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节 教义对比

 

微博 2021年5月29日01:10

真理,使灵魂获得解脱。

宗教,却试图束缚灵魂。

 

在修行初期,对宗教的敬畏与虔诚,确实可以起到约束人心,净化习气罪业的作用。

在修行中期,在经典中锤炼,对心性的磨砺,对信仰的澄清,确实依赖于宗教神话的激励。

到修行上层,内在灵性,由心灵深处苏醒时,三魂七魄从灵觉中脱落,

就会觉察到,任何名相形式,任何境界觉受,都是人心习气的幻觉,包括宗教神迹。

 

那清醒且清净的觉知,不被习气蒙蔽,不受觉受熏染,不被头脑欺骗,不被体验阻碍。

觉知,那清澈透明,却遍满一切的明晓,是真理在三界六道中,最直接的体现。

真理没有固定形态,随缘而生,随缘而灭。

应众生不同根性,展现不同色声香味触法,呈现众生眼耳鼻舌身意。

依众生往昔夙缘,宣说直指人心,觉悟本性,见性解脱的奥义。

 

真理不需要宗教的外衣,依旧是真理。

而宗教,离开了究竟法义的核心,就不再是宗教。

切莫将宗教视为真理。

否则,上帝就不会教导众生,不要崇拜偶像。

 

觉者克里希那穆提,亲手解散了誉满全球、信徒无数的“通神学会”。

 

圣人亲证了真理,只是真理本身,并无其他。

宗教形式与仪轨,保持尊重,不应依赖,更不应痴迷。

 

金刚狮子

2022年4月6日

 

进入一间昏暗的房间,房间地板上有一团蜷缩盘起的物件,你本能地以为那是一条蛇,惊吓中魂不守舍,尖声惊叫,身心紧张,情绪痛苦,心灵激荡,体验凝固成恐惧。

 

此刻,释迦牟尼佛,在你身后拍了拍你的肩膀,说:“不要害怕,这只是一团绳子而已,不是蛇,我带你走近去观察它,让你自己亲眼看到它的实相。”于是,你跟随释迦牟尼佛走向绳子,亲眼看到地板上蜷缩的物件,确实是根绳子。

 

瞬间,你紧张的情绪被舒缓,恐惧的体验被释放,痛苦的情绪被瓦解,飞转的思绪被停止,身心处于安稳宁静状态,随着身心意识的安稳松弛,身心中原始的觉性,就会伴随着清净心,自内而外地绽放出来。

 

佛陀教你持戒,长期持戒养育清净心。

身心妄想习气,如水中泥沙沉淀,水清则光显。

佛陀教你禅定,甚深禅定中培育觉性。

觉性如水底光明,禅定中身心安稳,意识静止光明增长。

纯明觉性与水波同体,觉性清澈不被水波牵动。

 

清净心不被习气蒙蔽,觉性不随心意牵引。

久而久之觉性湛然圆明,清净心增长转为空间。

空间寂然不动,不动空间中,身心习气,欲望感受,自我心意,尽皆粉碎瓦解。

 

觉性明晰通透,明晰纯澈中,意识分别,记忆概念,思虑心识,妄念动机,如雪花飞入阳光中,瞬间蒸发无痕迹。

 

觉性如太阳普照身心内外,空间的觉知融入太阳光中。

因觉知空间阻隔太阳光,而有了太阳光的光线形态。

当空间融入太阳,觉知融入觉性,

 

不受觉知空间,所阻隔的太阳光,

光线的明晰性质,就从光线形态中抽离出来。

不受空间阻隔的明晰,瞬间穿透了宇宙十方空间。

明晰普照十方三世世界,觉性智慧洞彻过去未来。

 

你的身体依旧在昏暗的房间内,身心意识的表层功能健全。

见闻觉知全部都能使用,但是,身心意识内在的觉性,不被身语意沾染,觉性与身语意同体,本性清净圆满微尘宇宙,明晰顿超过去未来,空性熄灭时间空间,觉性渗入微尘世界,是圆觉无漏普照十方苍穹的大智慧。

 

释迦牟尼佛的教法,让修行者身心清净,心意安稳。

安稳如大地,寂静如虚空,智慧如海,巍峨庄严。

 

