灵
2020年3月3日 11:24
灵魂,是不假修饰的直觉。
灵,是体验中深层的认知。
魂,是欲望中感受的执迷。
认知被执迷所牵成为体验,执迷推动认知形成感受。
体验感知,攀缘大脑意识,形成了基于体验的概念。
概念与感受相续形成了思想。
意识反过来塑造感受成为情绪,思维反过来塑造认知形成人格。
人格情绪,结合意识思维,就是我们所认为的“自我”。
这个自我,是心灵深处的认知,结合肉身功能,形成的“内衣”。
这个肉体,是心灵宿业之投射,是因缘轮转中,形成的“外套”。
我们将外套当作自己,我们将内衣视为生命,
却遗忘了穿着衣服的“灵魂”。
我们以为,自我就是生命全部所有。
却不知道,生命被自我锁在黑暗中。
无论是恶毒的坏人,或是慈善的好人,都有灵魂。
灵魂并不参与人性的善恶。
犹如水流中的光线,并不参与水流的激荡。
灵魂,会被体验与意识所蒙蔽,但并不会消失。
身心自我,对于灵魂只是一件衣服。
既然灵魂,能穿上人性的心意衣装,那么当然,也可以脱下人类的身心躯壳。
脱掉肉身躯壳的灵魂,与肉身结合时间长久了,
体验会被感受所熏染,认知会被人格所凝固。
人格随着感受游走,感受推动人格寻觅,这就是“孤魂野鬼”。
这类人的生死不由自己控制,完全凭借因果循环之定数。
当人性这件内衣,构成的内容是无私、善良、宽容时,
人性情感的温暖,会让灵魂很安宁。
认知之灵,透过安宁的身心,直接观望外界,就是不假思索的“直觉”。
由于认知通过的身心通道中,眼耳鼻舌身意,色声香味触法。
这些构成过程中的因素,是无私纯洁的,是正直善良的,是宽容柔和的,
六根六尘因素,会与通过的认知产生“摩擦”,摩擦形成的激荡涟漪,就是“境界”。
好人内心的境界,由于构成的元素是纯洁纯善的,
因此笼罩在认知中的境界,就是美好幸福的。
为何说好人死后一定去天堂,那是因为,他的心灵内容是天堂圣洁。
当心灵,习惯了安宁,习惯了纯洁,习惯了无私,习惯了宽容。
宽容会舒缓“自我”的恐惧;无私会淡化“自我”的坚硬。
纯洁会消散“自我”的欲望;安宁将温暖“自我”的紧张。
构成自我“内衣”的,种种细腻因素,在纯洁的心中融化。
自我,将会呈现出“分解状态”。
感受中的体验,一旦长期处于安宁纯洁状态,
安宁纯洁体验,将会本能地熄灭感受的波动。
感受一旦熄灭,思维意识,一定会停摆。
就好像钟表没电了,指针虽在却不动,意识虽有却不思考。
此刻,你将会从头脑的漩涡中,静默地抽身而退。
处于类似于“愣神”的状态中,清醒地了然身边发生的事情。
“了然”却脱落了意识与感受,处于前念已灭后念未起的空白中。
这是觉醒的第一个阶段:内心会体验到,“头脑与情绪,并非是自己。”
在空白身心状态中,清晰的体验,会在安宁中观察到,念头的升起与消散。
而体验的宁静中,没有对于念头的追随与分别,只有宁静中的观察。
很多人会以为,这就是禅了,这就是觉悟了,这就是解脱了。
其实不是,这不是禅,与解脱还相差十万八千里。
因为心,虽然脱离了头脑意识,可是清晰的体验,与空白的认知,依旧存在。
这种状态,处于想阴分解的前期,尚未进入想阴分解的“三摩地”。
自我感受与自我意识脱落了,可是自我认知与自我体验,依旧固化。
在自我没有消融之前,就一定处于生死轮回中。
当内心空白的状态,越来越稳定。
当心灵的了然,逐渐替代了意识。
此刻是关键点转折点,在于心灵认知朝向的方向。
心灵朝向外界,相信六根与世界是“真实”的,
无论你内在体验,处于何种境界,皆属于外道。
头脑意识空白,情绪感受剥落,如果持续处于此种状态中,
认定这种“空白”就是禅定,就是空境,就是得道,就会落入断灭空、顽空、死空等误区之中。
或者内心对空白的体验非常的执迷,执迷心会形成幻业。
极其容易招引三界内,低层空间的灵体,获得某种感应与能量。
就好像一个玻璃瓶倒空了,如果你不能粉碎这个瓶子,就一定有人想要占据这个空间。
正法修行者,认定心灵深处才是解脱的方向。
