突破

2021年12月20日 19:54

觉受,在意识剔除了“识”,只留下“意”的清醒空白中,浮出水面。

 

觉受,是脱离意识的安宁;觉受,是脱离体验的苏醒。

觉受,是脱离思虑的自由;觉受,是脱离感受的狂喜。

 

凡夫是接触不到觉受的,无论是生是死,只能在体验与感受之间,被习气所轮回。

接触到觉受之人,已经开始解脱生死,不再受认知与意识之间,迷惘自我之绑架。

 

八月流火,艳阳高照,万物焦渴,赤地千里。

气温40度以上,恰逢停电,空调不能用。

 

你此刻的感受是什么?你能感受到什么?

你可能,会感受烦躁,感受焦躁,感受压抑。

 

同时,感受之中,会有感知存在。

你感知到,自己的情绪很焦躁,你感知到,自己的感受比较易怒。

感知与感受,都是带有意识的,只是头脑意识与心灵认知,对体验的认知深度层次不同。

时光流逝,转瞬间炎炎夏日过去,秋高气爽季节来临。

天高云淡,秋风飒爽,令人心旷神怡。

 

你感受到身心舒适,舒适的感受令你满意。

你感知到,情绪状态很好。

你感知到,身体的舒服,令你的心态愉悦。

 

此刻,身边的朋友回忆起,前几个月酷暑难耐的日子。

你的内心泛起,对酷暑体验的记忆,

连连摇头,怨声载道,心有余悸。

 

体验,以感受表现,以感知表达。

体验,在感受与感知的深处,却超越了感受与感知的范畴,处于心灵更细腻微观的深层境界中。

 

心灵深处,对酷暑难耐的体验,促使你的感知回忆起,焦渴难耐的感受。

感受带动感知,推动意识,形成了对“焦渴”这种体验的认识。

头脑,将被“认识”后的体验,储存成为概念。

 

当焦渴,这个概念,与焦渴,这种体验,结合起来时,

焦渴的境界,就会在感知感受中,圆满细致,生动复原。

在焦渴的境界中,感受,感知,体验深处,一定有一个,能够认知境界的自己。

 

虽然这个自我无形无相,没有名称也没有身体,没有颜色也没有气息。

可是,他却是体验的核心。

若是体验中,失去了认知的主观,则体验的状态,与感知感受的境界,乃至意识概念思维,都无法形成。

 

举个现实的例子:

 

你身处盛大的宴席中,桌面上珍馐野味琳琅满目,身边亲朋好友高朋满座。

你内心的境界,是欣欣向荣,是阖家欢乐,是兴高采烈,是满足自得。

 

忽然间你接听了一个电话。

电话中,被告知家里出了巨变,天塌了。

 

拿着手机的手,都忘了放下来,就这样举在耳边。

心中受震撼后一片茫然,眼前昏黑,世界失去了颜色。

此刻,眼前的珍馐美味,你是看不到的,身边的欢声笑语,你是听不到的。

 

难道是你突然间失明了,因此见不到眼前的事物?

难道是你突然间失聪了,因此听不见身边的声音?

 

当然不是,你的身体健康,五官健全,神志清醒,意识正常。

只是,此刻当下,你的心思已经不在当场了。

 

你内心的愿望,已经失去了,对当下境界的,分辨取舍之意图。

也就是,你的心灵动机,不再对当下现场的世界,形成兴趣后。

你内心之境界,以至于意识思维,都会对现场世界,视而不见,充耳不闻。

现场不存在吗?宴席不存在吗?亲朋好友不存在吗?

依旧存在,依旧在物理现象中,予以客观表现。

 

可是,在你的主观意图中,被心愿动机,给忽略遗忘了。

这就证明了一点,你内心的境界,源于心愿动机。

 

心愿,以体验作为载体,以感知感受作为内涵,以意识思维作为表现。

但是心愿,却无法被意识、感受、体验所找到,所接触到。

你的心愿,可以因为意识概念而发生改变。

 

比如说,你想吃冰激凌,心想就是心愿,然后意识到,冰激凌对脾胃不好,于是你放下了想吃的心愿。

心愿,虽然受到你意识的左右,可是,头脑意识,却无法深入心灵体验,去直接接触到心愿。

 

你仔细回忆一下,现在此刻操作一下。

看看自己,能不能以意识的分别力,去深入心灵体验中,看到体验深处蕴含的心愿?

