体验固化,塑造出“自我愿望”。

 

因为“自我”,而有“我的”。

我们一生的命运,是自我所投射的“记忆”。

 

被“自我”心愿主观,所牵引的认知,就是人类所说的“灵魂”。

可以脱离身体器官,脱离大脑思维,而独立“存在”。

 

而我们所认为的“意识头脑”,仅仅是心灵“自我意愿”的,具体表达与延展。

因为头脑意识源自于心,所以我们无论思考什么,

在思维观念中,都带有认知记忆,与感知体验的成分。

 

比如说“望梅止渴”,比如说“杯弓蛇影”,比如说“疑邻盗斧”。

我们头脑中形成的任何观念,都受到心灵感知体验的左右。

而心灵体验感知,也会随意识形成的观念,有所改变有所增减。

而在心愿与意志之间,

传递信息,分析概念,体验感受,作出判断的“确认”,

就是“自我”。

 

自我,从根本上而言,是心灵迷茫的产物。

当心灵陷入黑暗,而有了在黑暗中,探寻生命存在的“心意”。

 

在身心黑暗的环境中,世界就真的成为了,障碍我们见证“自性”之迷幻。

或者说,意识思维是心灵愿望的延续。

意识对世界的思考,延展着心灵,对生命延续的渴望。

 

于是,站在世界大门前,摸索意识钥匙,企图开门的心灵,

试图以开门前行探索未来,来获取心灵维护存在感,持续性稳定支持。

 

如果,我们通过修行,点燃了内心深处,觉性原始之光。

觉光开启生命智慧,光明由内而外,普照我们的精神与肌体。

就类似于,在深沉黑暗之中,突然间从四面八方,点燃了无数一万瓦特的聚光灯。

 

强光普照中,黑暗昏沉消散,

智慧觉照中,世界有相无体。

 

于是,你会发现生命本身,可以不依赖,这个现实物质世界而存在。

就好像,在光明之中,你发现,眼前的木门可以随意穿越,并无阻碍你前行的自由。

此刻,开门的钥匙,就成为了无用之物。

此刻,被开启的门,本无取舍并无挂碍。

此刻,思索的意识,就成为了废弃障碍。

此刻,门前的自己,本来虚幻自在解脱。

 

光中无暗,是“空中无色”,在觉性普照中,

想要开门的心愿,探索门锁的认知,开启门的意识钥匙,以及被开启的世界之门,

都成为了有相而无体的“错觉”,错觉是正觉的“移位”。

在错觉之中,无有分别,不予取舍,落落清净,如如不动,即不可言说的“觉性”。并没有实有的觉性可以被“获得”。当错觉熄灭,幻觉本无生。本无生灭,本无沾染,本无来去,名正觉者。

 

“云何为人演说?不取于相,如如不动。”

——《金刚经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