释迦牟尼佛的教法,使人安稳清净。

在明晰的觉悟中,生死梦境当下消散。

随缘不变即庄严,不变随缘是圆满。

清净智慧是佛陀世界。

 

现实生活中的状态,就是安稳清净,朴素平凡,随缘度日,心意内守,人世间任何事件对于你而言,都是“现象”,现象无善无恶,觉性清净无挂,心转色相世界,为觉性法界,居人间红尘,却身心离幻,见是非善恶,“见”之中“觉”满十方。

 

善分别诸法,居第一义而不动,名正等正觉。

 

人间因缘身心分解时,死亡的黑暗无法在觉性光明中驻足。

身心死亡的瞬间,觉性大放异彩,伟岸光辉普照十方三世。

明晰纯澈智慧圆满三千大千,生死轮回如梦境熄灭在当下。

无生无灭无来无去,清净庄严法界三界。

无垢无净不增不减,觉性清净过去未来。

 

觉性中,“未曾发生”,是“祂”的智慧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-

进入一间昏暗的房间,房间地板上有一团蜷缩盘起的物件,你本能地以为那是一条蛇,惊吓中魂不守舍,尖声惊叫,身心紧张,情绪痛苦,心灵激荡,体验凝固成恐惧。

 

此刻,基督耶稣在你身后,拍了拍你的肩膀,说:“亲爱的孩子,不要怕,要宽恕它,不管它是根绳子,还是一条真正的毒蛇,我们都要宽恕它。”因为我们真正的自己,是“灵”,“灵”就是爱,唯有爱可以战胜恐惧,因为爱就是圣主的旨意,我们遵从爱的旨意,宽恕了一切伤害,就战胜了所有恐惧,“灵”不会被任何事物所伤害,因为“灵”与圣主同体,圣主随时与你同在,无人可以伤害得了圣主,因此你是绝对安全的。

 

你无需认清,前方蜷缩的物件,究竟是根绳子还是一条毒蛇,你唯一要做的就是“宽恕它”,当你宽恕了黑暗的威胁,爱就救赎了被黑暗威胁的你自己,宽恕是圣主赐予众生最珍贵的礼物,经由宽恕,我们可以回归圣主天国,宽恕是圣主的天心,天心就是永恒的平安,平安中融化一切生死苦难,平安中熄灭所有心意分别。

 

因此,孩子,你只是在人生的睡梦中,被自己的心意分别所恐惧,选择在梦境中宽恕梦境吧,梦境中无论发生什么恐怖的事情,终究无法真正地伤害到你,因为你真正的自己,此刻就在圣主天心内,永恒平安中,绝对安全绝对安宁。

 

你无需对现象世界,进行深刻的分析,也无需对身心烦恼,秉持严苛的戒律,你只需要秉持一颗,纯洁纯净纯粹的“爱心”,就是最根本的持戒了。

耶稣教你宽恕,教你爱人如己。

当“爱”之中失去自己时,“爱”就不被“我与众生”的分别,

而遮蔽了“爱”的永恒无限,光明平安本质。

 

犹如黑暗中点亮光明,在绝对漆黑中,光明璀璨欢乐。

我们不再因黑暗而升起恐惧。

无需因恐惧,而升起对黑暗无休止的分别猜疑。

我们依赖光明就足以了,光明中黑暗无法存留。

正如纯爱没有对相的分别,真知亦无猜疑保留。

 

耶稣教你“爱”,经由爱之光明,

你的“灵”,在圣主天国中醒来。

 

“纯爱”之中无有分别,“真知”之中无有疑虑。

 

因此现实世界中,生灭缘起的一切“现象”,内涵都是统一的圣洁,罪恶与仇恨,只是“灵性”兄弟姐妹们,在梦境做错了事情,错事并非是“罪”,一切过错都可以悔改,众生心灵悔改当下,“灵性”就在身心中逐渐苏醒。

 

你的悔改连接了,圣主慈爱之救赎。

 

一切过错的源头,都因为“灵”与圣主分离。

遗忘了生命先天之爱,先天之爱就是圣主之心。

你心中爱的苏醒,是圣主爱之抚慰。

你从未离开过“祂”。

唯有一颗恐惧的心灵,才会去攻击别人。

回忆起自己“灵”的属性之人,心中就会升起“爱”的天性。

心中有“爱”之人绝不可能攻击别人,心中充满“爱”的人,主导此身心意识的核心,就一定是“灵”,而非人类因素或者魔鬼。

 

