止观
2020年3月5日 16:05
问:心与意识是一体的,如何断除意识?
答:意识不能被断除,但是可以被脱落。
犹如云层中有虚空,虚空却挂不住云彩。
用止观的修行法门。很简单,却很有效。
前提是,需要内心坦荡、纯洁、真实、专注。
禅定,上坐后,舒展身体,让身体自然挺拔。
处于肌肉骨骼都舒服的状态,越舒适越好,越松弛越好,越享受越好。
让内心的感受,转向心灵内部。
用你的感受,去感知心脏背后,与脊柱之间的地方。
专注地,轻柔地,放松地,慢慢地,去细细地感受。
只需要“感受”,不需要去“分析”。
你的意识,是分析的工具。
你的思维,是推理的工具。
工具本身,需要有人来使用,工具才可以施展作用。
所以,如果人不使用工具,工具就处于闲置状态。
这个使用工具的人,就是内心的渴望。
渴望的表现,就是“专注力”。
意识,可以分析感受,可以理解体验。
比如说,你难过了,为何难过?难过的感受是怎样的,意识都可以作出分析,给出答案。
比如说,你吃到糖是甜的,吃到药是苦的,对于苦甜的体验,意识也可以作出类比,给出答案。
或者说,意识分析的根本,就建立在心灵体验的基础之上。
头脑中储存的任何一个概念,都有其对应的,心灵体验中的“经验”,作为建立概念的基础。
我们所说的心意,身语意,自我体验,自我意识,自我感受,就在体验与概念,与意识之间的空间中循环。
顺序是:思维——意识——记忆——感受——体验——经验。
可是,意识却无法理解“觉受”,觉受,是意识无法触及的,体验中,经验深处的“柔软”。
比如说,我们遇到某个人,就一见钟情。
内心的喜悦、熟悉、爱恋的觉受,是你的头脑理性无法抑制的。
就好像,我们新到一个地方,思维记忆中从未来过此地,却非常熟悉这里的一切。
这种源于心灵“潜意识”的直观印象,是意识所无法解释、无法分析、无法给出答案的。
一见钟情的感受,本能熟悉的直观,其中深层的内涵,并非是感受本身作出的决定。
爱恋或者憎恶的感受,没有前期铺垫,没有现实中的前因后果,没有丝毫理性的逻辑依据。
可是你见到此人,就是莫名的欢喜;可是新到此地,就如数家珍般,对环境了如指掌。
发自内心喜爱与憎恶,是没有理由支持的,你的感受不由你意识做主。
感受环境熟悉的直观,是没有丝毫依据的,你的体验不受你记忆做主。
真正为你感受做主的,是心灵体验深处的,觉受。
不受意识与体验修饰,心灵深层觉受,就是你的灵魂。
是心灵觉受中,曾经的经验触觉,导致了你今生,遭遇前世因果后,作出的本能情感反应。
有些人天生怕水,有的人天性喜欢热闹,有些人对音乐有天赋,有些人天性喜欢肉食。
这都是前世的经历,在心灵深层觉受中,烙印下的痕迹。
人死后,头脑意识脱落,心灵感受体验分解,可是深层的觉受经验,却不会被身心意识所触及。
但是会被体验所烙印,被习气所熏染。
被烙印熏染的觉受,凝固成某种境界。
境界就是天堂地狱人间,种种世界。
在境界中,觉受经验境界,觉知分辨境界的,就是灵魂。
禅定中,越过意识分析,直接感受内心。
感受中,柔软舒适的体验,逐渐替代你的感受。
体验是极其细腻的,在细腻的体验中,心会在轻柔中“灵动”。
会诞生一种,无法言说,却无比真切的“清澈”。
就好像,在深深的海底,你睁开了眼睛。
虽然什么都看不见,但是眼睛的睁开,让你清醒地知道,
你身处黑暗,但是黑暗,已经并非是“你自己”。
心灵深处睁开了眼睛,眼睛虽然暂时见不到景象,但眼睛本身就是光明。
这个心眼,就是意识所不能触及、无法理解、无法接触的。
将身心全部的:注意力、专注力、感受力、感知力、体察心、觉察心。
彻底融入,投入,进入,这种柔软清澈的“单纯”中。
以决绝的单纯清澈,遗忘身心,遗忘意识,遗忘专注力,
遗忘感受力,遗忘体察心,遗忘觉察心,遗忘一切心意。
此处,头脑意识,绝对无法触及,犹如水面上的油斑,无法触及水中的光线。
此处,一切苦痛烦恼会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,极乐而舒适,妙明的安详。
这是三界上神的恣意,是与天地同寿,与日月同辉的荣光。
留在这里,让单纯的清澈,成为你自己,遗忘一切,舍弃一切。
意识就会彻底断除,头脑记忆、情感体验,会整体从单纯的光明中,如衣服般脱落。
你是极乐,安宁,幸福,与光芒。
再下一步就是,光芒中出现明性。
灵魂开始分解,前世今生,生生世世,每一天,每一刻,每一念,历历在目。
心光中,明性抽离出光芒,光芒中呈现出三界六道。
无限宇宙,浩渺世界,恒沙众生,起心动念,无漏洞悉。
三摩地定境中,神魔的世界,将会被开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