不间断地朝内心深处,去前进,去净化,去拓展,去发掘。
心灵熟悉了,恒久内观的状态,内观觉察的专注力,会形成凝定的清澈。
久而久之,内在的凝定专注清澈,会与身心深层的“觉知”,相互辉映。
觉知,在认知中闪耀光芒;觉受,在体验中呈现清净。
这就是心光发动,此刻,才是解脱生死的开始。
这是解脱的第二个阶段:犹如心灵深处睁开了眼睛,觉知逐渐脱离身心,呈现出独立存在。
构成自我的基础体验,在清净觉受中,犹如冰块浸入热水,不断分解融化。
体验,在清净觉受融化的过程,会释放出累世的习气,习气将呈现出三界六道。
构成自我的核心认知,在光明觉知中,持续分解消散。
认知,在纯洁觉知分解的过程,会释放出累世的记忆,记忆将幻现出神佛鬼魔。
入“三摩地”,是诞生真正意义上的魔,与外道崇拜的神灵之处所。
认知融入觉知的过程,就是三摩地定境中,穿越三界浩渺宇宙的过程。
最终,认知融入觉知,觉知熄灭认知,就没有“自我”呈现。
最终,体验融入觉受,觉受熄灭体验,就失去“世界”境界。
唯有无限广袤空间,与无尽光明的“存在”。
此处是时间的起点与终点,也是生命的起点与终点。
这里,可以说解脱了分段生死。
具体特征:内在纯灵可以“照见”,自我心灵与头脑意识的相续。
犹如站在玻璃窗外,看窗内的活动一样。
是“观照”人类自我的,毫厘起心动念,细腻思维记忆,微细情感体验,整体生命的运行。
而“观照”是独立于身心意识存在的。
是透明的清醒,是无相的广袤,是自由的极乐,是终点与起点。
你以“存在”,承载着三界浩渺过去与未来。
存在是“你”,造就着恒河沙般无尽的宇宙。
这是解脱的第三个阶段:觉知,熄灭了身心意识;觉受,逝去了感受体验。
觉知宛若虚空中的太阳,光明与虚空合为一体。
仅仅是清澈明晰的“存在”。
存在,只是法界圣贤一念错觉。
众生,只在错觉中倒映着圣贤。
当心识觉知,在所觉“存在”中,离弃觉知分别。
当觉受空间,在承载“宇宙”中,不辨空间真实。
犹如被景物吸引住的目光,从所见境界中恢复了清醒。
目光纯澈,瞬间复苏了,“照见一切,毫不沾染”的圆明朗寂。
存在如幻觉,熄灭在清醒中;三界如梦境,熄灭在圆明中。
这是解脱的第四个阶段:内在脱落了觉知。
心灵内在虚空,与外界宇宙空间合为一体。
内外空间是一体的空性,宇宙十方成为你的心灵。
时空中一切,都尽收眼底,历历在目,毫厘可见。
过去未来,十方三世,只是错觉中瞬间迷离。
众生自我,生死轮回,确是眯盹中刹那倒影。
充满十方,圆觉普照,是法界海慧。
法我皆空,无生无灭,是诸大菩萨。
这是解脱第五个阶段:犹如目光清澈中,抽取出明晰性质。
明晰性质,不随目光所见而分辨,空性寂静,不被空间存在而禁锢。
大菩萨,能够窥测如来真颜。
是的,用“窥测”这个词,很恰当。
因为如来是离相的。
“凡所有相,皆是虚妄,若见诸相非相,即见如来。”
大菩萨如“目光”,清澈圆觉,遍满十方,无生无灭。
自性如来是“眼睛”,眼睛永远不见自己。
于是,如来者,不可说,亦不可得。
但是大菩萨目光中的明晰,与如来自性寂灭,是同一个性质。
只是寂灭中未曾染明晰,只是不动中未曾生智慧。
所以,虽然大菩萨可以“真性”窥测如来,
却不能观赏如来全貌。
就好像目光出自眼睛,却无法观测眼睛一样。
智慧就是愚痴,光明就是昏暗,觉悟就是迷失,空性就是移位。
那永不见自己的眼睛,犹如砍掉了头颅的人,不会说我的头没有了。
故无能觉者,亦无所觉境。
这是最后的阶段:如梦初醒,梦境伴随着觉醒。
即心离心,即相离相,身语意中,无取无证,生死轮回中,涅槃清净。
言语道断,如如不动。
不可说,离分别,未生灭,未来去,当下即是。
修行人,要向内心去朝拜如来。
将我们心灵的祝福留给众生,
将我们无私的奉献温暖亲人。
将我们端正的品格树立形态,
用我们宽恕的坦荡净化心灵。
你自己就是一个“世界”,你知道吗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