去爱吧,我的孩子。

爱就是圣主,心中有爱,就是与圣主同在。

圣主的光辉,通过你内心的爱,照耀人间与天堂。

你与所有的“灵性”兄弟姐妹,将在同一个“爱心”中,

回归圣主极乐天国。

 

天堂内幸福是无限的光明。

永恒的极乐是无边无尽的。

天堂内没有苦难可以停留。

因完全的宽恕中唯有温暖。

天堂内没有黑暗可以浮现。

因究竟的平安中熄灭分别。

 

天堂内没有生死轮回。

只因,生死只是梦境中的“心意”,对梦境的迷恋。

梦境根本不存在,正如你的“心意”原本不存在。

轮回只是你的“心意”,被恐惧所驱动的“分别”。

 

你只是“灵”啊,“灵”就是爱。

爱之中无法生出恐惧。

因此“灵”从未真正进入生死轮回中。

无论你身陷何种绝境,哪怕你心存黑暗恐惧。

只要能觉知到,圣主对你深深的爱从未离开。

“灵性”真知苏醒当下,爱将破开恐惧的黑暗。

你只是被梦境所“生死轮回”而已。

 

耶稣基督的教法,令修行者身心光明,生命充满爱能,“灵性”觉知力治愈,救赎,超度,身心微观中宿世冤亲债主,无限妄念习气众生。

 

生命自微观到表现,自内而外焕发生机,修行者从心灵到意识,从身体到感受,身心内外都处在光明灵动,欢畅极乐,深邃幸福的天国光明平安性中。

 

纯爱可以点燃灵性,灵性激活则魂魄分解,魂魄分解则生死消散,宽恕之中蕴含究竟圣主平安性,宽恕是圣主赋予生命的旨意,平安性就是寂灭性,寂灭性就是如来性,因此,耶稣基督的教法,是足以横渡生死的,大无畏金刚狮子的修法。

 

耶稣基督的教法,使人幸福欢乐。

在阳光的心态中,离开生死梦境。

平安熄灭分别是庄严,纯爱接纳一切是圆满。

爱与平安,是圣主天国。

 

天堂内没有苦难悲伤。

只因,苦难是心灵缺乏爱的呼唤。

苦难一定是心灵的体验。

唯有忘记了爱的心灵,才会被体验凝固成“受者”。

苏醒了爱的心灵,唯有付出与施舍,唯有承担与奉献。

充满爱的心灵中,苦难与指责,是无法驻足的。

因为爱就是圣主的天心。

心中充满了爱的人,“灵”就已经在天堂。

 

你看到人世间,所有遭受苦难的人,

存在的只是,“灵”遗忘圣主后的孤单。

 

天堂内没有恐惧伤害。

只因,伤害是因为爱的缺失,

导致心灵,自圣主平安中堕落。

自圣主平安性中堕落的心,

失去真知光明,就生出了无明恐惧。

恐惧的经验,促使心灵攀缘。

攀缘的心,在无明黑暗中,营造出梦境。

受伤害的只是你,在梦境中对梦境的执迷。

 

天堂内没有疑惑思虑。

圣主是光明永恒真知。

 

梦境世界的疑虑产生于黑暗。

黑暗源自于,“灵”与圣主分离。

 

纯爱中,没有对被爱者的选择。

因此,纯爱本身,没有能付出爱的施者。

纯爱是彻底的清净接纳。

纯爱是究竟的宽恕温暖。

 

纯爱未曾分别,爱内无有怨尤。

爱是圣主平安,爱中熄灭恐惧。

 

爱就是“灵”,“灵”就是生命。

生命就是实相,实相是永恒。

 

平安性中,“爱与宽恕”,是“祂”的慈悲。

 

废除时间

2022年4月25日

 

佛陀教法核心是觉性,无论是奢摩他止观——观察内在如实状态,无论是三摩地幻观——思维修破除“我、人、众生、世界”现象的虚幻,还是禅那修行——觉知身心灵非我,随着习气业力的净化、消融、分解,自性清净展现,持续性的、持久的觉察、觉知、觉照,会在身心内形成“凝聚定境”,经由专注清纯的“定境”,于妄想生灭的相续习气身心中,达到一尘不染,即心离心,即相离相的“清净随缘”安稳状态,所谓明心见性,见性解脱。

