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节 物质世界
微博2018年5月4日09:55
问:如此真实的世界,如何是幻境?如何证明世界是幻境?
答:从外界而言,你所看到的一切物质,都是由微观能量,相续聚合而成的现象。
物质是运动的,运动是有规律的,规律是可以被掌握的。
因此,科技探索掌握了,物质世界现象是由,无限微观的能量微粒,层层聚合所现的波动。
你看到、触到、想到的,一切客观都是因缘和合而生的现象,无一例外。
任何现象下面都是能量相续波动,无一例外。
物质微观到一定细腻境界,整体境界就会远远超越,现实世界物质现象的范畴。
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上,自然世界万事万物,在细腻能量整体境界中,犹如太空中一粒沙粒。
物质世界的建立,微观下包涵了“夸克”这个粒子层面,而“夸克”在五十万分之一秒间就会生灭一次。
也就是说,你感受的现实,你认定的客观,你生活的世界,在五十万分之一秒中就会生灭重复一次。
你能感受得到吗?你能认知得到吗?你无法接触到五十万分之一秒内,夸克的生灭相续。
可是你却生活在其中,你还认为世界是你看到的,如此真实,如此客观,如此不可改变吗?
世界只是你的感受而已,世界只是你的认知而已,世界只是你的意识而已。
或者说,“你”,是被感受、认知、意识,所塑造成为了你。
感受所体验的,认知所确定的,意识所分别的,左右了心灵。
心灵中,那未曾改变的清澈,被身心意识牵引,而有了“你”的认识。
客观的世界,就是由“你”投射而成,具体真实的境界!
从内在而言,你所看到的一切,都是你的心识记忆。
你根本看不到任何具体的景象!因为你的眼睛看到的只是光线折射。
光信号转化为电信号,由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,你才能看到世界。
眼睛只能折射光线,眼睛本身无法呈现景象。
你的头脑思维根本无法分别事物,因为你的意识只是分辨现象,对现象运动的分辨形成概念。
概念储存在头脑中形成记忆,记忆概念结合意识,概念叠加牵引意识,意识选择概念才形成思维。
而意识若离开心灵体验,头脑就无法形成概念。
这是绝对的事实,必定的事实。
你头脑中,意识里,思维中,记忆里,任何一丝概念,任何一个念头,都对应着内心某一丝体验。
若无体验支撑,概念无法建立,若无愿望推动,思维无法完成。
你觉得,这不对啊?我内心没有愿望,可是思维依旧胡思乱想,无法停止啊?
那是你的意识,已经失去了对概念记忆的掌控。
你平时确实是,一刻不停地胡思乱想,可是突然间领导要询问你,有重要的事情汇报。
你此刻还能依据你的胡思乱想去汇报工作吗?
你一定是,排除杂念,专心致志,凝聚体验,集中精力,回忆过程,理清思路。
以一颗高度专注的心,以清醒意识操纵语言,去清晰表述事情的过程,以及自己的意图。
看清楚了吧?你所说的平时胡思乱想的思维,和你集中精力,以专注愿望去思考的思维,是有本质不同的。
胡思乱想的思维,基础是你内心的散漫体验、欲望与习气。
集中精力的思维,基础是你内心的专注愿望、清醒与凝定。
你认为平时胡思乱想的是自己吗?那为何领导找你时,你不用胡思乱想的散漫心对待?
真正的你自己,能掌握意识思维记忆的,你自己,推动力源于心灵专注的愿望。
因此,意识大脑,仅仅是心灵清醒的专注,实现愿望的一个工具。
意识与眼睛一样,都在为心灵清醒的意图服务。
心灵中的,清醒专注的愿望才是你自己。
既然如此,离开眼睛、耳朵、意识、情绪、记忆、感受,离开肉身的支持,
请问,看到世界的是谁?是谁看到了世界?失去感知世界的人,感知世界如何建立?