绝对不可能,你只能在心灵感受中,看到体验动机的形态,却看不到动机愿望的本身。

 

心愿的本身,是无形无相的,是透明的认知。

对于头脑意识,与感知体验而言,“认知”是超出了,可被分析分别的范畴。

 

众生的生死,生命的轮回,都在意识与体验之间的过程中。

从体验中,复苏了认知的清澈,就是从轮回中,苏醒了单纯的永恒。

你身处阳光下,看到灿烂的世界。

心灵认知,对体验与意识,构成的世界境界,形成确定的认知。

于是,世界就确定存在了。

 

其实,所谓的确定,仅仅是认知对境界的固化。

其实,所谓的世界,仅仅是体验被认知所凝固。

 

如果境界,没有被认知所固化,认知是认知,境界是境界。

你会发现,世界是不存在的。

 

所谓的客观物理世界,仅仅是因缘和合的能量川流。

所谓的主观境界世界,仅仅是生灭川流的妄念习气。

 

认知,如果不确定,所认知的体验与意识,

意识与体验,就无法形成境界。

没有境界的支撑,世界就无法成型。

 

真相是,世界建立在,心愿认知之中。

客观世界是,心灵认知对体验的确定。

 

透过心灵体验,确定体验,分辨感受,品味感知,操控意识的——认知,

就是众生所说的“自我”。

自我,以及自我活着的世界,都是心灵认知的投射。

 

就好像,放映机投射在幕布上的光。

光,不会随着幕布上的电影剧情,而改变了清澈的性质。

 

于是,你站在阳光下,心灵认知“见”到了“看到世界”。

同样,你处于黑暗中,心灵认知“见”到了“没看到”。

心灵能见世界的认知,认知中的见性,不会因为眼睛见到,或见不到世界,见性而发生改变。

认知的清澈,在脱离体验与意识的污垢尘埃后,会逐渐地呈现出,见性本身的灵动。

 

当灵动光耀的认知,在心意动机净化中,苏醒了广袤一体的纯澈浩渺,

认知就成为了觉知。

 

承载体验的认知消散,体验与意识构成的境界消散。

也就是个体意志消散,生命轮回的主体与环境消散。

 

生死轮回,即刻终止。

在刹那存在的,无限无量,透明空间中,本来无有个体意志,更没有生死轮回。

 

存在,是智慧的表现。

智慧,是光芒的表现。

光芒,是大乐的表现。

大乐,是博爱的表现。

此处,生命才可以接触到觉受。

 

只有在人间的修行者,才有可能有能力,接触到觉受。

觉受,一定在觉知中发生。

 

觉知明了,晴朗不动,身心脱落时,

身心内在寂静安宁中,光芒觉受由脊椎中浮现。

 

除了脊椎以外,觉受不可能,在身体其他部位发生。

不会在心灵发生,心灵发生的只是认知与体验。

不会在头脑发生,头脑发生的只是分析与想象。

 

觉受只能在脊椎中发生。

是极其细腻、极尽微妙的,丝丝缕缕点点滴滴的,舒适安宁的蔓延。

 

觉受,在身心内在,极深极深空间中,以明媚柔和光芒表现。

觉受,是觉知空间的,具体表现形态。

 

觉知,仅仅是一念存在,存在以空间呈现永恒,

空间中,觉性透过存在,对存在形成分辨,形成细腻的光芒觉受。

觉受,就是三界内,生灵最基础最原始的体性。

 

觉知,是灵识之本。

觉受,是生命之源。

 

禅定中,觉受自内而外,自上而下,渗透身体细胞,改变着生命境界,

禅定中,肉身回归觉受,自外而内,意识回归停顿,心愿回归安宁,肉身体验回归极乐。

 

这就是凡俗肉身的转化。

同时是法界神圣的降临。

 

一步步地,在往人体表面上发展。

一层层地,自微观往表面上突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