 

于临终前,身心内在“见精”清澈,定力恒常,一念不生,一念无挂,清净心即佛国净土,即可一念顿超无明,往生西方极乐世界。

仅仅是“见性”解脱而已。

未曾解脱的,那些累世业障、妄想、习气、罪咎,依旧存在,于生命深层次中,牵绊着已经“见性解脱”的清净觉知的部分,所以我们看到佛经中记载,一个修行者想要成就,动不动就需要多少“劫”的时间修行,因为旧账未还,新账又欠,业力你仅仅发现它没有用,清净观察它、视它为幻也没有用,任何念头与体验,都是生命存在,和你的意识心愿一样,都具有主观能动的“生命性”。

 

或者说,你的心意自我、心愿动机,就是由这些无限细腻的妄念习气聚合构成的,你的主观意志,你的观念记忆,你的心愿动机,就是它们在表达,你这个最表面的人壳子,怎么可能触及到,构成人类躯壳的基础因素?

 

别幻想了,历史上能够出离生死轮回的人,寥寥无几,屈指可数,就是因为人们一厢情愿地认为,理解了佛经,储备了知识概念,就是修行了,佛经知识越充实,修行境界就越高深;或者说,禅修中的清净状态越稳定,修行境界越高深。

 

可是,你累世劫积蓄的妄想习气、业障因果,没有丝毫消融啊,你生命的性质,依旧是因缘妄想的“存在”啊,存在中具有实际质量的黑暗因素,怎么可能,因为心灵明白了几句佛经道理,就自动熄灭,自动净化,自动消融瓦解了哪?

 

可能吗?

怎么可能!

 

这也就是宗教修行中,动不动就要修他个千八百劫的根本原因,一世根本修行不出来的,最多也就是与佛结缘,升往天堂中继续闻法熏习,思维佛义,究竟体证佛性,开启先天觉性,从妄想梦境中,抽离出来一部分觉性,这就是属于“证果”了。

 

宗教中,修行者的“果位”,指的就是“无生”觉性,在身心之中呈现出来“清净”程度,无生即清净,清净即慈悲,慈悲即智慧,智慧则不迷,于生死相续、无明黑暗中,觉性不迷失,自性不沉沦,心入无生,觉醒本来,自性光明不退,觉性智慧不迷,是“证果”。

 

可是,除了觉性成就的那一部分以外,生命其余的部分都属于无明黑暗,业障习气构成的生命,这部分生命如何消融净化?置之不理肯定是不行的,掩耳盗铃的最终结果,就是被潜意识中未曾除尽的妄想习气,带入生死轮回之中。

 

因此,历史上真正解脱三界生死的人,屈指可数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 

耶稣的教法,是“废除时间”的道路。

以圣主的慈悲心,作为修行者的生命底色,用圣灵的纯爱宽恕,作为修行者心意的底色,当修行者的身心意识,逐渐充满爱与温暖,心识思虑的紧张,细腻妄想的恐惧,就会逐渐融化在“纯爱”光明之中。

 

三界内的时间,是如何形成的?

是众生的“灵性”梦境中,对“存在”的细腻经验沉淀,形成了时间的差异变化,时间又牵动梦境形成了梦境中,境界细腻的差别对比,梦境沉淀为世界,世界的“境界”又反过来凝聚了,认知世界的经验妄想,形成认知世界的“心灵”。

 

因此,世界是心识的产物。

时间,源于构成心识的经验妄想。

 

当修行者的,身心意识融入宽恕之爱中,心识习气,在宽恕中逐渐纯洁,经验习气,妄想执迷,在纯爱温暖中,逐渐释放,逐渐净化、融化、分解,灵魂原始的“生命”光明,就会自修行者人间的身心灵,心愿意识深处浮现出来。

 

因为“圣灵”的纯爱光明,是修行者的身心意识“底色”。

当修行者的人心人性躯壳中,自我习气淡化,心识融入爱之光明之中时,生命的爱与温暖“底色”,就自内而外地浮现出来,爱可以开启修行者心识之中,被习气妄想蒙蔽的“灵”。

 