所以,内外世界,本来没有世界。
所以,客观与真实,本质只是,众生习气与愿望的交织。
习气裹挟愿望形成了感知,愿望凝固习气形成了体验。
感知牵引体验形成境界,体验推动感知形成了意识。
意识,确定体验成为某一种概念;概念,渲染某一种体验成为境界。
世界,这个由我们身心内外感知、理解、接触、认可的真实世界,
真真切切的,如假包换的,清清楚楚的,只是心灵境界的投射而已。
所以我们为何要修行?生命在人类世界真的是没有出路的。
无论是富贵贫贱,无论是高低优劣,都被宿世业障所活着,而生命没有一刻是自己活着的。
你看到的,只是心灵业力所看到的。
柔软放松心灵,凝定清醒专注地,观看内心的体验。
让所有的情绪、欲望、思虑、执着,都融化在清醒的柔软中,接纳所有的恐惧,宽恕丝毫的紧张。
心灵宽恕了一切,一切消散于心灵。
心灵之中,若业力清淡,习气消散,妄念停息,身心脱落。
失去习气的承载,意识与感知,就会如棉袄般从心灵脱落。
心灵觉性,如太阳从浓雾深处升起,肉体成为了一件外套。
心灵同样是看,只是不通过“自我”在看。
肉体这件外套,无法阻碍局限觉性,如太阳般纯明普照。
自你的肉体躯壳中,清澈心灵所见的世界,就是万丈神灵的璀璨身光。
是无限细腻的庞大世界中,层层深邃无限深入,无限深入即无限广袤。
无限深邃广袤中,是越细腻越纯耀的透明光世界。
层层无尽极耀极尽巍峨的世界中,遍满神佛。
物质
2022年3月8日
在物理实验中,为何会出现“测不准原理”,为何会出现“波粒二象性”?因为人类所存在的这个物质世界,真的是人类的构成——“心灵与意识”的微细念头,聚合累世业力投射出来的“幻影”。
现实世界中的,自然界物质表现,以及人类科技创造的现代生活方式,一切一切的“名相”,都源自于心灵认知体验,与意识思维的结合,所投射出来的“思绪概念”的记忆倒影。
人类的精神领域,可以无限地深入探究。
大脑意识以下,有心灵愿望,
愿望之中,有心灵动机,
动机之内,有心绪妄念,
妄念之中,有前世的记忆川流。
世界的“存在”,与人类精神领域是同步的呈现。
意识概念与心灵体验,呈现出“世界名相”。
心灵愿望,呈现出物质能量的运动。
心灵动机,呈现出微细能量的聚合。
心绪妄念,呈现出能量微观中的“生命性”。
妄念川流,呈现出超越人类时空的,平行世界。
当科技手段,突破了人类意识所投射出来的,物质世界表现状态时,就会呈现出,由心灵动机呈现出来的微细能量聚合形成的宇宙微观能量世界,这个世界中的能量具有,与心愿同步的“分别力”。
我们知道,物质世界的现象,是由人类意识聚合心灵体验,投射出来的“影像”。世界中任何物质名相“影像”形态下面,绝对没有实质存在的、永恒不变的物质名相的实体存在。
换句话说,世界中任何“存在”,
都是心意投射出来的“记忆”倒影。
我们知道,意识思维的形成,是受到心灵愿望推动的。
而心灵愿望,是习气动机聚合而成的,主观意图。
细腻动机与微细习气,形成了心愿,也会左右着心愿。
心愿意图,推动着意识,也能左右思维观念。
观念形成于意识分别,也能左右意识分别。
于是,当科技人员测试“波粒二象性”实验时,在有人观察的情况下,光粒子穿越遮挡物缝隙后,在对面的墙壁上,光粒子就呈现出“粒子形态”的排列条纹;同样的环境下,同样的设备上,做同样的实验,在无人观察的状态中,光粒子穿越遮挡物后,在对面的墙壁上,就形成了“光波形态”的粒子排序状态。
在客观条件不变的情况下,同样的光粒子,却呈现截然不同的两种现象,这种实验结果彻底推翻了,现代科学对“经典物理”的基础理论定义。
于是科学家们,提出了新的宇宙观,即构成宇宙的微观能量,在“量子形态”中的运行规则,与目前建立在“分子结构”科学研究基础之上的科学知识,是完全不同的运行规律:微观世界中宇宙能量存在的形态,是受到观测者“主观意识”所左右后,形成的“被观测”的状态。
换句话说,你所看到的“世界”,
是你想要“看到的”世界,
是你能够“看见的”世界。
当心灵认同了“这具身体”是我们自己,
因身体功能的感知限制,
心灵确立了外界世界的“名相”。
外界世界,以及认知世界的“我”,
都是心灵投射出来的“梦境”。
我们活在“主观梦境”之中。
梦境,就是梦中人;是梦中人,创造了梦境,
有了“活着”的自己,以及“认知”的世界。
因为,意识是由心愿决定的,所以,心愿可以改变意识。
于是,意识投射出去的世界现象,
就会,随着观测者心愿,而发生存在形态的改变。
这就是,一切众生皆依自身业力所现“世界”。——莲花生大士
也就是,三界唯心,万法唯识,唯心所现,唯识所变。
释迦牟尼佛,真的太伟大了。
当人类文明继续进化一亿年后,掌握的宇宙微观的深度,可以突破人类境界的范畴后,高智慧的人种就会惊讶地发现,宇宙最终的真相,是“梦中人”在探索自己的“梦境”。