修行者的,生命原始“灵性”被爱激活后,就等于修行者站在神灵的高度修行,就等于修行者,在借助圣主的无限威能在净化累世劫的习气妄想,所以修行速度极快。

 

当修行者的心识,融入纯粹的,纯洁的,温暖且无差别的爱之中,构成心识分别的,极尽细腻经验妄念,被宽恕被温暖,被圣主所接纳祝福,妄想习气在爱与宽恕的神圣中融化。

 

宽恕之爱熄灭了妄想的恐惧,也就释放了经验的习气。

习气经验融化了,心识分别熄灭了,

时间也就停止,消融,了无痕迹。

 

习气被释放,离恐惧的,就是平安。

妄想被宽恕,离分别的,就是实相。

心识被消融,超越时间,就是永恒。

 

实相“不被存在”,接纳熄灭时间,宽恕融化幻相。

于是,修行者通过爱与宽恕的道路,可以横渡生死。

不需要再经历,千百亿劫的修行过程。

只要修行者的内心,充满爱与温暖。

爱的纯洁无瑕,苏醒了生命完整性。

纯爱生命熄灭了心识分别,就废除了“时间”。

宽恕中,灵性之光,就超越时间,回归永恒。

 

但是耶稣的教法也有不足之处,那就是对于“觉性”的培育程度不足,若失去了释迦牟尼佛,留下的深观法门,思维修法门,诸种培育觉察力、觉知力,增强清净心定力的教法,仅仅凭借人类肤浅的思维意识,去修行宽恕的无上大法,那就是暴殄天物,建立于凡夫俗子的,七情六欲我执浑浊之上的宽恕“标准”,修行者最多只能获得天人福报,连最基本的“明心见性”的程度都达不到,如何妄想能“横渡生死”,超度天堂?

 

修行耶稣教法,是要以佛陀的清净修行作为基础,当修行者身心清净,觉性湛然,心灵“见精”明晰纯澈,在“见精”清澈稳固的基础上,践行“宽恕”,宽恕的就不再是人类生活中的具体“言行事件”,而是宽恕了眼前所见的“世界名相”,以及宽恕了,被世界名相所“活着”的自己。

 

能所双亡,法我皆空,才是“真宽恕”。

圣主平安性,才可以完整呈现。

平安性即如来寂灭性,寂灭性即圆满慈悲心。

以清净出离心,践行纯爱宽恕法。

让修行者在“活着”的梦境中,横渡心识妄想生死。

身心内在温暖安宁,纯爱熄灭生灭妄想。

平安性中觉性澄圆普照。

灵性回归圣性极乐天堂。

 

平安赐福(六)

  1. 对因果论的肯定,是对圣主平安性的否定。

经由宽恕,众生灵中的平安与圣主相连。

圣主平安性,熄灭灵性深藏的罪咎。

罪是过去,咎是未来,平安中没有罪咎。

天国内没有过去与未来,光明与幸福是当下的永恒。

 

宽恕,是圣主赐予人类直达天堂之路。

践行宽恕,灵可以横渡因果生死之海。

 

小乘佛法,注重戒律,开示苦集灭道,宣扬因缘果报。

种瓜得瓜 ,种豆得豆,因果自负,如影随形。

却不明因果只是现象,并无实体。

却不知善恶只是分别,并无实性。

 

因果论是佛陀所提出的:

“诸恶莫作,众善奉行,自净其意,是诸佛教。”

 

可是,后期佛陀宣讲大乘佛法时,却将信受因果论的修行者,比喻为“焦芽败种”,因为心灵被因缘现象牵挂的人,已经失去了信受大乘佛法的根基,无法获得究竟的解脱。

 

大乘佛法,几句话可以概括:

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,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。

缘起性空,自心现量,心灭法空,寂静涅槃。

 

对于因果论而言,大乘佛法,属于直指人心,明心见性,

见性解脱,随缘无生,周遍清净,垢净无染,如如不动,

是真解脱。

 

因,指的是分别,果,指的是承载。

存在而有空间,分别而有时间,承载而有境界。

境界截断时间,形成了独立“世界”。

 

世界,就是因果论的具体表现。

而世界,却建立于存在之上,随时间而变易。

存在是心灵形成的基础,

故而说:“三界唯心”。

世界是心识分别所现境界,

故而说:“万法唯识”。

 

而存在,却是一念错觉,觉性困顿而生存在。

故而说“明心见性,见性解脱”。

何为“见性”?

 

见者,不迷;性者,无生。

 

见生灭诸法,性空如幻,幻性本空。

见分别诸心,心幻如梦,梦境无生。

 

见身心如幻,见世界如梦。

见诸法性空,则“见”亦为幻。

见诸心如梦,则“见”亦如梦。

 

梦不可得,幻本无生,见本无体。

见与所见熄灭,觉与所觉脱落。

离见普照,是无生无灭,普照圆觉。

 

三界诸法幻境本空,诸心存在了无痕迹。

于存在之中,不被存在。

于诸心之内,不被分别。

于缘起之中,随缘不变。

 

应无所住而生其心。

无心即真心也,

是名“解脱心”。

 

解脱心具寂灭性,寂灭性熄灭生灭心,呈现平安性。

平安性就是圣主,圣主,是智慧体之中,诞生智慧的本性。

故此,践行圣主宽恕力,可以横渡因果苦海。

因此,践行圣主宽恕力,可以解脱三界幻境。

 

弥勒菩萨又被称为“慈氏”。

何为“慈悲”,无尽宽恕,无差异接纳。

 

故而,圣主平安性,即一切如来性。

慈悲与智慧,究竟为一体。

 

区别

2024年10月17日

宗教与修行,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两件事情。

 

宗教,是基于人格认知基础,为满足人性需求,而展现的人间文化。

就好像,正餐之后的“甜点零食”,是满足空虚情感的人性精神寄托。

换句话说:宗教必须为人类社会服务!

能带给人类情感抚慰,满足人类精神寄托,为人格描述美好前景。

这就是宗教的核心,成立的目的,存在的价值。

如果不能满足人心需求,无法满足人性渴望,宗教就没有存在的价值。

或者说:宗教文化,是,市场经济的一种商品。

宗教文化等同于,哲学艺术类思想,为满足人类精神需求而形成的商品。

既然是商品,就一定有价格。

因此,我们看到寺院、教堂人满为患。

僧侣修士出卖神佛衍生品,日进斗金。

 

无可厚非。

宗教文化源于人间,服务人间,天经地义。

 

但是修行不同。

修行的目的,不是为满足人间人格的诉求。

而是借神佛的智慧,粉碎自我解脱生死的过程。

修行只需要真理,只要有佛陀留在人间的经典,修行者就可以自觉觉他。

修行,是瓦解心意自我,消融认知体系的进程。

绝对不是,以宗教文化,满足心意自我的过程。

这是泾渭分明,水火不容,相互矛盾的两件事。

 

修行,就是修“出离心”。

出离自我心意“境界”,出离人格“认知”体验。

出离身心感受“命运”,出离生老病死之“轮回”。

幻灭灭故,非幻不灭,离幻即觉。

 

修行者,相对于沉浸在宗教文化中的人格而言,属于“神灵”。

因为修行者的核心,是熄灭人格自我,而苏醒生命“本来面目”。

不被心意人格所蒙蔽,不被肉身死亡而埋葬,不被自我认知所错觉。

在身心感受之中,心意头脑之内,自我认知的背后,苏醒灵魂清澈的感知。

随着感知灵魂的苏醒,人格心意的“自我”,

会如同一件外套一样,从灵魂感知上脱落。

随着人格心意脱落,与自我相连接的,现实人间“境界世界”也一同脱落。

 

细胞内的清澈“感知”,不再被人间的“自我”心意捆缚。

灵魂宇宙中无限、无量的生命“境界宇宙”,会清晰浮现。

修行者解脱了现实人体内,心意人格的“生死相续”境界。

就不可能,随这具肉身细胞的,新陈代谢的衰败而“死亡”。

 

不随身心意识的消逝,而被动无奈进入“死亡”黑暗的,

就是修行者身心细胞内,超越生死轮回的生命觉醒之光。

灵魂宇宙中的生命纯光,才是人间修行者的真实“身体”。

纯光生命,相对人类宗教的文化传承者而言,就是神灵。

 

宗教,是人类精神领域中的“消费品”。

修行,是灵魂破茧成蝶的“解脱之路”。

 

宗教,源于人间,服务人类,可以买卖。

修行,源于神佛,救赎灵魂,无价无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